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大的無知,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度好文)

若該文爲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原博主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
原博主博客導航: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article/details/102478062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article/details/106182159
各位讀者,知識無窮而人力有窮,要麼改需求,要麼找專業人士,要麼自己研究
紅胖子(紅模仿)的博文大全:開發技術集合(包含Qt實用技術、樹莓派、三維、OpenCV、OpenGL、ffmpeg、OSG、單片機、軟硬結合等等)持續更新中…(點擊傳送門)

轉載自: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武小五(富書主筆)

 

越是厲害的人,越有自知之明

陸帆是我一位同事的朋友,前段時間他的一個大客戶馬上就要談成功了,可部長卻讓他把這個客戶轉給別人,然後專心去攻克另一個很難啃的硬骨頭。

我的這位同事對他說:“這也太欺負人了,你有能力,又有那麼多客戶資源,我要是你,早就跳槽了!”

陸帆卻笑着說:“我以前在一個小公司,每次去談客戶,人家一聽我們公司的名字便不想談了,因爲公司沒有足夠的實力;現在,我們出去談,很多大客戶都很歡迎我們,願意與我們合作。爲什麼?並不是我陸帆多厲害,而是因爲我們公司有資金、有技術、有信譽。所謂的客戶資源,人家看重的不是我陸帆,而是我身後的這個平臺。只要平臺在,就不怕沒客戶。”

他努力攻關,很快便拿下了那個“難啃”的客戶。而此時部長找到他說:“你的清醒和擔當我很欣賞,我馬上要升職了,這個位置我推薦了你,這一次就是對你最後的考驗。”

古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門楣,有一句著名的神諭:“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還把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我國古代聖哲老子也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可見,認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爲難,所以才更顯可貴。

有自知之明的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不會把平臺帶來的光芒當作自己的本事,這樣的人往往謙和低調有擔當,在職場上能走得更遠。

而缺乏自知之明的人,總是拎不清自己的斤兩,誤把平臺的影響力當成自己的實力,把在工作中認識的人當作自己的人脈,別人吹捧幾句就找不到北,天真地以爲自己很厲害,是自己成就了平臺,而不是平臺成就了自己。

《三體》裏有句話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

人一傲慢就容易膨脹,進而迷失方向,就算能夠風光一時,終究也無法走得更長遠。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誤把平臺當本事。

有自知之明的人,纔是真正的厲害。

 

離開了平臺,你並沒那麼厲害

前不久,在微博看到一位網友發帖與大家互動。

“1、假設你現在離職,你的客戶還會爲你買單嗎?“

”2、假設你現在離職,行政部門還會跟你平等對話嗎?“

“3、假設你現在離職,你能立刻受邀一份起碼同樣待遇、地位的工作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恭喜你,你在這個市場是有影響力和優勢的。

如果你的答案出現“no”,或許你該考慮,如何建立平臺以外的競爭力了。

這位網友意在提醒我們,切不可把平臺當本事,否則,最後尷尬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我家小區附近有個金剪子理髮館,有8名造型師,只有湯佳是正牌科班畢業,有全日制大專文憑,她的手藝也確實挺好。

可湯佳的脾氣有點大,好像顧客都是她吸引來的,動不動就甩臉子給人看,其他幾位造型師都不喜歡她。

一天,湯佳鄭重地對老闆說:“店裏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奔我來的,憑什麼他們賺提成啊?我的底薪該漲了,提成也應該給我最高的比例,這樣纔算合理。”

老闆勸湯佳和同事搞好團結,她倒和老闆叫起板來:“我給你反映問題,你不涼不熱的,反倒怨我。你這個店,我還不伺候了!”

湯佳以爲沒有她撐着,金剪子理髮館就得立馬關張。可她走了以後,金剪子並沒有受影響,依然顧客盈門。

倒是湯佳的處境不是太妙,半年內炒了好幾個老闆,收入都沒有在金剪子理髮館那麼高,她對當初的衝動開始後悔了。

記得作家李尚龍在《要麼出衆,要麼出局》中寫過一句話:

別把平臺當作你的能力。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離開平臺剩下的,纔是你的本事。

深以爲然。

一個人即使有點真本事,但也不應該高估自己,因爲優質平臺往往會放大自己的能力。你以爲的人脈和光環,其實常常得益於平臺的加持。

地球離了誰都能轉,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你家的母雞不下蛋,別人照樣做蛋糕。

人一生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望,其中不少失望是因爲你高估了自己。

不高估自己的實力,不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在平臺上抱有一顆平常心,才能活得坦然,做事從容,纔會少一些無謂的煩惱和不必要的損失。

 

功勞再大,也不是討價還價的籌碼

前幾天,和一個在企業上班的朋友聊天,說起他們公司發生的一件事。

他有個同事叫王海明,有一次在和客戶談一個項目時,因爲自己的疏忽,竟將報價搞錯了,致使馬上要籤合同的項目泡湯。

部門的幾個同事勸他:“你把項目搞砸了,趕緊去找領導檢討吧!”

