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使用U盤安裝linux

 U盤急救或者安裝linux

最近發現大家比較關心,linux可不可以像windows那樣使用u盤來安裝,我來告訴大家完全可以。下面給出U盤安裝linux教程。
什麼U盤製作工具都是浮雲?用rhel自帶的grub-install來製作吧!
在可以正常運行的linux上使用grub-install來安裝MRB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media/rhel /dev/sdb      #/media/rhel是當前U盤掛載的地方,/dev/sdb是系統認識的U盤,注意只要寫sdb就可以了。
從光盤的ISO文件中複製出vmlinuz 、initrd.img、p_w_picpath文件夾 和光盤的整個ISO文件到現在的U盤。
重啓,選擇從U盤啓動,就會進入grub,這個grub由於找不到grub.conf這個配置文件,會是GRUB>這個模樣
GRUB> root (hd0,0) #(不一定是(hd0,0),第一個0表示系統認到的第一個硬盤,後面一個0是表示這塊硬盤的第一個分區,以此類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如果是成功的話,系統會提示分區的類型的。)
GRUB> kernel  /vmlinuz   rescue
GRUB>initrd  /initrd.img
GRUB>boot 
OK!啓動了,然後選擇語言,然後是選擇鏡像的位置/dev/sda1(看你把鏡像放在哪個分區了)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安裝  只要加載vmlinuz的時候不要加rescue的參數就可以了
 
 
這種方法太難了?
那好吧!來一個又點風險,但是比較加載不用這麼麻煩的
首先先把/boot分區中需要用到的東西拷貝出來:/boot/grub/grub.conf /boot/grub/splash.xpm.gz /boot/menu.lst   
然後將/boot分區/umount掉
#umount /boot
將U盤掛載到boot
#mount -t vfat /dev/sdb1 /boot
#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    /dev/sdb
命令完成後就會在/boot下自動生成一個grub的文件夾,然後將剛纔拷貝出來的文件複製到這個文件夾下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修改grub.conf
#vim   grub.conf
default=1
timeout=5000
splashp_w_picpath=(hd0,0)/grub/splash.xpm.gz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install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
        initrd /initrd.img
title rhel6.1  rescue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 rescue
        initrd /initrd.img
保存完成,現在重啓從U盤啓動看看啦!有嘗試到有的U盤是做不了的,最好是那種正版的U盤,如果不行還是用其他工具做吧!
文章轉載來源:思科網絡技術社區 http://www.sikejishu.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