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規範

代碼提交規範篇

  1. 【推薦】代碼提交應該短小而頻繁,儘量避免單次提交大量代碼。
    說明:約束單次提交的範圍有利於寫出更加針對性的說明,也對代碼審覈更加友好。
    反例:單次提交超過200+行的代碼或20+的文件;只在休息的時候(午休、下班)提交代碼;很難一句話說清楚這次提交的內容
  2. 【強制】代碼提交說明應該描述本次提交的具體內容,並帶上適當的前綴
  • feat:新功能的說明
  • fix:修補bug的說明
  • docs:增加文檔、註釋
  • style: 調整代碼格式(不影響任何代碼邏輯的變動)
  • refactor:代碼重構(既不是新增功能,也不是修改bug的代碼變動)
  • test:增加測試
  • chore:構建過程或輔助工具的變動
  • 反例:無意義的說明比如“優化”、“bug fix”、“test”
  1. 【推薦】代碼提交說明字數控制在20字以內
  2. 【推薦】代碼提交說明無須以句號結尾

爲什麼需要規範化代碼提交?

  1. 提供更多的歷史信息,方便快速瀏覽
    git log HEAD --pretty=format:%s
  2. 可以過濾某些commit(比如功能性提交),便於快速查找信息
    git log HEAD --pretty=format:%s | grep feat
  3. 可以直接從commit生成某個release的變更日誌
    參考conventional-changelog工具
  4. 可以利用工具自動生成符合規範的commit message前綴
    參考commitizen工具
  5. 對代碼審覈更加友好,通常直接review一個大的版本非常困難,而篩選出所有功能性提交(feat前綴)單獨review則簡單很多

分支管理規範

  1. 普通倉庫
    如果一個倉庫的每個版本包含的功能列表是相對穩定的,一旦版本確定就不會隨意增刪功能,那麼這就是一個普通類型的倉庫,這類倉庫通常功能相對簡
    單,只包含特定的服務/App。
    這類倉庫可以採用develop分支集成開發中的代碼,並在該分支進行自動化構建測試。
    git

分支策略

一共只存在兩個永久分支:

  • master
  • origin/master分支的HEAD版本/tags反映了生產環境部署的最新代碼。
    下面幾類分支都是臨時性分支,有各自的生命週期:
    1. feature/* (zxf_v1.0.0)
    2. release/* (v1.0.0)
    3. hotfix/* (zxf_v1.0.0)
  • feature分支來自特定功能的開發、重構和優化,在適當的時候將合回develop分支。
  • release分支從某個develop版本產生,當develop分支積累的代碼適合做一次發佈時,創建此分支進行測試和bug修復。
  • hotfix分支來自線上產生的需緊急修復的bug。
  • 這幾類分支都有嚴格的創建流程和操作規範,下面將進行具體描述。

項目操作流程

  1. 創建項目:創建項目後,需要立即從master上創建永久性分支:develop ,
    將此分支推入遠程倉庫origin/develop,master與develop兩個永久分支的權限都需設置爲只允許Merge不允許Push,即代碼合併必須在git網頁端發起Merge Request流程
  2. 開發某個功能
    分支來源:origin/develop
    新建分支名稱:feature/xxx
    xxx爲本分支功能名稱,不鼓勵一個分支中包含多個功能。
    創建分支後切換到本分支進行開發和本地測試。
    準備提交QA測試是本分支結束的必要條件。
    發起Merge Request合併回:origin/develop,模塊負責人/主管負責code review
    刪除origin/feature/xxx分支
  3. 完成某個版本提交測試
    分支來源:origin/develop
    新建分支名稱:release/xxx
    xxx爲本次發佈的版本名稱
  4. QA測試中,修復BUG: 在release/xxx的分支上進行bug修改
    在本分支中,只能修改測試產生的相關bug,其他功能調整不可在本分支修改
  5. 測試完成,準備上線:
    發起Merge Request將分支分別合併回:origin/master + origin/develop
    刪除origin/release/xxx分支
    master分支添加tag:X.X.X,並在描述中說明本次版本的feature內容(可根據commit message生成)

編碼規範篇

爲什麼需要編碼規範?

