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IT及大數據行業趨勢

2019年大數據發展趨勢十大預測

在12月6日舉行的2018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上,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發布《2019年大數據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時表示,大數據和數據從輔助到引領,從熱點到支點,已經成爲所有新舊技術、新舊模式的必備基礎。

 

很多初學者,對大數據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大數據是什麼,能做什麼,學的時候,該按照什麼線路去學習,學完往哪方面發展,想深入瞭解,想學習的同學歡迎加入大數據學習qq羣:199427210,有大量乾貨(零基礎以及進階的經典實戰)分享給大家,並且有清華大學畢業的資深大數據講師給大家免費授課,給大家分享目前國內最完整的大數據高端實戰實用學習流程體系
 

據預測,2019年,大數據最令人矚目的應用領域是健康醫療、城鎮化智慧城市、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製造業工業大數據。

取得應用和技術突破的數據類型是城市數據、視頻數據、語音數據、互聯網公開數據以及企業數據、人體數據、設備調控、圖形圖像。

Gartner:2019年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

Gartner列出了企業組織在2019年需要探究的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自主設備、增強分析、AI驅動的開發、數字孿生、邊緣計算、沉浸式體驗、區塊鏈、智能空間、數字道德和隱私、量子計算。

 

Gartner fellow兼副總裁David Cearley認爲,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提供各種基於大數據的貼心服務,將是科技的未來。Gartner稱之爲Intelligent Digital Mesh。

Intelligent:AI將深入所有已有的垂直行業,並創造出新的行業。 Digital: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將被摺疊,新的“沉浸”世界將會產生。 Mesh:人、生意、設備、內容、服務將連結成一個不斷擴張的大網。

Cearley認爲,上述三點覆蓋下的所有趨勢都將帶來持續的創新增量。

IDC:2019年及以後的全球信息技術(IT)行業的預測

IDC公司將數字化的經濟、邊緣計算、應用開發革命、人工智能、高信任度、多種雲服務等產業列爲全球IT市場十大熱點。

IDC FutureScape報告中認爲,鑑於競爭對手和產業都在向數字化轉型,如果企業不能快速向數字化轉型,到2022年,它們逾三分之二的目標市場會消失。

 

預測1:數字化的經濟。到2022年,逾60%的全球GDP將都是數字化的,推動2019-2022年期間與IT相關的投資將達到約7萬億美元。

預測2:數字化原生IT。到2023年,75%的IT支出將用於第三代平臺技術,因爲逾90%的企業會建立“數字化原生”IT環境,在數字經濟中快速增長。

預測3:邊緣計算快速增長。到2022年,逾40%機構的雲部署將包含邊緣計算,25%的終端設備和系統將執行人工智能算法。

預測4:應用的革命。到2022年,90%的新應用將採用微服務架構,提高設計、調試、更新和利用第三方代碼的能力,35%用於生產環境的應用將原生支持雲計算服務。

預測5:新的開發者階層。到2024年,新出現的不使用定製腳本的專業開發人員,將使開發者數量增加30%,加速數字化轉型。

預測6:數字化創新爆發。從2018-2023年,藉助新工具/平臺、更多開發者、靈活的方法和大量代碼重用,新開發的應用數量將達到5億款,相當於過去40年的總和。

預測7:通過專業化實現的增長。到2022年,25%的公共雲計算服務將基於非x86處理器(包括量子計算機);屆時,機構在垂直“軟件即服務”應用方面的支出超過水平應用。

預測8:人工智能成爲新的用戶界面。到2024年,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用戶界面和過程自動化將取代三分之一目前基於顯示屏的應用;到2022年,30%的企業將利用對話式語音技術提供客服服務。

預測9:更高的信任度。到2022年,50%的服務器對數據進行加密,逾50%的安全警報由採用人工智能的自動化過程處理,1.5億人將有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

預測10:機構使用多種雲服務。到2022年,四大雲平臺將託管80%的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部署,但到2024年,9成的全球1000大機構將通過採用多款雲服務,或者混合雲技術和工具減輕對某一雲服務的依賴。

從各機構預測看出,數據已經成爲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成爲企業的必選之路。大數據已經同人工智能、雲計算高度融合,數據分析及計算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在近兩年對零售業、金融業數字化改造逐步深化後,製造業、農業等傳統產業將成爲未來改造重點。同時數字化程度越高,數字安全問題越受關注,保障及立法迫在眉睫。

在經濟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通過技術研發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需求越發迫切。中國在5G技術、芯片技術、量子計算等領域加大研發,掌握先進技術;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上加強應用,尋求技術落地,促進企業降低成本、提質增效。

在數字經濟的新一輪競爭中,中國已經走在前列,2019年數字化進程將不斷深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