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9風雨人生路

和香港商業電臺的恩恩怨怨(1)
 
劉德華畫傳

一臉幸福笑容的華仔。
  刀鋒上的舞者,感天撼地,
  絢爛之美,綻放着血的光華。
  浪尖上的飛舸,鯨吞日月,
  恢宏之勢,映射出愛的仙葩
  劉德華個性超強。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剛出道的時候,他的脾氣很不好,遇事會恣意爆發一通,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那時候,他覺得自己紅了,便有了一種特別的自信,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在這種掌控和被掌控之間,便發生了諸多矛盾。
  經歷的波折多了,他才漸漸成熟起來。他開始悟到一個人生真諦:任何急躁都於事無補,發脾氣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只會使矛盾激化或者使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在後來的很多年中,遇到問題時,他總會告誡自己忍一忍。忍過一時,自然不會那麼氣了,也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了。
  在劉德華2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曾有過不少風風雨雨,最早而且持續時間最長的風波,大概要算他和香港商業電臺二臺之間的矛盾。
  1987年3月底,商業二臺做出重大改革,開始全天播出中文歌。同一時間,香港樂壇的重要流行榜“叱吒樂壇流行榜”開榜。這個流行榜一開,便以最公正著稱,加上這個流行榜是開了先河,無論在歌迷還是音樂人心目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劉德華走進這個流行榜是在1989年,他以搖滾風格的《我恨我癡心》打進了流行榜,迅速一炮而紅。第一次奪得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寶座。
  到了1994年,儘管有人一再批判劉德華不會唱歌,聲音不怎麼樣等,可是,他在最受歡迎男歌手的寶座上一坐就是幾年。這一年的上半年,劉德華的歌曲播放率一直雄居商臺榜首,他自己也覺得,獲得這一年“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應該沒什麼意外。沒料到,到了下半年,風向突變,播放率迅速下降。從此,劉德華對商臺的臺長俞有了意見。
  俞原是商臺的DJ。在她的手下,曾經聚集了一批音樂人才。當她負責音樂節目的時候,林憶蓮等人就曾當過她的助手。後來,林憶蓮在歌壇出名,與她的提攜也不無關係。至於俞和劉德華交惡的深層原因,外人很難洞悉,現在知道的是,當年劉德華歌曲的播放率下降,然後到了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年終頒獎的時候,劉德華卻拒絕參加。
  接下來一連好幾年,劉德華均不出席這個頒獎禮。
  對於商臺的損失,可以說是巨大的。許多歌迷,因爲劉德華的缺席,便從此認定這個頒獎禮並不具有權威性,故而,這個頒獎禮的影響,也就漸漸淡了許多。