編碼規範對於程序員而言尤爲重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一個軟件的生命週期中,80%的花費在於維護
  •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軟件,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均由最初的開發人員來維護
  • 編碼規範可以改善軟件的可讀性,可以讓程序員儘快而徹底地理解新的代碼
  • 如果你將源碼作爲產品發佈,就需要確任它是否被很好的打包並且清晰無誤,一如你已構建的其它任何產品

####強制性規範:

  • 代碼中的命名均不能以下劃線或美元符號開始,也不能以下劃線或美元符號結束。
  • 代碼中的命名嚴禁使用拼音與英文混合的方式,更不允許直接使用中文的方式。
  • 類名使用UpperCamelCase 風格,必須遵從駝峯形式。
  • 方法名、參數名、成員變量、局部變量都統一使用 lowerCamelCase 風格,必須遵從駝峯形式。
  • 常量命名全部大寫,單詞間用下劃線隔開,力求語義表達完整清楚,不要嫌名字長例如:MAX_STOCK_COUNT。
  • 抽象類命名使用 Abstract 或 Base 開頭;異常類命名使用 Exception 結尾;測試類 命名以它要測試的類的名稱開始。
  • 杜絕不規範的英文縮寫:AbstractClass 縮寫成AbsClass;condition縮寫成condi;此類隨意縮寫嚴重降低了代碼的可閱讀性。
  • 如果使用到了設計模式,建議在類名中體現出具體的模式,例如:

public class ComponentFactory

public class BufferStrategy

public class ScrollerProxy

####關於Dao層或ArrayList的命名

  • 插入:insert(推薦)或save
  • 刪除:delete
  • 修改:update(推薦)或modify
  • 查詢單個對象:get
  • 查詢多個對象:list
  • 實體類必須重載toString()方法,這樣可以通過調用對象的toString()來排查問題。
  • Object 的 equals 方法容易拋空指針異常,應使用常量或確定有值的對象來調用 equals。
    正例: "test".equals(object);
    反例: object.equals("test");
  • 避免通過一個類的對象引用訪問此類的靜態變量或靜態方法,無謂增加編譯器解析成本,直接用類名來訪問即可。
    推薦規範:
  • 集合初始化時,儘量指定集合初始值大小;ArrayList儘量使用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初始化 。
  • 使用 entrySet 遍歷 Map 類集合 KV,而不是 keySet 方式進行遍歷
    說明:keySet 其實是遍歷了 2 次,一次是轉爲 Iterator 對象,另一次是從 hashMap 中取出 key 所對應的 value。而 entrySet 只是遍歷了一次就把 key 和 value 都放到了 entry 中,效 率更高。如果是 JDK8,使用 Map.foreach 方法。
  • 高度注意 Map 類集合 K/V 能不能存儲 null 值的情況,如下表格:

集合類|Key|Value|Super|說明
------- | ------- | ------- | -------
Hashtable|不允許爲null|不允許爲null|Dictionary| 線程安全
ConcurrentHashMap | 不允許爲null | 不允許爲null | AbstractMap | 分段鎖技術
TreeMap | 不允許爲null | 允許爲null | AbstractMap| 線程不安全
HashMap | 允許爲null | 允許爲null | AbstractMap | 線程不安全

  • 利用 Set 元素唯一的特性,可以快速對一個集合進行去重操作,避免使用 List 的 contains 方法進行遍歷、對比、去重操作。
  • 通過雙重檢查鎖(double-checked locking)(在併發場景)實現延遲初始化的優 化問題隱患(可參考 The “Double-Checked Locking is Broken” Declaration),推薦問題 解決方案中較爲簡單一種(適用於 JDK5 及以上版本),將目標屬性聲明爲 volatile 型。

反例

class Foo {
    private Helper helper = null;
    
    public Helper getHelper() {
     if (helper == null) 
            synchronized(this) { 
                if (helper == null)
                    helper = new Helper(); 
            } 
            return helper; 
    } // other functions and members... 
     } 

應該爲:

class Foo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Helper helper = null;
    
    public Helper getHelper() {
     if (helper == null) 
            synchronized(this) { 
                if (helper == null)
                    helper = new Helper(); 
            } 
            return helper; 
    } // other functions and members... 
     } 

####Android代碼規範
代碼:

