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的六邊形架構實踐

隨着Netflix原創內容的逐年增長,我們要構建一些可提升整個創作過程效率的應用。我們的一個大型部門,Studio工程組織已經構建衆多應用,去幫助從劇本製作到內容播出的全套流程,涉及的環節涵蓋劇本內容獲取、交易談判和供應商管理,以及日程安排、簡化生產流程等。

從開始就高度集成

大約一年前,我們的Studio流程團隊開始開發一款跨多個業務領域的全新應用。

當時,我們面臨一項有意思的挑戰:

一方面我們需要從頭開始構建應用的核心,另一方面我們所需的數據分佈在衆多不同的系統之中。

我們所需要的一些數據,比如有關影片信息、製作日期、員工和拍攝地點的數據,分佈於許多服務中。並且,它們使用的協議也各有不同,包括gRPC、JSON API、GraphQL等等。

對我們應用程序的行爲和業務邏輯而言,已有數據非常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需要高度集成。

可切換數據源

早期的一款應用程序用來爲我們的產品引入可見性,它被設計爲單體架構。

在領域知識體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單體架構可以實現快速開發和快速變更。後來,使用它的開發人員超過30人,有超過300個數據庫表。

隨着時間流逝,應用程序從涉及面廣泛的服務演變成高度專業化的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團隊決定將單體架構解構爲一系列專用服務。

做出這一決策並非性能問題,而是要對所有這些領域設置界限,並讓各個專屬團隊能獨立開發針對每個特定領域的服務。

我們的新應用所需的大量數據依舊是之前的單體提供的,但我們知道這個單體將在某一天分解開來。我們不能確定具體時間,但知道這一時刻不可避免,所以需要做好準備。

這樣的話,我們能在一開始利用某些來自單體的數據,因爲它們仍然是可信來源;但我們也要做好準備,在新的微服務上線後立刻切換到這些數據源上。

利用六邊形架構

我們需要有在不影響業務邏輯的前提下切換數據源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讓它們保持解耦狀態。

我們決定基於六邊形架構的原則來構建應用。

六邊形架構的思想是將輸入和輸出都放在設計的邊緣部分。不管我們公開的是REST還是GraphQL API,也不管我們從何處獲取數據——是通過數據庫、通過gRPC還是REST公開的微服務API,或者僅僅是一個簡單的CSV文件——都不應該影響業務邏輯。

這種模式讓我們能將應用程序的核心邏輯與外部的關注點隔離開來。核心邏輯隔離後,意味着我們可以輕鬆更改數據源的細節,而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或需要在代碼庫重寫大量代碼

我們還看到,在應用中具有清晰邊界的另一大優勢就是測試策略——我們的大多數測試在驗證業務邏輯時,都不需要依賴那些很容易變化的協議。

定義核心概念

借鑑六邊形架構,定義我們業務邏輯的三大概念分別是實體存儲庫交互器

  • 實體(Entities)指的是域對象(例如一部影片或一個拍攝地點),它們不知道自身的存儲位置(不像是Ruby on Rails中的Active Record或者Java Persistence API那樣)。
  • 存儲庫(Repositories)是獲取實體及創建和更改實體的接口。它們保存一系列方法,用來與數據源通信並返回單個實體或實體列表。(例如UserRepository)
  • 交互器(Interactors)是用來編排和執行域動作(domain action)的類——可以考慮服務對象或用例對象。它們實現複雜的業務規則和針對特定域動作(例如上線一部節目)的驗證邏輯。

有了這三大類對象,我們就可以在定義業務邏輯時無需知曉或者關心數據的存儲位置,也不用理會業務邏輯是怎樣觸發的。業務邏輯之外是數據源和傳輸層:

  • 數據源(Data Sources)是針對不同存儲實現的適配器(Adaptor)。數據源可能是SQL數據庫的適配器(Rails中的Active Record類或Java中的JPA)、彈性搜索適配器、REST API,甚至是諸如CSV文件或Hash之類的簡單適配器。數據源實現在存儲庫上定義的方法,並存儲獲取和推送數據的實現。
  •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可以觸發交互器來執行業務邏輯。我們將其視爲系統的輸入。微服務最常見的傳輸層是HTTP API層和一組用來處理請求的控制器(Controller)。將業務邏輯提取到交互器後,我們就不會耦合到特定的傳輸層或控制器實現上。交互器不僅可以由控制器觸發,還能由事件、cron作業或從命令行觸發。