王海明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前段時間,剛剛靠自己的人脈給公司拉了一個大項目,是有功之臣。這個只是一個小項目,即使搞丟了,也只不過是功過相抵罷了,領導不會說什麼的。”

很快這話傳到了分管副總經理耳中,他生氣地對王海明說:

“無論如何,做錯了事,首先要有一個認錯的態度。什麼叫‘功過相抵’?那個大項目是你自己的嗎?沒有技術支持人員的前期支持,你能拿得下來嗎?沒有公司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你能拿得下來嗎?而這個項目雖小,公司也投入了人力物力,是你的錯誤讓這些都付之東流,你卻連一點悔過的心態都沒有,怎麼能成大事。”

王海明被批得灰頭土臉,他在公司上下心目中的形象也大大減分。

有一句話說:“一個人即使是塊鐵,又能打幾個釘?”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萬能的,沒有一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辦成所有的事情。

一滴水很快揮發,匯入大海就成波濤澎湃;一個人勢單力薄,融入團隊才能立於不敗。

真正聰明的人,對取得的功勞和榮譽有清醒的認知,在他們看來,自己所得的功勞,不過是身處平臺的資源優越,平臺的領導同事共同努力的結果,離開了平臺,自己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他們有功不貪功,不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因而能贏得他人的尊敬,也爲自己營造了寬鬆的發展環境。

然而,有的人往往過於誇大自己的功勞,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吹噓自己多有本事,甚至以所謂的功勞與上司討價還價,推卸責任。

貪功的結果,往往是自討沒趣、自取其辱,爲自己的事業發展人爲設置障礙。

 

個人能力,纔是生存王道

作者張良計在《名片上最值錢的是你的名字,而不是你的頭銜》一文中說:

“沒有了公司的頭銜照樣能夠暢行無阻,那才叫真正的個人品牌。沉醉在公司的光環下,荒廢了時間不去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絕不長久。”

大平臺固然重要,但只靠平臺得到的光環如同曇花一現,能力纔是真正的底氣。

沒有哪一個平臺是鐵飯碗,真正的“鐵飯碗”其實是你的能力,有能力到哪都有飯吃。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依靠平臺成長但不過度依賴平臺,對未來保持足夠的警惕,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

康輝在《平均分》的自序中寫道:

“因爲工作的性質特別,這些年,我得到了些許薄名。然而這薄名,我常心懷惴惴,唯恐名不副實,這一行太容易讓人把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光環套在自己身上,以致飄飄然,進而昏昏然。

做這一行,我沒有耀眼的外表,也沒有異於常人的天賦,有的,只是不甘人後的那點兒好強。”

從進入央視那天起,康輝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在平臺上不斷提升自己。

1997年3月,央視歷史上第一次多點直播報道“天象奇觀:日全食與彗星同現”,這個“天象奇觀”2380年纔有一次。

領導把現場直播的主持任務交給了年輕的康輝,康輝是春節前纔得到的通知,距離直播只有兩週時間。

康輝認識到,自己在天文知識方面的欠缺,爲了能真正駕馭節目,他查閱了大量的相關專業資料,甚至是從《十萬個爲什麼》開始熟悉什麼是“初虧、食既、食甚……”。

他還提前和節目邀請的嘉賓進行接觸溝通,把自己的一些疑惑和不解向專家請教。

長達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康輝一點也沒有卡殼,與嘉賓配合相當默契,能將專業性很強的天文知識轉化爲平實語言向觀衆表述。

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康輝逐步成爲央視大名鼎鼎的金牌主持人,不僅主持新聞聯播,還主持《春晚》《一堂好課》等央視重大的電視節目,深受觀衆喜愛。

在《邏輯思維》中,羅振宇提出年輕人要做一個隨處可插的U盤: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有協作。

不斷地學習精進自己,就是在給自己佈局和尋找退路,才能讓自己始終掌握競爭的主動權。

很喜歡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話:“別把機會當能力,別把背景當手腕,別把運氣當才華,別把平臺當本事。有智而氣和,斯爲大智;有才而性緩,方爲大才。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

珍惜所處的平臺,善於將平臺的資源和優勢轉化成自身價值,爲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纔是一個職場人真正的智慧。

 

作者簡介:武小五,富書主筆,身處濱海小城,心觀大千世界;幹着嚴肅的工作,寫點輕鬆的文字,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文地址:《做人最大的無知,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度好文)

 

原博主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
原博主博客導航: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article/details/102478062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qq21497936/article/details/10618215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