  1999年,林珊珊回商臺擔任二臺節目總監之後,曾多次公開表示要扭轉華仔與商臺的關係。爲此,她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給劉德華送花以表示姿態,在其他一些場合有意疏通個人同劉德華的關係等等。華仔也被林珊珊的溫情攻勢打動了,表示自己有可能和商臺握手言和。豈知,正當劉德華有意促進雙邊關係的時候,當年的“叱吒樂壇流行榜”上劉德華仍然無名。於是,裂痕進一步加深。
  以後但凡有機會,劉德華便拿俞來譏諷一番,因此被香港傳媒稱爲“華仔諷刺俞事件”。
  1999年頒獎前,劉德華曾經公開譏諷過俞,而在頒獎當晚,俞說了一番話,表示受得了侮辱纔算豁達,懂得自嘲的纔會開心。這話顯然是對劉德華譏刺她的一種迴應。幾天之後,劉德華出席《輝黃2000演唱會》的表演嘉賓,又藉機對俞譏諷一番。在臺上,黃對劉德華說:“華仔是我很佩服的歌手,因爲其他三大天王有唱得好的、有長得靚仔的、有很會拍戲的,但沒有一個人好像華仔這麼勤快。”劉德華立即迴應說:“除了勤快,我也有不少優點。”黃又說:“好多歌手我都請不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我們的演唱會級別不夠,不好意思來。”劉德華立即抓住機會大彈商臺,說:“這裏都不來,難道去‘叱吒’嗎?”
  記者自然不肯放過這一點,做完節目後,立即抓住劉德華採訪。劉德華笑着說:“我看完‘叱吒’才這樣說的。見到俞說受得了侮辱纔算豁達,懂得自嘲纔會開心,既然她能自稱如此豁達,我想都不會介意的。”
  談到自己再次缺席那個頒獎禮,劉德華說,他早就和商臺講過沒有時間,商臺也表示接受他的解釋。對於自己在這個頒獎禮上連一個獎都沒有拿到,他說:“可能今年商臺頒獎的取向是年輕音樂,我的年紀大,音樂也不年輕;不過想想也是,難道我幾十歲的人還唱年輕音樂嗎?其實我對這個結果一點不意外,而且早就想到了。王菲就知道自己會拿獎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播放率爲證嘛。”
  2000年,劉德華和陳慧琳合作的《我不夠愛你》一歌,歌迷反應相當不錯。臨到頒獎前,劉德華公開站出來向陳慧琳道歉,表示因爲自己和商臺的關係很僵,很可能連累她今年拿不到獎。陳慧琳立即迴應說,她個人非常喜歡這首歌,也覺得有獲獎的實力。但就算是拿不到獎,她也不會失望,香港畢竟還有其他獎項,不會完全沒有人承認的。
  有人重提舊事,表示商臺其實已經有意和他緩和,至少林珊珊已經做出了努力。劉德華說,他本人和商臺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過不去。但是,他做每一件事,都需要考慮一下他的歌迷的情感。就算他答應去,他的歌迷也會不答應,他們會難受。
       劉德華和商臺之間的恩怨,恐怕不是因他和俞私人間的恩怨引起,若是這樣,那似乎說明劉德華太缺乏一些雅量了。但是,劉德華個人同一家電臺竟然會產生矛盾,又似有些說不過去。有關這段恩怨,確實有些不爲人知的隱祕我們無從知曉了。
  劉德華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時,又留下一長串話題,或許與他強烈的個性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或許也正是這些話題讓我們對劉德華的關注從未停止
 
