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網絡規劃設計參考

數據中心網絡規劃設計參考

最近的工作和數據中心、大規模分佈式集羣相關。一般來說,分佈式集羣意味着很大的集羣體量,這對前期規劃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考慮到集羣可以順暢的交付實施,還得考慮集羣的計算、存儲、網絡的穩定無阻賽。下文分享一些對於硬件集羣-網絡的整理和思考。

概念

首先我們來明確幾個概念:
TOR(Top of Rock): 架頂交換機,主要用來接TOR機櫃內統計機櫃的機器,較少佈線複雜度和成本。一般情況下爲盒式交換機。
EOR(End of Row): 行交換機或者列交換機,每一排機櫃的末端的統一接入點。一般情況下會選用框式的交換機。

  • 數據中心會採用預接光纜的方式把每個機櫃匯聚到EOR交換機所在的機櫃,減少佈線的成本和工時。
  • 當然,也可以機器->EOR交換機點對點佈線。

MOR(Middle of Row): 對EOR的改進,可以把接入交換機放到每一排機櫃的中間。

通常來說,對擴展性要求比較高、集羣規模比較大的場景,TOR是趨勢;集羣比較小、擴展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場景,EOR/MOR會比較合適。

流量收斂: 數據報文在網絡轉發過程中由於架構、設備等非故障原因而不能實現線速無丟包轉發。
**收斂比:**一般下行帶寬比上行帶寬的數值表示。(沒考慮協議層的開銷)

Fabric網絡: 扁平化網絡,核心的點在於多通路、無阻塞。
Spine-Leaf: 葉脊架構。根據不同的業務需要,Spine和Leaf之間可以使用IP路由、VXLAN或TRILL等技術。

  • Spine和Leaf之間使用IP路由
    即三層到邊緣,一般適用於協同計算業務,例如搜索。此類業務流量收斂比小(1:1~2:1),要求有一個高效的,無阻塞網絡。
  • Spine和Leaf之間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或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
    即大二層網絡,適用於需要大範圍資源共享或者虛擬機遷移的數據中心網絡。

三層CLOS架構: 無阻塞的架構”,只能採用 NxN 的 Cross-bar 方式。一個三層CLOS網絡架構由一個Ingress節點,一個Middle節點和一個Engress節點組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對摺三層CLOS網絡架構模型-(Spine-Leaf)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具體可以看看下面這個文檔,寫的特別詳細,邏輯清晰,適合好好讀一下。
參考文檔:https://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zh/doc/EDOC1100023543?section=j00c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