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有感:不要讓努力白費

今年的魔幻開局

今天是2020年5月4日,魔幻一年的青年節,再過幾十年再回想起來,我們90後也算是這個歷史的見證者。到底有多魔幻,估計時常有看新聞和諮詢的應該知道以下這些事件:

  1. 澳大利亞大火
  2. 非洲蝗災
  3. 中國武漢新冠疫情告急
  4.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告急
  5. NBA籃球巨星科比墜機去世
  6. 美股史上6次熔斷
  7. 油價首次跌至負值
  8. 跟誰學、瑞幸、好未來財務造假
  9. 特斯拉中國量產攪局國內電動車市場

我就簡單捋了一下上半年還沒完就已經發生了這麼多大事件,對很多人來說今年很多事件都是黑天鵝,說實話接下來的日子發生什麼事件我都不會覺得驚訝。

回到正題,今年雖然魔幻,但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左右的,個人的力量放在整個世界來看也微乎其微,我們能選擇的是提升自己反脆弱的能力,面對這些隨機性事件,不再以直線思維去應對。

不要讓努力白費

這段時間因爲疫情,目前我參與的項目業務量暴增,需求也非常緊急,基本上這幾個月都是加班加點過來的,也看到過凌晨4點的太陽,可以說是入行這些年最辛苦的日子了。

但也因爲趕需求,也造成一些線上問題,原本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於體量大的產品來說,就會被放大很多倍。所以這對我來說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針對近期發生的問題我在週會上跟同事們探討,其中leader在會上說的一些點確實提醒了我,也是我一直忽略的點。

老大原話大概意思是:

  1. 雖然你們很辛苦,但辛苦最終是爲了最終有好的結果
  2. 不要做性價比低的事情,要學會衡量
  3. 不要犯低級錯誤,影響到自己80分的努力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聽進去,我是仔細想了這件事情,入行多年,沒有誰比誰笨,全靠本事吃飯,但爲什麼有的人能快速成長,獲得升職加薪,而你卻經常原地踏步。很多人不缺勤奮努力,但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最終還是看產出。就好像很多職場人,雖然看起來每天加班加點很忙,但實際上是出工不出活,辛辛苦苦完成需求,最終上線卻出了紕漏,站在上層角度來想,只會覺得你白忙活,沒有真正產生價值,反倒覺得你做事不靠譜。

職場其實沒必要自我感動,加班很辛苦,但最終爲什麼得不到好的結果,自己得不到成長。這裏面有很多因素,但主要因素還是在於自身,年輕我們有很多選擇的機會,選擇好的成長環境,好的項目遠比自己瞎努力有效的多。

我在朋友圈發過自己看過的一本書——《異類》,爲什麼有的人能夠成爲出類拔萃的人物,核心思想就是:

異類=優勢積累+文化傳承+個人努力

我覺得個人努力雖然也很重要,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優勢積累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比如出身背景,高等學府、學歷、優秀的導師、職場引路人等等,還有更重要的是時代機遇

你可能會說這些有什麼用?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必要去看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我們更多的只能靠個人努力,然後讓自己進行優勢積累,然後去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

最後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在想,選擇大於努力這件事不是說說而已,今年的一些決策是因爲我看清楚一些事情,不讓努力白費,要成爲生活的掌控者,不要只做工作的機器。要知道我們90後這一代遲早會成爲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對我來說,未來不必擔憂,在浮躁的社會中靜下心來沉澱,思考,未來必然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