 
天幕公司風波不斷
 
劉德華畫傳

我睜開雙目,我豎起耳朵,聽一聽你的笑聲,仿若天籟的福音……
  媒體幾乎所有的評價中,均有關乎劉德華具有經營才能的說法。甚至有媒體將發生在他爸爸身上的事移花接木,用在他的身上,稱當年他家經營電視劇場,收費的想法是他弄出來的,以此證實他從小便有生意頭腦。
  劉德華涉足經營場是在1988年。當時,他爲自己的唱片不好賣頗有些心裏不平,他們仔細商量以後,決定組成一家唱片公司——新樂公司,自己製作發行唱片。這是藝能之外的另一家新公司。這是劉德華第一次參與經營,公司組建之初,便着手製作他的新唱片《可不可以》。這是劉德華親自制作的第一張唱片,整個過程,十分認真細緻,每一首歌都由幾個決策者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設計,都先後弄出幾種方案進行比較。這張唱片,成爲新樂公司推出的第二張唱片,也成爲公司第一張賺錢的唱片。
  同時,在藝能公司,劉德華也有相應的股份並且參與部分經營。這間公司,後來更名爲天中製作公司。
  這兩間公司,都是朋友的公司,公司的決策,主要由別人說了算,他只是參與經營。因爲他在影視以及歌壇的名聲越來越大,許多人都看中了他,希望藉助他的名聲,在商場上有一番作爲。經過商談,劉德華接受了一個臺灣友人的投資,開始組建天幕影視製作公司。
  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並不清楚天幕公司的背後還有一位臺灣老闆,以爲這家公司是劉德華獨資的。據劉德華身邊的一位朋友說:“這位臺灣老闆不僅給劉德華電影投資,還給王家衛的電影做了很多投資。”但是,這顯然不是臺灣老闆的全資公司,而是劉德華的公司,只是利用了臺灣老闆的投資而已,是一種典型的借船下海行爲。由劉德華成立一家公司,並且提出一個拍攝計劃,再由臺灣老闆提供單項運作資金。
  天幕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影片是91版《神鵰俠侶》,這是天幕公司的開山之作,也是完全體現劉德華劇本創意和經營創意的作品。電視劇《神鵰俠侶》是劉德華的成名之作,他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角色,切入自己的商場世界,顯然與他對金庸的這部戲有深刻領會大有關聯,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市場超強的敏感度。
  他想到了將《神鵰俠侶》搬到現代。91版《神鵰俠侶》在現代都市中演繹了一部武俠戲,劉德華在電影中設計了一些極其特別的冷兵器,而演員的形象定型以及畫面的藝術性方面,也都相當突出。因爲是首部電影,又有劉德華在演藝圈良好的人緣,因此,這部電影的明星陣容極爲可觀,除了劉德華自己之外,還有梅豔芳、郭富城、劉嘉玲、葉蘊儀、鍾鎮濤(阿B)等一系列當紅明星出現。
  自這部影片之後,香港電影市場,又多了一種類型,即現代武俠片。這也直接誘發了後來的《大話西遊》這類影片中,將當代生活中某些元素運用於古代場景之中或者將古代生活融入現代社會中的構思,確實給電影事業開拓了一個新的視域。
  從票房收入來看,劉德華的天幕公司極爲成功。但或許太成功了,使得他錯誤地認爲自己行,比任何人都行。劉德華說:“那時候,我覺得我很紅,完全可以掌控自己了,但實際上我行嗎?”當然是不行,拍電影電視,輪不到他說話,就算是錄唱片,同樣輪不到他話事。他要的就是這個話事權。現在,他可以話事了,從而也覺得自己偉大了。尤其是取得一連串的票房勝利,他的自信達到極致。
  接下來,劉德華的投入越來越大的同時,票房卻在悄然下滑。到了1995年,劉德華的天幕公司累計虧損已達4000萬。作爲一家有過如此輝煌的公司,4000萬其實並不算一筆太大的數字,如果經營得好,兩三部影片,便賺回來了。可這一消息不知怎麼被媒體知道了,某家週刊大做文章,於是,一些債主紛紛上門逼債,最大的債主是一家銀行,劉德華欠了他們2000萬元。
  據媒體報道稱,當年的劉德華,根本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鉅款。他當時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籌款還債,其二便是宣佈破產。如果是走第二條路,他所失去的,只是再次經營公司的機會,一些債務,卻也可因清盤而一筆勾銷。自然,從此之後,他在商場的信譽,也就一點都沒有了,除了在演藝圈拍戲唱歌,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劉德華覺得,如此一來,自己又得讓別人掌握在手中,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所以,生性頑強的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咬着牙闖過這一關。
 
