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能“看到改變”的超級產品戰略,發現用戶需求和真正痛點

打造超級產品,一旦無法直接瞭解用戶需求,產品經理就很容易陷入細節問題,而偏離整個目標。當企業目標不明確時,則需要了解清楚情況:機會和問題是什麼?對打造超級產品有什麼影響?再確立解決方案,有效地進行需求分析。

“爲什麼這次又無法更新?”

“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什麼時候產品可以重新上線?”

“這功能怎麼那麼難用,強烈要求回到舊版本!”

“…”

看着用戶充滿疑惑的評價,產品經理表示這可真讓人無奈了。

相信這個場景是不少產品經理所經歷過的。

如果是小需求的更新也還好,涉及到核心流程的更新,相信程序員三兩下就能搞定…

產品無法確定重新上線的時間多半是因爲無法確立用戶需求,還在探索的過程中,那麼產品經理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找不到用戶需求,是因爲產品經理對於用戶需求分析與挖掘還不夠了解,但很多時候,用戶往往對自己的真實需求也是模糊且想一是一。

企業該如何通過分析用戶需求,打造超級產品?

想要打造超級產品,首先,產品經理要了解用戶需求。

打造超級產品的方式分爲這三大方向:目標與企業願景、聚焦產品、用戶需求。

一、瞭解用戶需求

很多時候企業在瞭解用戶需求洞察時,大概會遇到這三種情況。涉及到的部門同事有的表現無所謂、甚至是不搭理的情況,有的卻表現積極、其實這就是因爲他們所面對的情況不同。

當他們以用戶的身份在使用產品時,也會遇到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操作和頻繁重複的操作,他們會對你的需求調研展現出熱情,恨不得把一切的訴求一股腦地告訴你。

反之,產品用着挺好,這時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但不能打破用戶使用產品時的習慣,因爲那樣會造成用戶的不安感,因此,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唯有足夠了解用戶在操作產品時會遇到的問題,找到更爲快速且高效的方法,提高用戶預期,創造新需求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超級產品。

當企業在瞭解用戶需求的過程中,還要學會識別這是機會還是問題。在不同的情況下了解用戶需求的套路不同。

二、機會場景

面對打造超級產品的機會場景可分爲三個角度。

1)新技術: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趨勢,找到用戶的痛點以及產品功能的缺陷。

2)超級產品:做標杆、賽同行、必要時借鑑其它行業。

3)鎖定用戶羣體:將產品鎖定在固定的用戶羣體,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該用戶羣體由於每個人的社會背景不同,其需求也會逐漸發生變化。想要長期生存下去,尤其是垂直化產品更要關注這一點。

三、問題場景

當出現問題場景時,主要是由外部和內部的原因。

外部原因下的三種情況。

1)競品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2)明確目標:瞭解用戶背後的需求,以防瞎創新。

3)聚焦產品:找到一款現存且還有發展空間的產品。

內部原因,員工內部崗位分佈不明確,哪怕遇到問題也無法詳細闡述,這就很考驗企業的管理模式。

四、準確定義機會

面對用戶,最核心的一點在於,先了解場景再談數據,如果一開始用專業的術語去進行詢問,用戶絕對會被問到一臉蒙圈甚至是無法理解,影響溝通結果。

那麼產品經理該如何準確發出問題?

產品經理應該從用戶最關心的產品操作問題進行詢問,例如,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哪些習慣,爲什麼會使用產品,想要解決哪些問題,花費了多少時間,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用戶的反饋是企業能否造就超級產品的關鍵。

五、打造超級產品

1)找到產品問題影響了哪些用戶,甚至可以指明由哪個部門負責。

2)分析產品迭代後帶來的影響以及後果。

3)找到適合自己的超級產品戰略,層次清晰。

很多時候,企業無法打造出超級產品,是因爲沒有將用戶需求和企業利益結合起來。當用戶沒有觸碰到企業利益時,許多企業管理者都會雲淡風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視用戶反饋,如果一旦觸及到企業的利益,就會變得很着急,一切的創新都由被動轉爲主動。殊不知,只有爲用戶帶來價值,滿足用戶需求的超級產品才能爲企業帶來高利潤,讓其基業長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