  • Activity 命名一律使用 模塊名+Activity 的方式。例如,LoginActivity、SignupActivity;
  • Fragment 命名一律使用 模塊名+Fragment 的方式;
  • 自定義View:Custom(建議)+功能名+View/ViewGroup(具體的組件名稱)。例如:CustomImageScroller、CustomRatingBar。
  • Widget 小組件:ScanWidget、WeatherWidget。
  • Dialog對話框:功能名+Dialog。例如:LoginDialog、ProgressDialog
  • 儘量在每一個Activity或類中加入TAG,方便我們查看Activity的信息,這裏Android Studio提供了快捷方式logt方式即可快速生成當前類的常量。
  • 對於使用Intent傳遞數據,聲明一些Key的時候:
    EXTRA_KEY_+具體Key名稱,例如我們現在有一個人的名字和年齡要傳那麼首先定義: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EXTRA_KEY_PERSON_NAME="EXTRA_KEY_PERSON_NAME"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EXTRA_KEY_PERSON_NAME="EXTRA_KEY_PERSON_AGE"
    然後在具體的頁面 new Intent(),依次傳遞進去值,這樣寫其實沒什麼問題;但是試想一下,如果你要調用的Activity是類似於一個工具性質或通用的Activity(圖片選擇器、登錄、註冊等等),這時候你要傳遞的key又很多,如果業務複雜的話,你應該會被這樣冗餘且不易閱讀的代碼直接搞崩潰掉。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要調用Activity提供一個靜態工廠方法,要知道靜態工廠方法所帶來的好處太多了,由於Activity是不允許通過new的方式來初始化的,所以靜態工廠方法的好處在此就不那麼明顯,但是已經足夠我們優化我們的代碼了。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筆記 NoteActivity,用於創建筆記和修改筆記
Id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XTRA_KEY_NOTE_ID ="EXTRA_KEY_NOTE_ID" ;//筆記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XTRA_KEY_NOTE_CONTENT ="EXTRA_KEY_NOTE_CONTENT" ;//筆記內容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XTRA_KEY_NOTE_MODE ="EXTRA_KEY_NOTE_MODE" ;//筆記模式
//用於創建筆記  
public static void startForCreate(Context context, int noteId) {
   start(context, noteId, null, MODE_CREATE);
}
   //用於編輯筆記
public static void startForEdit(Context context, int noteId, String content) {
   start(context, noteId, content, MODE_UPDATE);
}  
public static void start(Context context, int noteId, String content, int mode) {  
   Intent starter = new Intent(context, TableShareListSettingActivity.class);
   starter.putExtra(EXTRA_KEY_NOTE_ID,noteId);
   starter.putExtra(EXTRA_KEY_NOTE_CONTENT,content);
   starter.putExtra(EXTRA_KEY_NOTE_CONTENT,mode);
   context.startActivity(starter);
}

通過以上方法,我們能夠很好的解耦複雜的Activity之間的調用,再加上靜態方法工廠方法名,代碼可閱讀行大大提高,最終我們看到的調用NoteActivity將會是很簡潔的一段代碼:
NoteActivity.startForCreate(this,noteId);
NoteActivity.startForEdit(this,noteId,content);
此外,Android Studio工具中其實已經在Live Template中提供了這樣的代碼:簡單的輸入starter就可以快速地在當前的Activity中添加一個Intent的靜態操作方法,這其實也說明了Android官方團隊也鼓勵我們這麼做。

  • 增加類註釋
/**
 * @Title: 
 * @Description:
 * @Author:xuefeng.zhu
 * @Since:2020-03-22
 * @Version:1.0.0
 */
  • 所有的常量加上註釋,且功能相同的排放在一起,不同的進行換行;
  • Activity中全局變量採用m開頭+類名。例如,mTable、mPerson;
  • Activity中的控件:m+模塊名+控件類型名稱。例如,mLoginEditText(mLoginEt),mLoginTextView(mLoginTv);
  • 統一Activity中函數的排版規則也能提高我們的閱讀性;列如店播的loginActivity函數排版:
 LoginActivity extends BindingBaseActivity{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LayoutId() {
         return R.layout.user_activity_login;
     }
 
     @Override
     protected LoginViewModel getViewModel() {
         return new LoginViewModel(getBinding(), getIntent());
     }
 