 
生意夥伴反目成仇
 
劉德華畫傳

當一種聲音響起,我脫下潔白的襯衣,我要讓你知道,剛強中的美麗!
  爲了填補4000萬元的虧空,劉德華關閉了自己其他的一些生意。
  在此之前,他除了在藝能公司以及新樂公司佔有股份之外,還因爲他喜歡理髮,開有一間美髮連鎖店,還經營着餐飲、娛樂一類的業務。他將藝能和新樂兩家公司的股份出讓,收
回一部分資金,又將其他幾家公司結業。即使如此,還是差了一大筆錢。此時,劉德華多年的好友陳嵐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陳嵐即陳明英,中國星公司的老闆娘兼行政總監,丈夫向華強,曾是動作明星,上個世紀80年代和弟弟向華勝一起創辦永盛電影公司,拍過不少叫座影片因而聞名。向華強的前妻是著名女星丁佩,就是李小龍猝死在她牀上的那個女星。後來,向華強和陳嵐結婚,二人一起創辦中國星公司,拍出的電影票房成績都非常不錯。陳嵐頗具經營才幹,也是一個極爲豪爽的女人,她和丈夫同劉德華私交甚厚,也有過不少合作。聽說劉德華遇到經濟困境,陳嵐當即拿出其1500萬元給劉德華還債,甚至連借條都不需要劉德華打,劉德華感激之情可想而知。
  此舉保住了天幕公司。此後的幾年間,天幕公司基本上只剩下個殼兒,劉德華的主要精力放在拍片和唱歌等演藝方面,公司經營處於停頓狀態。1999年,網絡概念成爲股市的大寵兒,有些資本的,誰都想在這波浪潮中賺個盤滿鉢滿,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網絡概念資源。金英證券董事陳綺薇看中了這個殼資源,要爲劉德華穿針引線。
  離開商臺後,陳綺薇又在華星公司工作過,但仍然是沒什麼建樹,便放棄了在娛樂圈發展的念頭,前往外國讀書,回來便開始從事金融業,擔當娛樂圈一些名人的投資顧問,獲得成功。陳綺薇和陳嵐是好朋友,經過陳嵐從中介紹,劉德華又進一步和陳綺薇發展友誼,兩人成爲朋友。
  陳綺薇覺得天幕是一家很有潛質的公司,就這樣處於停滯狀態非常可惜,而且正值網絡大熱,她因此介紹劉德華和中建電訊的老闆麥紹棠相識。據說,她替兩人出主意,將天幕公司重新包裝,加入網絡概念,然後推向證券市場。麥紹棠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和劉德華一拍即合,由麥紹棠以中建電訊身份入股天幕公司,持有天幕49%的股份。由於劉德華堅持自己的話事權,因此持有天幕51%的股份。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合資的天幕,從一開始就是個網絡時代的怪胎。兩大老闆,各人心裏打着的是各自的算盤,典型的同牀異夢。
  對於劉德華來說,重要的是延續他的電影製作事業,如果能將公司包裝上市,自然是好事一件,那樣他就可以從證券市場圈到更多的錢,將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大。麥紹棠的着眼點,首先是這間公司的網絡概念,其次纔是劉德華經營的電影概念以及他本人在演藝界的名聲。20世紀,盈科數碼創造了香港股市最後一個神話,原始股股東的身家,在短短幾個月時間,暴漲了幾百倍。與這種股市上的網絡神話相比,劉德華拍電影的盈虧,又算得了什麼?
  這種理念上的差異,與麥紹棠本人的經歷以及觀念,有着極大的關聯。麥紹棠是個資本運營的高手,差點就躋身香港十大富豪榜。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中建電訊和天幕的蜜月期還沒有結束,包裝上市工作,尚在緊鑼密鼓的策劃之中,網絡泡沫已經顯現,這一對新人,便產生了矛盾。
  據分析,劉德華和麥紹棠的分歧,主要有幾大原因。
  策劃上市時,雙方因爲股權分配產生了矛盾。麥紹棠堅持認爲,陳綺薇是這次合作的大功臣,上市的時候,她應該佔有相當股份,成爲公司的大股東。有關這一點,劉德華沒有意見,但分歧卻在將誰的股權送給陳綺薇。麥紹棠希望雙方都讓出一些股權,劉德華擔心如此一來,自己的股權被削弱,從而在公司失去話事權,不肯同意。
  此外,中建收購中建數碼的殼資源時,在內部發售認股權。劉德華被麥紹棠等人說動,認購了4000萬股中建數碼的認股權,認購價每股一角錢,劉德華爲此出資400萬元。不久,這部分股權可上市流通,劉德華看了看市價,大喜過望,股價竟然穩穩地站在一元以上。也就是說,他不久前投資下去的400萬,目前市值已經超過了4000萬,暴漲10倍。劉德華迅速將這些股票出手,扣除成本以及各項費用,仍然賺了3000多萬。
  很快,劉德華後悔了,因爲中建數碼的股價還在暴漲。他忍了一段時間,忍耐不住,跑去市場追買中建數碼。他不僅自己追買,而且動員家人朋友一起買,並且頗爲豪爽地對他們說,由他來保底。豈知這些人剛剛入市,網絡泡沫便破了,股價一路下滑。結果,劉德華虧進去了一大筆錢。
  麥紹棠的目的,原本是想借助天幕進行資本運作。那是一塊大肥肉,有了這塊肥肉,天幕公司拍電影等主業務,他基本可以不聞不問。劉德華則全力以赴,希望藉此機會再一次在電影市場上大展拳腳。天幕公司東山再起後的第一部電影是《阿虎》。這部電影比91版《神鵰俠侶》更爲成功,影片尚未上市,版權賣給外埠,合約資金便已經是2600萬,投入已經全部收回。而公映之後的香港市場,又獲得2200萬的票房收入,在劉德華百部電影香港總票房榜上,名列第16位。
 
