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常見的八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數據結構常見的八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一、簡述

       冒泡排序:一種簡單的排序算法。它重複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列的工作是重複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爲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原理: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將值大的元素交換至右端。

二、分解步驟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在這一點,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三、操作分解 

舉例說明:要排序數組:int[] arr={6,3,8,2,9,1};   

-------------------------------------------------------------------------------------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6和3比較,6大於3,交換位置:  3  6  8  2  9  1

    第二次排序:6和8比較,6小於8,不交換位置:3  6  8  2  9  1

    第三次排序:8和2比較,8大於2,交換位置:  3  6  2  8  9  1

    第四次排序:8和9比較,8小於9,不交換位置:3  6  2  8  9  1

    第五次排序:9和1比較:9大於1,交換位置:  3  6  2  8  1  9

    第一趟總共進行了5次比較, 排序結果:      3  6  2  8  1  9

-------------------------------------------------------------------------------------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6比較,3小於6,不交換位置:3  6  2  8  1  9

    第二次排序:6和2比較,6大於2,交換位置:  3  2  6  8  1  9

    第三次排序:6和8比較,6大於8,不交換位置:3  2  6  8  1  9

    第四次排序:8和1比較,8大於1,交換位置:  3  2  6  1  8  9

    第二趟總共進行了4次比較, 排序結果:      3  2  6  1  8  9

-------------------------------------------------------------------------------------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2比較,3大於2,交換位置:  2  3  6  1  8  9

    第二次排序:3和6比較,3小於6,不交換位置:2  3  6  1  8  9

    第三次排序:6和1比較,6大於1,交換位置:  2  3  1  6  8  9

    第二趟總共進行了3次比較, 排序結果:         2  3  1  6  8  9

-------------------------------------------------------------------------------------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3比較,2小於3,不交換位置:2  3  1  6  8  9

    第二次排序:3和1比較,3大於1,交換位置:  2  1  3  6  8  9

    第二趟總共進行了2次比較, 排序結果:        2  1  3  6  8  9

-------------------------------------------------------------------------------------

第五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1比較,2大於1,交換位置:  1  2  3  6  8  9

    第二趟總共進行了1次比較, 排序結果:  1  2  3  6  8  9

-------------------------------------------------------------------------------------

最終結果:1  2  3  6  8  9

-------------------------------------------------------------------------------------

由此可見:N個數字要排序完成,總共進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數爲(N-i)次,所以可以用雙重循環語句,外層控制循環多少趟,內層控制每一趟的循環次數,即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換位置
    }
}

四、時間複雜度

       a、如果我們的數據正序,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較次數C和記錄移動次數M均達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時間複雜度爲O(n)。

      b、如果很不幸我們的數據是反序的,則需要進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進行n-i次比較(1≤i≤n-1),且每次比較都必須移動記錄三次來達到交換記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和移動次數均達到最大值,那可以知道冒泡排序的最壞時間複雜度爲:O(n2):

綜上所述:冒泡排序總的平均時間複雜度爲:O(n2) 。

五、代碼示例

//@todo 八大排序算法之一
//@todo 冒泡排序(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將值大的元素交換至右端)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外層循環控制排序趟數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內層循環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 1 - i;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int temp = array[j + 1];
                    array[j + 1] = array[j];
                    array[j] = temp;
                }
            }
        }
        return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6, 3, 8, 2, 9, 1};
        for (int i : sort(array)) {
            System.out.println(i);
        }
    }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