     @ClickTrac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super.onClick(v);
         int i = v.getId();
         if (i == R.id.wx_login_tv_layout) { //微信登錄
             getBinding().getViewModel().authorize(new Wechat());
         } else if (i == R.id.pick_other_login_way_tv) { //選擇其他登錄方式
             getBinding().getViewModel().showLoginWayDialog(this);
         } else if (i == R.id.has_referrer_tv) { //我有推薦人
             requestRecommend();
         } else if (i == R.id.close_iv) {
             finish();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EventCode(int viewId) {
        com.analysis.statistics.http.RequestParams params = new com.analysis.statistics.http.RequestParams();
        params.put(Constant.PAGE, "00100000000");
        if (viewId == R.id.has_referrer_tv) {
            params.put(Constant.ACTION_CODE, "008");
            params.put(Constant.Z_ACTION_CODE, "001");
        }
        //無子操作編碼不上報埋點
        String zActionCode = params.get(Constant.Z_ACTION_CODE);
        if (TextUtils.isEmpty(zActionCode)) {
            return "";
        }
        String code = params.formJsonString();
        params.clear();
        return code;
    }     
 }

先是實現父類的getLayoutId方法,顯示頁面佈局;之後返回當前頁面的viewModel;再然後是頁面的點擊事件…最後纔是頁面埋點方法;

資源Res

  • 按照資源的類型,分爲以下幾種
    命名規則:控件Id命名:模塊(module:goods)_功能(name)_控件縮寫(tv)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TextView goods_name_tv
EditText goods_name_et
ImageView goods_name_iv
Button goods_name_bt
ListView goods_name_lv
GridView goods_name_gv
CheckBox goods_name_cb
RadioButton goods_name_rb
LinearLayout goods_name_ll
RelativeLayout goods_name_rl
FrameLayout goods_name_fl
GridLayout goods_name_gv

#####Color資源命名,String資源命名
命名規則:模塊(module:user)_組件名_具體作用名

Color資源命名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color 模塊(module)_具體作用名_color。例 R.color.goods_login_name_color

String資源命名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string 具體功能。 例 R.string.user_hello

Drawable資源命名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launcher icon ic_launcher。例R.drawable.user_ic_launcher
normal icon ic_具體模塊_功能。例R.drawable.user_ic_audio_pause
Toolbar icon user_ic_ab_功能名。例如user_ic_ab_search
selector selector_模塊_功能名。例如 user_selector_login_button
shape shape_模塊功能名狀態。例如 R.drawable.user_shape_login_button_normal
Layout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模塊(module:user)_功能名_具體作用名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activity activity_模塊名。例如 R.layout.activity_login
fragment fragment_模塊名。例如 R.layout.fragment_login_layout_header
include layout_模塊名_功能名。例如 @layout/layout_login_bottom
adapter adapter_item_模塊名_功能名。例R.layout.adapter_item_simple_text
dialog dialog_模塊_功能名。例如 R.layout.dialog_time_picker
list header header_模塊_功能。例如 R.layout.header_main_top_ad
list footer footer_模塊_功能。例如 R.layout.footer_main_bottom_action
widget widget_模塊_功能。例如 R.layout.widget_app_clock
Menu資源命名

命名規則:模塊(module:user)_menu_功能名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menu menu_模塊名。例如 menu_login
MenuValues資源命名

命名規則:模塊(module:user)_功能名(login)_組件(color)

Resources Type 命名規則
color 模塊名_color。例如 user_login_text_color
dimens 模塊名_dimens。例如 user_login_textsize_dimens
style 模塊名_style。例如 user_login_text_style
themes 模塊名_themes。例如 user_login_themes

代碼規範插件安裝

  • checkstyle簡介
    checkstyle是idea中的一個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幫我們檢查java代碼中的格式錯誤,它能夠自動化代碼規範檢查過程,從而使得開發人員從這項重要,但是枯燥的任務中解脫出來。
  • 使用步驟
    下載checkstyle插件。在最上方的菜單欄中找到File中的settings,plugins即是下載插件的地方,我們再點擊下方的Browse repositories,在其中查找checkstyle,並點擊install就可以等待下載成功了
    配置checkstyle文件。下載好之後我們需要重啓idea來啓用插件,然後在settings>>Editor>>Inspections中可以確認是否啓用
    接着在settings>>Other settings>>checkstyles的Configration file最右邊有一個加號,點擊它來添加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在項目根目錄,文件名:code_template

總結:

其實代碼規範只是一個Guideline,大家遵從規範的目的是爲了提高開發效率,並且使得代碼容易閱讀且維護性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