麥紹棠在股市上虧了錢,這才發現電影市場仍有可爲,自然開始轉變,對公司的控制也開始緊了起來。如此一來,他和劉德華,便在許多方面產生了矛盾。尤其是劉德華早在1994年就曾對無線藝員舞蹈班的朋友承諾過,要投拍一部與舞蹈和勵志有關的電影。現在,他手中有了錢也有了權,加上街舞極爲流行,他便開始兌現這一諾言,計劃投拍《給他們一個機會》。
  應該說,這個電影選題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具體操作的時候,劉德華摒棄了他一貫的商業運作模式,強調勵志而忽視了商業性。這部影片,最終導致了票房慘敗,也加深了他和中建之間的矛盾。
  2002年1月,劉德華和天幕公司的經紀人契約期滿,中建方面,希望劉德華仍以原約續約,劉德華不幹。劉德華不同意,自然有他的原因,自從他自己當了老闆,多年來,他的身價一直未升,目的是爲了使得公司的經營成本降低,在這方面,他做出了很大犧牲。兼之和中建高層發生矛盾,連帶他和他的朋友經濟上受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爲了阻止劉德華和其他公司簽約,中建電訊以天幕大股東身份,分別致電香港的一些製作公司,包括無線電視、中國星、星藝影畫、公益金等,通知對方不能邀請劉德華拍戲及作演唱會演出,否則會收到禁制令。
  劉德華憤怒了,於6月初公開表示,已經通過法律途徑向天幕追討1500萬港元的欠薪。兩個星期後,中建電訊做出反擊,向包括劉德華在內的3名被告追索高達1億5360萬港元的違約賠償,另申請禁制劉德華替其他同業演出任何與該公司競爭的業務或於影院、電視播放的歌曲及影視表演。此舉等於全面禁止劉德華的演藝事業,也表明了劉德華和中建電訊的全面破裂。
  而劉德華計劃於下半年演出5部電影,包括《功夫男女》、《頭文字D》、《風雲之再見無名》等,每部片酬約800萬港元,另有一張華語唱片和一張粵語唱片推出,預計兩張唱片在香港以及東南亞市場可獲500萬收入。此外,他還有4個廣告,每個廣告約有700萬收入。如若中建電訊的禁制令成功,劉德華將會有超過7000萬元的經濟損失。
  消息傳出之後,劉德華所有的歌迷影迷都替他擔心,劉德華對此卻穩如泰山。2002年6月19日上午,劉德華按照預定行程前往臺灣爲唱片《美麗的一天》做宣傳,許多歌迷趕去機場,既爲他送行,又爲他打氣。記者問他是否擔心中建的官司,他反問記者:“擔心什麼呀?”到達臺灣後,他更是被大批記者包圍。劉德華表示,他對此訴訟絲毫不擔心,因爲天幕是他本人的公司,中建電訊只是他的合作伙伴。他否認自己曾經損害過天幕的利益,更否認自己違約,只是強調,天幕欠他約1500萬酬金已經3個月,他進行追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6月23日,劉德華更是高調出場,和張衛健一起簽約×××新成立的加際娛樂有限公司。劉德華和加際簽署了兩年出50首歌和經紀人合約,張衛健則簽了兩年經紀人合約。同時,他無視中建申請的禁制令,宣佈將於12月舉行免費招待歌迷會。這次活動,林建嶽、王晶、劉偉強以及3家電視臺高層出席。他們以行動表示自己不會將禁制令一事放在眼裏,仍然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劉德華。
  8月,中建電訊再次入稟法院,禁止劉德華在電影《無間道》中的拍攝工作。
  其間,麥紹棠在一次記者會上聲稱,中建公司對劉德華採取法律行動一事,完全是公事,他和劉德華本人並無恩怨,只是追究劉德華身爲股東及擔保人角色的責任問題,他們現在仍然是朋友。麥紹棠說,只要劉德華依照舊約再簽約,一切事情便都迎刃而解。他表示,當初中建入股天幕,投入了1億元資金,當初談妥的重要條件之一,便是同等條件下的優先續約權。但兩年的經紀人約滿後,劉德華卻提出了更爲優厚的續約條件,雙方多次商談都未能達成一致。言語之間語氣似已有所緩和。
  在後來的幾個月時間裏,這場官司雖然牽動着華迷們的心,表面上倒也未再起波瀾。直到11月中旬,劉德華和中建公司分別登報發表聲明。劉德華表示已經購回對方所持有的天幕股份,中建方面也確認已經出售天幕股份,聲明“此交易屬商業決定,與個別人士無關,以後劉德華及天幕與第三者之債務糾紛,均與中建無關”。
  至此,這場全面封殺官司,才告一段落。

