60 分鐘,如何快速提升技術演講能力 | 從技術人到 TED Talker

無論在工作內外,演講能力都非常重要,即便對於技術人來說也是如此。當然,此處的“演講”,不單單指在技術大會上發表演講,也包括:向上級彙報、對下級發表講話、公開論述、對外商務合作等,他們都需要你有清晰的演講邏輯、極強的情緒調動能力和聽衆注意力的掌控能力。

但恐怕不用說,大家也清楚,許多技術人幾乎與這種能力無緣。因此,3 月 6 日 週五 20:00,商業演講教練、TGO 技術演講力教練、國際演講會英文演講冠軍 劉思玥(將軍)老師,來到了 TGO 「鯤鵬說」的直播現場,力圖用最短的時間,幫助廣大技術人,學習 TED 級別的演講技巧,快速提升演講能力。

首先特別感謝 TGO 鯤鵬會策劃的「鯤鵬說」節目,邀請我來到這裏,給大家做關於演講的分享。TGO 鯤鵬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組織,有很多厲害的管理者交流不同領域的知識經驗。我在 2018 年就參與了 TGO 鯤鵬會的活動。在去年 11 月的時候,我們做了第 1 期 TGO TALKS,幫助大家打磨演講內容,把演講變得更有意思。

說到演講,大家並不陌生。在工作中、生活中,各位技術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會用到演講技能,需要當衆發言。

當然,在演講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有人可能會緊張、有人邏輯性不強、有人覺得聽衆反響不熱烈、有人講的很無聊。今天,我就來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TED,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國際性的演講平臺,三個字母代表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Design,每年都會邀請各領域專家,如比爾·蓋茨,去做一些時長爲 18 分鐘的演講。

去年,我們在做 TGO TALKS 第 1 期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 TED 的標準去打造的。也就是說,思想必須深刻,有足夠洞察力;演講要足夠有趣,使聽衆能夠持續關注。爲什麼要有這些要求呢?因爲 TED 的目標是讓那些富有洞見的 idea 傳遍世界各地,改變人類,我們學習演講技巧,目標也是如此——要將自己的 idea 傳遞出去,讓更多人聽到

說到這裏,其實我自己也蠻有感觸的。很多技術人,包括部分 CTO,經常向我表達這樣一個訴求:“演講的邏輯,其實我不擔心,主題也不是特別擔心。唯一擔心的地方,就是我發現自己講話沒有感染力。聽衆反饋:聽了 5 分鐘,然後就累了。”

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之一是“演講沒有情感”。我們要把自己的情感外放,讓聽衆感受到你的能量。要外放情感,有一個最核心的祕訣:講故事。這是演講最常用的技巧,也是快速迭代成爲 TED 演講者的祕訣之一。

知道要講故事還不夠,還要放大自己的情緒,讓臺下聽衆覺得演講者情緒飽滿。這也是今天要分享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就從第一個方法開始,它是——

切換角色來感知聽衆的心

做演講,首要任務就是分析你的聽衆。你要找到他們面臨的困難、挑戰、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將其稱之爲痛點。相信各位技術領導者,對這點並不陌生,因爲你的技術分享,往往都能夠幫助聽衆解決實際問題。

另外的部分,我們稱之爲爽點,也就是要讓聽衆的多巴胺分泌起來。

爲什麼要讓聽衆的多巴胺分泌起來?想象一下,我們固然可以講一些技術、商業乾貨,讓聽衆有長足的收穫。可是別忘了一個問題:你面臨的聽衆,是活生生的人,而人往往是非理性的。所以除了有用的乾貨以外,他還有一個最終的訴求,即如何享受這場演講。

通俗地說,就是能不能感受到愉悅?能不能開心一點?所以我們要切換角色,讓聽衆感知到你的那顆心,同時也感受聽衆的心。好,大道理不說,就記住一點:聽衆追求快樂。

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

前不久,我和 TGO 鯤鵬會北京分會的一位會員聊天。他說:“我做了那麼久的技術演講,還真不知道,要把技術通過一個故事包裝出來,這個觀點讓我醍醐灌頂。”

