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泥:apache性能測試工具ab的應用

本文首發於爛泥行天下

網站性能壓力測試是服務器網站性能調優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環。只有讓服務器處在高壓情況下,才能真正體現出軟件、硬件等各種設置不當所暴露出的問題。

性能測試工具目前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ab、http_load、webbench、siege。今天我們專門來介紹ab。

ab是apache自帶的壓力測試工具。ab非常實用,它不僅可以對apache服務器進行網站訪問壓力測試,也可以對或其它類型的服務器進行壓力測試。比如nginx、tomcat、IIS等。

下面我們開始介紹有關ab命令的使用:

1、ab的原理

2、ab的安裝

3、ab參數說明

4、ab性能指標

5、ab實際使用

6、測試nginx性能

一、ab的原理

ab是apachebench命令的縮寫。

ab的原理:ab命令會創建多個併發訪問線程,模擬多個訪問者同時對某一URL地址進行訪問。它的測試目標是基於URL的,因此,它既可以用來測試apache的負載壓力,也可以測試nginx、lighthttp、tomcat、IIS等其它Web服務器的壓力。

ab命令對發出負載的計算機要求很低,它既不會佔用很高CPU,也不會佔用很多內存。但卻會給目標服務器造成巨大的負載,其原理類似CC***。自己測試使用也需要注意,否則一次上太多的負載。可能造成目標服務器資源耗完,嚴重時甚至導致死機。

二、ab的安裝

ab的安裝非常簡單,如果是源碼安裝apache的話,那就更簡單了。apache安裝完畢後ab命令存放在apache安裝目錄的bin目錄下。如下:

/usr/local/apache2/bin

clip_p_w_picpath001

如果apache 是通過yum的RPM包方式安裝的話,ab命令默認存放在/usr/bin目錄下。如下:

which ab

clip_p_w_picpath002

注意:如果不想安裝apache但是又想使用ab命令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安裝apache的工具包httpd-tools。如下:

yum -y install httpd-tools

clip_p_w_picpath003

查看ab是否安裝成功,可以切換到上述目錄下,使用ab –V命令進行檢測。如下:

ab -V

clip_p_w_picpath004

如果ab安裝成功,通過ab –V命令則會顯示ab的相迎版本,如上圖示。

注意以上是在linux平臺下進行安裝的,如果是windows平臺下,我們也可以下載對應的apache版本進行安裝。

目前apache最新版2.4.10,apache官網已經沒有windows下載的版本。但是我們可以下載apache官網提供的集成軟件包,如下:

clip_p_w_picpath005

三、ab參數說明

有關ab命令的使用,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命令進行查看。如下:

ab --help

clip_p_w_picpath006

下面我們對這些參數,進行相關說明。如下:

-n在測試會話中所執行的請求個數。默認時,僅執行一個請求。

-c一次產生的請求個數。默認是一次一個。

-t測試所進行的最大秒數。其內部隱含值是-n 50000,它可以使對服務器的測試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總時間以內。默認時,沒有時間限制。

-p包含了需要POST的數據的文件。

-P對一箇中轉代理提供BASIC認證信任。用戶名和密碼由一個:隔開,並以base64編碼形式發送。無論服務器是否需要(即, 是否發送了401認證需求代碼),此字符串都會被髮送。

-T POST數據所使用的Content-type頭信息。

-v設置顯示信息的詳細程度-4或更大值會顯示頭信息,3或更大值可以顯示響應代碼(404,200等),2或更大值可以顯示警告和其他信息。

-V顯示版本號並退出。

-w以HTML表的格式輸出結果。默認時,它是白色背景的兩列寬度的一張表。

-i執行HEAD請求,而不是GET。

-x設置<table>屬性的字符串。

-X對請求使用代理服務器。

-y設置<tr>屬性的字符串。

-z設置<td>屬性的字符串。

-C對請求附加一個Cookie:行。其典型形式是name=value的一個參數對,此參數可以重複。

-H對請求附加額外的頭信息。此參數的典型形式是一個有效的頭信息行,其中包含了以冒號分隔的字段和值的對(如,"Accept-Encoding:zip/zop;8bit")。

-A對服務器提供BASIC認證信任。用戶名和密碼由一個:隔開,並以base64編碼形式發送。無論服務器是否需要(即,是否發送了401認證需求代碼),此字符串都會被髮送。

-h顯示使用方法。

-d不顯示"percentage served within XX [ms] table"的消息(爲以前的版本提供支持)。

-e產生一個以逗號分隔的(CSV)文件,其中包含了處理每個相應百分比的請求所需要(從1%到100%)的相應百分比的(以微妙爲單位)時間。由於這種格式已經“二進制化”,所以比'gnuplot'格式更有用。

-g把所有測試結果寫入一個'gnuplot'或者TSV(以Tab分隔的)文件。此文件可以方便地導入到Gnuplot,IDL,Mathematica,Igor甚至Excel中。其中的第一行爲標題。

-i執行HEAD請求,而不是GET。

-k啓用HTTP KeepAlive功能,即在一個HTTP會話中執行多個請求。默認時,不啓用KeepAlive功能。

-q如果處理的請求數大於150,ab每處理大約10%或者100個請求時,會在stderr輸出一個進度計數。此-q標記可以抑制這些信息。

四、ab性能指標

在進行性能測試過程中有幾個指標比較重要:

1、吞吐率(Requests per second)

服務器併發處理能力的量化描述,單位是reqs/s,指的是在某個併發用戶數下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請求數。某個併發用戶數下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的最大請求數,稱之爲最大吞吐率。