加際娛樂蜜月難續
 
劉德華畫傳

每次成功都是一個新的驛站,每個驛站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每個起點都有一個新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星途上最美的綴點……
  劉德華和加際娛樂簽約,一次新的蜜月開始了。
  不同的是,劉德華和麥紹棠之間,缺乏足夠的感情基礎,那段“婚姻”屬於一個先天不
足的早產兒。而劉德華和加際娛樂的老闆伍曼英,屬於“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情感基礎可謂極其深厚。
  當年,劉德華×××華星唱片公司,伍曼英便是華星的高級職員。在華星決策層,劉德華是備受冷落,但他畢竟是年輕的帥哥,自然大受女士們的青睞,此間交下了許多朋友,且大多都是女性,諸如梅豔芳、伍曼英等。這些情感上的撫慰,令劉德華受益匪淺,日後劉德華髮達了,自然不會忘掉當年這些曾施與感情的人。
  伍曼英對劉德華雖然極爲欣賞,亦曾有計劃要大力栽培他,但事與願違,身爲當時華星高層的伍曼英,因爲身體狀況無法再繼續工作,後來因爲換腎,更是退出演藝事業圈,移民新加坡休養。伍曼英所患的病屬於重病,通常都難以維持多年生命。她的丈夫意識到隨時可能和她永別,便結束了自己的工作,帶着她四處旅遊,只願她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能夠快樂無悔。旅行中,丈夫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他擔心她有一天會突然離去,因此,吃飯的時候,常常會擔心某一天身邊不再有她,只留下自己一個人進餐。睡覺的時候,又擔心某一天醒來時發現,妻子永遠都無法再睜開眼睛。內心的煎熬越重,對未來的無望越深,對她的愛也更加的濃厚。這是一段類似於電影小說情節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但慶幸的是,與電影小說中那種通常的悲劇結局不同,這是一個喜劇結局,伍曼英的身體,竟然一天天好了起來。
  病癒後的伍曼英,始終解不開和唱片所結下的緣分,於2000年重返香港,再入娛樂圈,在李小麟和劉德華等人合作的天中娛樂公司任職。因此,伍曼英和劉德華,前緣再續,關係日益密切。
  合作初期,可以用四個字形容:甜甜蜜蜜。
  無論如何,在劉德華與加際娛樂的簽約之後,劉德華製作的第一張唱片是《美麗的一天》,主打歌《練習》,講的正是伍曼英患病,丈夫照顧他的故事,一個極其感人的愛情故事。劉德華錄歌的時候,伍曼英去探班,一看到歌詞,立即感動得哭了起來。後來,劉德華開始演唱,剛唱了幾句,伍曼英再一次激動,流下熱淚。後來根據這個故事拍成MTV,因劇情感人,加上劉德華出色的表演,將伍曼英丈夫一角,演得出神入化。導演將其剪成兩集,可伍曼英至今未看完第二集,因爲每次看第一集的時候,就已經哭成了淚人,根本無法再看下去。
  除了唱片賣得火爆,劉德華還和加際合作創辦“加際星藝高校”,由劉德華親自出任訓導主任一職。
  但蜜月期維持了不到一年,矛盾出現了。
  2003年11月,按照計劃,劉德華應推出國語大碟《大人的情歌》,但負責唱片發行的加際娛樂卻將發行工作無限期壓後,因此,傳出劉德華和加際娛樂出現矛盾的消息。僅僅一個月後,由劉德華、黎明、梁朝偉等六大影帝攜手合作的電影《無間道Ⅲ》,主題曲由劉德華創作,並且親自邀請黎明和他合唱,以證實多年來傳言兩人不和並非事實。豈料到最後,劉德華並沒有唱這首歌,頂替他演唱的是李克勤。
  記者就此事採訪劉德華,劉德華說,他不清楚有什麼問題出現,公司從沒有講過不讓他去唱這首歌,他們只表示如果他要唱的話,就有很多問題要事先解決。劉德華說,他是加際旗下的簽約歌手,會尊重公司的決定,如果大家有問題,最好直接問唱片公司,他也希望公司給出一個理性的答案。記者因此向伍曼英查問此事,她說,這可能是電影公司的宣傳方法,與唱片公司無關。電影公司認爲自己擁有這首歌的版權,就有權不讓片中的演員去唱。記者向寰亞電影公司求證,電影公司回答說,他們絕對不會以這種低俗的手法來宣傳電影。大家各執一詞,但也還沒有鬧到惡語相向的地步。
  最初,事件雙方似乎都不願出現完全翻臉的局面,但到了2004年1月7日,顯然因爲已經無法轉圜,由劉德華的父親劉禮以及好友餘偉國擔任董事的濠佳製作公司向法院遞交一紙訴狀,向加際娛樂追討超過120萬元貸款及利息。據稱,上年10月15日按加際娛樂要求借出120萬元,但至今並未清還,因此追討。
  這顯然是劉德華向加際全面清算的第一步,僅僅半個月後,一家註冊於英屬×××島的離岸公司通過代理人劉德華要求與加際娛樂終止合約,並申請禁制令,禁止加際娛樂再出版侵犯其版權的唱片,及交出所有母帶,索賠金額高達千萬元。
  有關人士透出的消息稱,劉德華和加際確實簽下合約,把部分歌曲版權籤給加際作爲精選碟之用,但附加條件是必須在雙方同意下才可推出。但是,加際推出《劉德華經典重現》唱片,並沒有取得劉德華的書面認可,因此,劉德華再次訴諸法律。
  劉德華的唱片監製李安修組成的臺灣大耳牛製作公司同時提出訴訟,追討300多萬元的製作及宣傳費尾數。

