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羣體與羣體規範
羣體:爲了實現某種共同目標,其成員在心理上有一定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羣人的集合體
羣體的心理功能:歸屬功能-安全感,認同功能-贊同和模仿,支持功能-鼓勵,塑造功能-人才培養或人格塑造
羣體的分類:正式羣體(根據制度、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羣體),非正式羣體(價值觀、興趣、愛好和友誼)
非正式羣體對於實現正式羣體的目標可能有積極作用,也可能有消極作用
羣體規範:羣體中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的思想和行爲標準
①正式規範的形成是在正式羣體中,明文規定
②非正式規範是約定俗成
功能:維繫羣體的功能,評價標準的功能,行爲導向的功能,惰性功能
影響羣體凝聚力的因素:成員對羣體目標的認同,羣體的領導方式,羣體內部的目標結構和獎勵方式,外部影響
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
班級是學校爲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單位
班集體發展階段:組建階段(一個個孤立的個體,靠老師組織指揮),核心形成階段(積極分子 核心人物),發展階段(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初步形成強有力的輿論與良好班風),成熟階段(平等和諧上進合作的心理氛圍  個性特長得到發展)
班集體形成的標誌:健全班風是組織的目標
①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堅強的領導核心
②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③嚴格的規章制度與嚴明的組織紀律
④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明確的奮鬥目標
培養班集體的方法:明確發展目標,建立得力核心,建立正常秩序,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班風
==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誌==
班主任:班級的組織者 領導者 教育者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①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
         ②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者
         ③聯繫班級中各任課教師的紐帶
         ④溝通學校社會與家庭的橋樑
         ⑤學校領導實施教學教育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和骨幹力量
 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及方法:
         ①瞭解和研究學生(前提和基礎),觀察法(最基本)
         ②組織和培養班集體(中心環節)
         ③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④組織班會和課外活動
         ⑤協調各種教育影響
         ⑥操行評定(一個學期  小結與評價)
         ⑦寫好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個別教育工作:
         優等生(品學兼優):嚴格要求,防止自滿;不斷激勵,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嫉妒,公平競爭;發揮優勢,帶動全班
         中等生(信心不足,表現欲不強):重視,根據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進行個別教育;給其創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強自信心
         後進生(暫時落後 求知慾不強,學習能力較低,意志力薄弱,沒有良好學習習慣):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和激勵學習動機;善於挖掘閃光點,增強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持之以恆    恆心才發光
課堂管理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於教師、學生和課堂情景三大要素相互協調
  功能:維持功能(維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發展功能(他律到自律),促進功能(促進學生的學習),
  影響因素:教師的領導風格(直接影響)  參與式監督式
                   班級規模
                   班級的性質
                   對教室的期望
   學生座位的分配最值得關注的是對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
   課堂氛圍:積極,消極,對抗
   課堂紀律類型:教師促成的紀律,集體促成的紀律,任務促成的紀律,自我促成的紀律
   課堂紀律的發展階段:反抗行爲階段(4-5),自我服務行爲階段(5-7)_後果_獎勵懲罰,人際紀律階段-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自我約束階段-明辨是非自我約束
   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做好課堂監控,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
   課堂問題行爲的預防干預和矯正
   ①預防:教學富有吸引力,進行參與式的教學,維持動量,保持教學的流暢性,處理轉換,維持團體注意,明察秋毫,一心多用,避免漣漪效應
   ②干預:非言語線索,表揚與不良行爲相反的行爲,表揚其他學生,言語提醒,使用幽默
   ③矯正:識別目標行爲和強化物,選擇強化物並確定強化標準,減少強化的頻率
課外活動
人際關係
刻板效應(羣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個人)
暈輪效應(一個人某方面到另一方面)
首因效應(陌生人 第一印象)
近因效應(熟人 最近印象)
投射效應(以己度人 將心比心)
教師心理
 教師:專業人員,教書育人(根本任務)
 教師勞動的特點:複雜性和創造性,廣延性和連續性(時間空間),長期性和間接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主體性和示範性,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羣體性
 教師威信(權利威信和信服威信)
 途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基本),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徵,注意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爲習慣的養成,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學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師的領導方式:強硬專斷型,仁慈專斷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教師的心理特徵:
 教師的認知特性:
       知識結構(學科知識):本體性知識(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實踐性知識(怎麼教),文化性知識(綜合)
       教學能力:認知能力(備課用),設計能力(寫教案),操作能力(實踐),監控能力(監督)
 教師的人格特徵:熱心和同情心,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教師的行爲特徵:羅森塔爾效應:教室的期望明或暗地被傳送給學生
 教師的成長曆程:關注生存階段(關注自身及人際關係),關注情景階段(關注學生學習成績),關注學生階段(關注學生個別差異)
 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成長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①觀察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看別人)
 ②開展微格教學(看自己)
   ③進行專門訓練(多訓練)
   ④反思教學經驗(多反思)    波斯納-經驗+反思=成長
 教師心理問題:職業壓力,職業倦怠(情緒耗竭-累,沒熱情,去人性化-冷漠消極否定,個人成就感低-對工作)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因素:社會因素,組織因素,個人因素(A型性格,低自尊或外控)
 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
    ①教室要認識自我,加強個性修養
    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③善於調節心理狀態,增強教室角色適應能力
    ④學校的幫助,⑤社會的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