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識物聯網

筆記由個人整理
此課程源於華爲雲學院的人人學IoT

1.1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初探物聯網

  • 起源:特洛伊咖啡壺
    • 物聯網的提出:早期概念定義指RFID(射頻識別)技術和設備,按預定的通信協議執行
    • 2005:國際電信聯盟引用物聯網的概念
    • 2008:IBM提出“智慧地球”
    • 2009:“感知中國”
    • 2013:德國“工業4.0”
  • 時期分佈
    • 1999~2013:只是概念的提出,僅限於無線射頻領域的“物”
    • 2014~2016:Google收購Nest,物聯網從無線射頻發展到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
    • 2016~至今: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已經成熟落地並進入日常生活中
  • 雲管端的邏輯體系
    • 感知層:負責信息收集和信號處理
    • 網絡層:負責終端接入和數據傳輸
    • 平臺層:負責設備通信管理、數據存儲、業務規劃
    • 應用層:負責數據呈現及客戶交互
  • 物聯網應用
    • 公共事業物聯網
    • 車聯網
    • 工業物聯網
    • 智慧家庭物聯網
  • 通信技術(根據業務需要採用相應的通信技術
    • 4G、5G、LTE-V:成本較高、功耗較高、大於10mbps
      • 車聯網、視頻監控、智能機器
    • eMTC、GPRS:成本較低、功耗較低、約爲1mbps
      • 智能穿戴設備、梯聯網、電子廣告、無線ATM
    • NB-Iot:成本低、功耗低、小於100kbps
      • 遠程抄表、遠程停車、智慧農業

1.2 穩定可靠的有限通信

  • 有線通信技術:穩定性強、可靠性高,但受限於媒介
    • 以太網:現有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

      • 標準以太網、快速以太網、10G以太網
      • 我們熟知的路由器寬帶就是以太網技術
    • RS232:EIA制定的異步傳輸標準接口

      • 不平衡傳輸方式:單端通訊
      • 不超過20m
      • 一對一通信
      • 常見於監視和控制系統中
    • RS485:RS232進化體

      • 是爲了解決RS-232只能實現點對點通信,不能實現聯網
      • 平衡傳輸:差分傳輸
      • 幾十米到上千米
      • 允許多個從設備
    • M-Bus(Meter Bus):戶用儀表總線

      • 一種用於非電力戶用儀表的歐洲總線標準
      • 基於osi的七層網絡參考模型,只使用到了物理層、鏈路層、網絡層、應用層,除此之外還加了管理層以便於對任意層次進行管理
      • 遠程抄表、遠程供電或電池供電系統的特殊要求
      • 適用於公用事業儀表的可靠、低成本的組網要求,幾公里連接幾百個從設備
    • PLC(電力線通信)

      • 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方式

      • 通過載有信息的高頻加載與電流,用電線傳輸接收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

      • 適合於通過電力線通信將電錶的數據傳輸到工業網關上,作爲家庭網絡,監控頻傳輸接收到顯示器上

1.3 百家爭鳴的無線通信

  • 無線通信技術
    • 蜂窩移動通信(2\3\4G)
      • 共享單車、POS機、ATM機
    • 短距無線通信(bluetooth、WiFi、ZigBee、Z-Wave)
      • Bluetooth(藍牙)
        • 低功耗、速率快、安全性高,但節點少不適合多點布控
        • 大容量、短距離、無線數字通信技術標準
        • 由愛立信創建,作爲RS232的替代方案
        • 實現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
        • 使用2.42.485GHz的ISM無線電波,最高1Mbps,最大傳輸距離爲10cm10m(可以通過增加功率達到100m)
        • 藍牙耳機、智能穿戴
      • WiFi
        • 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局域網的技術
        • 覆蓋範圍廣,數據傳輸速率快,但傳輸安全性不好,穩定性差,功耗率高
      • ZigBee
        • 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局域網協議
        • 運用於工業和智慧家庭
        • 近距離、低複雜度、自組織、低功耗、地數據速率,但物體阻擋後信號會衰減、不同芯片兼容性較差,網絡較靈活,不易維護
      • Z-Wave
        • 是一種新型的基於射頻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 用於住宅照明,商業控制以及狀態讀取應用(抄表、照明、火災檢測等)
        • 有效無蓋範圍在室內是30m,室外可超過100m
        • 優點:網絡結構簡單、低功耗、低成本 、可靠性高
        • 缺點:速率較低,標準不開放,芯片只能通過Sigma Designs這唯一來源獲取

無線方式對比

1.4 萬物互聯的LPWA

  • 無線通信技術-LPWA(低功耗廣域網)
    • sigfox
      • 低功耗低成本的無線物聯專用網絡
      • 使用UNB(超窄帶)技術
      • 傳輸功耗水平非常低,可以維持一個穩定的數據連接
    • LoRa
      • 是基於開源的MAC層協議的低功耗廣域網標準,同時基於Sub-Ghz的頻段使其更容易以較低功耗遠距離通信
      • 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遠距離無線傳輸方案
      • 實現遠距離、長電池壽命、大容量的系統、進而擴展傳感網絡
    • NB-Iot
      • 是構建於蜂窩網絡的窄帶物聯網
      • 可直接部署與GSM網絡、UMTS網絡、LTE網絡
      • 具有覆蓋廣、連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構優等特點
      • 遠程抄表、資產追蹤、智能停車、智慧農業

總結

第一章在線測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