六邊形架構的依賴圖向內收縮

在傳統的分層架構中,我們所有的依賴項都會指向一個方向,上面的每一層都會依賴自己下面的層。傳輸層會依賴交互器,而交互器會依賴持久存儲層。

在六邊形架構中,所有依賴項都指向中心方向。我們的核心業務邏輯對傳輸層或數據源一無所知。但傳輸層仍然知道如何使用交互器,數據源也知道如何對接存儲庫接口。

這樣,我們就可以爲將來切換到其他Studio系統的更改做好準備,並且當需要邁出這一步時,我們很容易就能完成切換數據源的任務。

切換數據源

切換數據源的需求比我們預期來得更早一些——我們的單體架構突然遇到一個讀取瓶頸,並且需要將某個實體的特定讀取切換到一個在GraphQL聚合層上公開的新版微服務上。這個微服務和單體保持同步,數據相同,並且它們從各個服務中讀取時產生的結果也是一致。

我們設法在2小時內就將數據讀取從一個JSON API切換到一個GraphQL數據源上。

我們之所以能如此快地完成這一操作,主要歸功於六邊形架構。我們沒有讓任何持久存儲細節泄漏到業務邏輯中。我們創建了一個實現存儲庫接口的GraphQL數據源。因此,只需要做簡單的一行代碼更改,即可開始從新的數據源讀取數據。

通過適當的抽象,很容易更改數據源

到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使用六邊形架構沒錯了。

單行代碼更改有一大優勢,那就是它可以減小發布風險。如果下游微服務在初始部署時失敗,回滾也會非常容易。這也讓我們能解耦部署和激活作業,因爲可以通過配置來決定使用哪個數據源。

隱藏數據源細節

這種架構的一大優勢是讓我們能封裝數據源的實現細節。

我們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有一次,我們需要一個尚不存在的API調用——有一個服務用一個API來獲取單個資源,但沒有實現批量獲取。與提供該API的團隊交流後,我們得知這個批量獲取端點需要一些時間才能交付。因此,我們決定在這個端點構建的同時,使用另一種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定義了一個存儲庫方法,該方法可以在給定多個記錄標識符的情況下獲取多個資源——並且該方法在數據源的初始實現會向下遊服務發送多個併發調用。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臨時的解決方案,數據源實現的下一步改進是在批量API構建完畢後切換到新API上。

我們的業務邏輯不需要了解特定的數據源限制

這樣的設計讓我們能繼續開發以滿足業務需求,同時不會積累太多技術債,也無需事後更改任何業務邏輯。

測試策略

當我們開始嘗試六邊形架構時,就知道需要提出一種測試策略。要提升開發速度的先決條件就是擁有可靠且非常快的測試套件。我們不認爲這是錦上添花,而是必要條件。

我們決定在三個不同的層上測試應用:

  • 我們測試了交互器,業務邏輯的核心存在於此,但與任何類型的持久層或傳輸層無關。我們用上了依賴注入,並mock任意類型的存儲庫交互。在這裏我們詳細測試業務邏輯,大部分測試都位於此處。

  • 我們測試數據源,以確定它們是否與其他服務正確集成,它們是否對接上存儲庫接口,並檢查它們在出現錯誤時的行爲。我們試着儘量減少這些測試的數量。

  • 我們具有遍及整個棧的集成規範,從我們的Transport/API層到交互器、存儲庫、數據源以及重要的下游服務全部包含在內。這些規範測試的是我們是否正確“佈線”了一切。如果一個數據源是一個外部API,我們將命中該端點並記錄響應(並將其存儲在git中),從而讓我們的測試套件可以在每次後續調用時快速運行。我們不會在這一層進行廣泛測試,通常每個域動作只有一個成功場景和一個失敗場景。

我們不會測試存儲庫,因爲它們是數據源實現的簡單接口;並且我們很少測試實體,因爲它們是定義了屬性的普通對象。我們會測試實體是否有其他方法(這裏不涉及持久層)。

我們還有改進空間,比如我們將來可以不ping所依賴的任何服務,而是100%依賴合同測試。有了上述方式編寫的測試套件,我們可以100秒內在單個過程中運行大約3000個specs。

能輕鬆在任何機器上運行的測試套件,它用起來非常棒,我們的開發團隊可以在不中斷的前提下做日常功能測試。

延遲決策

現在我們可以輕鬆將數據源切換到不同的微服務上。關鍵的一大好處是,我們能延遲一些關於是否以及如何存儲應用程序內部數據的決策。根據功能用例,我們甚至可以靈活確定數據存儲的類型——可以是關係型也可以是文檔型。

當這個項目開始時,我們對正在構建的這個系統的瞭解是非常少的。我們不應該將自己鎖定在一個會導致項目悖論和不明智決策的架構中。

我們現在做的決策符合我們需求,並且讓我們能快速行動。六邊形架構的最大優點在於,它可以讓我們的應用程序靈活適應未來需求。

英文原文:

Ready for changes with Hexagonal Architectur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