記住:吞吐率是基於併發用戶數的。這句話代表了兩個含義:

a、吞吐率和併發用戶數相關

b、不同的併發用戶數下,吞吐率一般是不同的

計算公式:總請求數/處理完成這些請求數所花費的時間,即

Request per second=Complete requests/Time taken for tests

必須要說明的是,這個數值表示當前機器的整體性能,值越大越好。

2、併發連接數(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

併發連接數指的是某個時刻服務器所接受的請求數目,簡單的講,就是一個會話。

3、併發用戶數(Concurrency Level)

要注意區分這個概念和併發連接數之間的區別,一個用戶可能同時會產生多個會話,也即連接數。在HTTP/1.1下,IE7支持兩個併發連接,IE8支持6個併發連接,FireFox3支持4個併發連接,所以相應的,我們的併發用戶數就得除以這個基數。

4、用戶平均請求等待時間(Time per request)

計算公式:處理完成所有請求數所花費的時間/(總請求數/併發用戶數),即:

Time per request=Time ta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Concurrency Level)

5、服務器平均請求等待時間(Time per request: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計算公式:處理完成所有請求數所花費的時間/總請求數,即:

Time taken for/testsComplete requests

可以看到,它是吞吐率的倒數。

同時,它也等於用戶平均請求等待時間/併發用戶數,即

Time per request/Concurrency Level

五、ab實際使用

ab的命令參數比較多,我們經常使用的是-c和-n參數。

下面我們就實際進行操作下,首先新建一個虛擬主機a.ilanni.com。如下:

cat /etc/httpd/conf/httpd.conf|grep -v ^#|grep -v ^$

clip_p_w_picpath007

mkdir -p /www/a.ilanni.com

echo '<?php phpinfo();?>'>/www/a.ilanni.com/index.php

cat /www/a.ilanni.com/index.php

clip_p_w_picpath008

虛擬主機新建完畢後,我們來啓動apache,並訪問虛擬主機a.ilanni.com。如下:

wget http://a.ilanni.com

clip_p_w_picpath009

clip_p_w_picpath010

虛擬主機a.ilanni.com創建完畢後,我們現在就來測試apache的性能。使用如下命令:

ab -c 10 -n 100 http://a.ilanni.com/index.php

-c10表示併發用戶數爲10

-n100表示請求總數爲100

http://a.ilanni.com/index.php表示請求的目標URL

這行表示同時處理100個請求並運行10次index.php文件。

clip_p_w_picpath011

通過上圖,測試結果也一目瞭然,apache測試出的吞吐率爲:Requests per second: 204.89[#/sec](mean)。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信息,需要說明下,如下:

Server Software表示被測試的Web服務器軟件名稱。

Server Hostname表示請求的URL主機名。

Server Port表示被測試的Web服務器軟件的監聽端口。

Document Path表示請求的URL中的根絕對路徑,通過該文件的後綴名,我們一般可以瞭解該請求的類型。

Document Length表示HTTP響應數據的正文長度。

Concurrency Level表示併發用戶數,這是我們設置的參數之一。

Time taken for tests表示所有這些請求被處理完成所花費的總時間。

Complete requests表示總請求數量,這是我們設置的參數之一。

Failed requests表示失敗的請求數量,這裏的失敗是指請求在連接服務器、發送數據等環節發生異常,以及無響應後超時的情況。如果接收到的HTTP響應數據的頭信息中含有2XX以外的狀態碼,則會在測試結果中顯示另一個名爲“Non-2xx responses”的統計項,用於統計這部分請求數,這些請求並不算在失敗的請求中。

Total transferred表示所有請求的響應數據長度總和,包括每個HTTP響應數據的頭信息和正文數據的長度。注意這裏不包括HTTP請求數據的長度,僅僅爲web服務器流向用戶PC的應用層數據總長度。

HTML transferred表示所有請求的響應數據中正文數據的總和,也就是減去了Total transferred中HTTP響應數據中的頭信息的長度。

Requests per second吞吐率,計算公式:Complete requests/Time taken for tests

Time per request用戶平均請求等待時間,計算公式:Time to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Concurrency Level)。

Time per requet(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服務器平均請求等待時間,計算公式:Time taken for tests/Complete requests,正好是吞吐率的倒數。也可以這麼統計:Time per request/Concurrency Level。

Transfer rate表示這些請求在單位時間內從服務器獲取的數據長度,計算公式:Total trnasferred/ Time taken for tests,這個統計很好的說明服務器的處理能力達到極限時,其出口寬帶的需求量。

Percentage of requests served within a certain time(ms)這部分數據用於描述每個請求處理時間的分佈情況,比如以上測試,80%的請求處理時間都不超過6ms,這個處理時間是指前面的Time per request,即對於單個用戶而言,平均每個請求的處理時間。

六、測試nginx性能

第五步測試了apache的性能,現在我們來測試nginx的性能。

首先配置nginx的虛擬主機,如下:

cat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grep -v ^#|grep -v ^$

clip_p_w_picpath012

虛擬主機配置完畢後,我們現在訪問虛擬主機。如下:

wget a.ilanni.com

clip_p_w_picpath013

clip_p_w_picpath010[1]

注意該虛擬主機與apache的虛擬主機是同一個,而且請求的是同一個頁面。

使用如同apache同樣的命令進行測試nginx,如下:

ab -c 10 -n 100 http://a.ilanni.com/index.php

結果如下:

clip_p_w_picpath014

通過上圖,測試結果也一目瞭然,nginx測試出的吞吐率爲:Requests per second: 349.14[#/sec](mean)。

對比apache請求該頁面的吞吐率,發現nginx吞吐率就是要比apache高。根據前面我們提到的性能指標Requests per second吞吐率越高,服務器性能越好。

這也證明了nginx性能確實比apache性能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