         到了2004年1月25日,大年三十,加際開始反擊。他們前往法庭反訴,稱劉德華及其公司違約,要求賠償損失,申請劉德華交代走埠登臺的收入賬目;控告臺灣大耳牛演藝經紀公司及其總經理李安修,指其違反合約給加際造成經濟損失;同時申請禁制令,阻止餘偉國及濠佳追討一筆220萬元的款項。
  兩天後,餘偉國提出了更爲嚴厲的控訴,向法院申請加際清盤償債。
  2月,更傳出劉德華面臨破產的傳聞。
  此消息一出,有記者問曾志偉,劉德華破產是否是真。其時,劉德華正拍由曾志偉監製的新戲《江湖》,曾志偉付給劉德華的片酬是1000萬港元。這是劉德華的片酬第一次升至千萬元,卻被爆出劉德華破產傳聞的那家媒體說成是劉德華向曾志偉借千萬元救急。曾志偉聽說過大笑,說,劉德華需要我救他?他救我還差不多。劉德華也說,不知這消息從何而來。他說,曾志偉是他的福星,他的片酬第一次突破百萬港元,正是曾志偉監製的《神行太保》,現在在片酬上再加一位數的,又是曾志偉。他還開玩笑說,將來再將片酬加一個零,肯定還是曾志偉。
  李小麟也表示,劉德華和加際娛樂只是一種簽約關係,不參與管理。因此,所謂劉德華管理加際不善導致破產一說,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這麼多年來,劉德華賺錢無數,經營管理才能自不在話下,當然也完全不存在破產一說。
  其實,稍稍有點商業頭腦的人便知道,劉德華雖然打了多場官司,數次傳出虧損或者是賠錢新聞,實際上,他從未動過本人的資產。1995年虧損4000萬,其中一部分由陳嵐替他付了,這是一筆以戲頂債性質的“貸款”。即使是在90年代初,劉德華一年的收入,也在數千萬元。到了本世紀初,年收入更是高達7000萬元以上。連報道劉德華瀕臨破產的那家媒體也不得不承認,2002年的那場官司,最終由林建嶽出款買下中建手中的天幕股份。可見劉德華自己並未掏錢,即使有損失,也不會傷筋動骨。和加際娛樂的官司,同樣在2005年初庭外和解。
  新世紀開始的幾年中,廣告收入唱片收入不算,僅由天幕公司製作的幾部電影票房收入,就是一個天文之數。僅以香港票房爲例,《孤男寡女》3500萬,《阿虎》2300萬,《決戰紫禁之巔》2130萬,《全職殺手》2560萬,《瘦身男女》4040萬,《愛君如夢》1770萬,《嚦咕嚦咕新年財》1900萬,《老鼠愛上貓》1400萬,《無間道》5500萬。香港票房較差的是《藍血人》,只有900餘萬元的票房。這些主要是2000年至2003年的影片,香港的總票房,已高達2.6億元。
  正因爲如此,纔有人說,其實,劉德華的身家,比成龍都富有許多,只是擔心被綁架,不敢露富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