我聽完之後很詫異,當然這個也不怪他。我們在從事技術工作的過程中,很容易把精力投入到某一垂直方向,因而忽略其他表達或溝通的一些技巧。

其實講故事在演講裏,已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於技術人來講,在一些技術峯會演講時,如果能用一些故事去包裝技術觀點,演講一定會變得更加有趣,更富感染力,進而你自己也會脫離悶騷的感覺。

那麼你有故事嗎?我經常收到的回答,大概可分爲幾類:

1、將軍老師,我沒有故事,我不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怎麼辦?我的生活特別平淡;
2、將軍老師,我有故事,但很平淡,沒什麼可分享的,沒有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的情節;
……

每當我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就會問對方:“真的嗎?”

你真的沒有故事,或者故事真的不吸引人嗎?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你經歷過的故事,也許就是其他人生活當中的答案。所以千萬別小看自己的故事,而且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故事。

那麼,怎麼提煉故事呢?我給大家列一個清單,請自我挖掘一下,你是否經歷過其中的一些精彩瞬間?如:第一次創業、寫第一行代碼、高光時刻、低谷與挫折,等等。

做演講,經常會說到峯值體驗,就是你在一瞬間的感受。就算是你發生的事故,也都是故事。所以你看,每個人都有故事。恰好就在昨天,我聽到一句話,藉此機會送給大家:“你的傷痕一定可以變成故事的花紋。”

接下來,演講者需要明白:如何講故事?開始之前,我們從網絡上、書上讀到過很多講故事的方法,我們也創作過許多故事,比如學生時代的日記、作文。因此,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遵循 5W1H ( Why、Where、When、What、Who、How)分析法就可以將故事的基本元素全部描述清楚。

沒錯,我們常從 “How“ 和 “What“ 開始思考一件事情的執行方式。但我今天想提一個問題,當你進行一場演講時,爲什麼必須是你來講這個故事?請大家用 5 秒鐘來思考一下。

答案很簡單,在座的各位,有些故事只有你自己才能表演出來,而不是講出來。只有你纔有這些獨一無二的想法,纔有獨一無二的情緒和獨一無二的聲音。

所以講別人的故事和講自己的故事是不一樣的。你要問問自己:“我在聽衆心中是什麼樣的人設?”你是誰?當你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你的標籤是什麼?

作爲技術人員,我們的標籤很多:悶騷、邏輯直男、格子衫、油光滿面,甚至是禿頭,這些可能都是聽衆心裏的“技術人標籤”。

當我們明確找到自身的標籤時,就可以用到第 1 個方法:將標籤無限放大:我就是油光滿面,我就穿格子衫,我就是悶騷到獨一無二;

第 2 個方法:擊破標籤,徹底擊碎它。比如演講時情感充沛,從悶騷轉爲“明騷”;比如正裝出席,打理一個時髦的髮型。如何打碎標籤?你的穿着、舉止、演講,都可以做到。

大家可以參考下 TGO TALKS 陳錫言的演講開場。首先我們能看到,作爲一名技術人,他的着裝有了翻天腹地的變化,從我們印象標籤裏的格子衫,變成了標準的西裝三件套;接下來,他甩出段子的同時,“風騷”地甩了甩頭,徹底擊碎了大家對於程序員“悶騷”的印象。這樣的開場真是絕妙。

當你找到了自己作爲故事主角的人設,利用聲音、肢體、背景、語言等元素不停地擊碎聽衆的固有認知,一場演講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講故事的四大核心模塊

當我們在演講中實現了一個好的開頭,接下來就應該聚焦於如何講好故事。我給大家分享講故事的四大板塊:

  1. 故事主題
  2. 劇情推進
  3. 畫面描述
  4. 情感共鳴

時刻謹記,我們是在表演一個故事,而不是敘述一個故事,這是技術人演講突破的核心。爲主題設定一個高調的目標,並用簡短的話語說清楚。

接下來,我們要考慮劇情,劇情往往最具吸引力。但請注意,故事劇情和演講劇情是不同的。故事劇情會使用倒敘、插敘等多種敘述方式。

但演講是一個短時記憶,聽衆很擔心自己的認知會 Overloading。一旦複雜的劇情推進,讓聽衆在思考時迷失了方向,結果會如何?答:聽衆拿出了手機開始溜號,我們則失去了對聽衆注意力的掌控。所以我推薦,演講的劇情一律使用直敘的方式展開,讓邏輯儘可能簡單。

劇情推進還要依賴情感線,同樣是直敘,流水賬肯定沒意思,人們最感興趣的是跌宕起伏的情節,如果你總是處於故事高潮,或者一直很平淡,聽衆就沒辦法與你產生情感共鳴。劇情起伏的關鍵是障礙,我推薦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耐克模型。

大家可以看到 4 個點,說明情感線有 4 個維度、4 個階段:確定有挑戰的目標 ->遭遇巨大的挫折 ->通過不懈的努力 ->實現階段性的成功。這個過程會僅僅出現一次嗎?不會的,它是一個反覆重現的過程,這也是故事劇情之所以會跌宕起伏的核心原因之一。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首先目標一定要有高度,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是不會引起他人興趣的;其次阻礙和努力要描述的足夠細緻,做到講述任何值得回味的挑戰,都不會是輕描淡寫的。你需要仔細回憶當時的感受、思考與行爲,讓聽衆感同身受。

最後,我們要回歸到聽衆本身,點明故事給聽衆帶來的啓發,將主題與結局結合起來。

如何更好的描述故事畫面

明確了情感線的設計方法後,我們要學會更好的描述畫面,方法可以分爲 5 個維度:

  1. 人物:正反兩派
  2. 背景:交代,渲染
  3. 對話:真實演繹,內心對白
  4. 畫面:看、聽、嗅、嘗、觸
  5. 細節:提供真實的感覺

塑造正反兩面人物是爲了更加明確劇情衝突,用反派人物給正派人物以能量;故事背景,則需要適當地渲染,讓聽衆逐漸沉浸;對話是爲了增加故事的真實性,讓聽衆不會跳出故事;畫面則是爲了讓演講更加生動;細節則會進一步增加故事的真實感。

通常我們在描述畫面的時候,會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比如,我說我很悲傷,太悲傷了,但悲傷是個抽象概念,聽衆很難感同身受;但如果我說我難過到失眠了,聽衆則很容聯想到自己失眠時的狀況。更進一步,我們可以通過回憶事發時的無感,來重新當時的情景,讓聽衆完全沉浸進去:當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觸碰到了什麼?這些都是組成一副生動畫面的關鍵元素。

當你的語言已經將情感和畫面精心雕琢完畢,你就照顧好了現場聽衆的聽覺。但你還要照顧他們的視覺,所以你需要多多使用肢體語言,包括道具、手勢。

很多技術人站在臺上手就不知道往哪裏放了,很拘謹。其實,演講者可以用肢體協助語言,模擬故事裏的真實場景。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要你用手模仿一下平時在家切菜的動作,會是什麼?許多人會下意識的以掌做刀,上下揮動,沒錯吧?

但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你的手應該握住想象中的菜刀柄,上下揮動,這才叫切菜。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多注意,就能讓自己的肢體語言更有感染力。無實物表演,可以長期訓練你的肢體語言。

同樣,面部表情也是演講的關鍵。在許多技術演講裏,大家都特別嚴肅。可能在一些場合中,確實要嚴肅;但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聽衆是非理性的,需要情緒,反映在外,就是演講者面部表情的變化。

對於面部表情的訓練是個長期工程,但我分享一個小方法:請你回憶一下,你生氣的時候是什麼表情?開心的時候是什麼表情?難過的時候是什麼表情?那時你一定不會是一張撲克臉,只是你在講臺上沒辦法還原罷了。如果你覺得就應該嚴肅地給大家講故事,那多半是因爲你還沒有回到那個角色。

聲音也很重要,我給大家分享 4 個維度和 1 個停頓。你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語速和音調高低,就能簡潔地傳達出演講者的情緒?急促又高昂的聲音,往往代表着激動或憤怒的情緒;緩慢而低沉的聲音,往往代表着悲傷或真誠的情緒;緩慢而高昂的聲音,代表着有權威者的發言,或是鄭重強調某事;急促又有遞進變化的聲音,則代表着故事或內容的過渡。停頓最爲關鍵,無聲勝有聲。

衝突顛覆生活

我們來總結下今天的分享。

好萊塢著名編劇羅伯特·麥基有一句話說得好:衝突顛覆生活。這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時時記起。

傳遞情緒非常關鍵。我們要找到自己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設計情緒、傳遞情緒,讓聽衆清晰的感知到,以便將角色還原爲一個鮮活的人。在 TGO TALKS 活動時,一覽科技聯合創始人 陳錫言發明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他將演講稿裏試圖傳遞的情緒,全部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來,在打磨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刻意練習它。

當你的情緒迸發的時候,注意你的情緒,把它記錄下來,在演講的時候還原那些真實的場景,你就會變得特別有魅力,你會變得“明騷“而不是“悶騷”。

當你找到你的情緒時,可以放大它。肢體動作放大兩倍、面部表情放大兩倍、所有表現誇張兩倍,一旦你的情緒被放大,聽衆是有極強的感知力的,尤其是在大型活動中的演講。

說到放大情緒,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知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大家可以多多觀察他的演講,情緒傳遞的非常真實,放大的也恰到好處。

送給大家的彩蛋

在節目的最後,我想給大家送一枚彩蛋。作爲技術管理者,我們常常想快速提高演講能力,獲知能力提升的關鍵技巧。

  • 首先要在戰略上分析聽衆,設置目標思維;
  • 其次需要設定戰術,搭建主體結構,也就是演講的中間部分,設計開場和結尾。開場和結尾是聽衆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要善於抓住這段時間;
  • 接下來我們要選定武器,萃取素材、故事案例、數據、用戶場景等等,精心挑選、打磨;
  • 最後是演習,就像競技運動需要訓練,演講也需要刻意聯繫。用攝像機將你的試講錄下來,反覆觀看提升;用紙和筆將講稿抄寫下來,形成“肌肉記憶”。

在去年的 TGO TALKS 活動中,每位學員都被“折磨”的很慘,但最後的效果沒有人忘記。所以只有當你把稿子打磨成肌肉記憶,在臺上纔不需要動腦回憶,只需要盡情表演。記住,在講臺上,我們不動腦,只動身體。

當然,前提是你做到精心打磨講稿、帶妝彩排,提前來到演講的會場,演練並熟悉場地、打磨 PPT、測試翻頁筆等一系列應該做的事情。

最後,請大家用故事傳遞情緒,去感染你的聽衆。祝願各位都能成爲有趣的靈魂,讓演講更加生動、感人,謝謝大家!


TGO鯤鵬會,是極客邦科技旗下高端技術人聚集和交流的組織,旨在組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領導者社交網絡,線上線下相結合,爲會員提供專享服務。目前,TGO鯤鵬會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成都、硅谷、臺灣、南京、廈門、武漢、蘇州十二個城市設立分會。現在全球擁有在冊會員 800+ 名,60% 爲 CTO、技術 VP、技術合夥人。

會員覆蓋了 BATJ 等互聯網巨頭公司技術領導者,同時,阿里巴巴王堅博士、同程藝龍技術委員會主任張海龍、蘇寧易購 IT 總部執行副總裁喬新亮已經受邀,成爲 TGO 鯤鵬會榮譽導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