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CWDM是20nm的波長間隔-FlyinFiber

在100G CWDM4光模塊中,四個波長是1271/1291/1311/1331nm.

5G前傳彩光模塊,是CWDM6,1271,1291,1311,1331,1351,1371nm,六個波長,還有12波、18波的彩光模塊,好多需求都提出20nm波長間隔的要求。

 

問題1:“爲什麼是20nm波長間隔”

回答: ITU-T 694.2標準定義的。

問題2:問“爲什麼標準會這麼定義?有什麼特殊考慮嗎?”

這個問題就挺有意思了 .

首先,激光器是個溫度敏感型器件,波長會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按照現在常用的1310/1550nm 光通信波段,DFB諧振,多量子阱的設計,激光器的波長漂移速率爲:0.08-0.1 nm/℃

WDM,叫波長複用,光纖在自己的通信波段範圍內,每隔一段波長劃出一個通信通道,實現一根光纖傳輸好多通道,來實現總容量的提升,光纖波段劃分可以劃的很窄很密集,也可以劃的很寬。一旦劃定,這就是標準,要求光模塊中發射端波長得限定在所劃的通道範圍內.

 

如果波長間隔劃的很密,那激光器的輸出波長就得看緊,別超出範圍,比如工作溫度不能變化太大,否則就會讓波長溢出,可矛盾的是光模塊必須得有一個寬的工作範圍,比如0-70℃,比如-40~85℃

模塊工作在寬溫範圍,激光器不能工作在寬溫範圍,就需要給激光器設立一個單獨的空調房,裏邊放上TEC熱電製冷

光模塊工作在冬天,那TEC就給激光器房間加熱,穩定波長

光模塊工作在夏天大太陽底下,那TEC就給激光器房間製冷,穩定波長

激光器的那個房間,可以是TOcan,也可以是BOX.

反過來,如果不想給激光器加TEC做恆溫環境,主要是想省錢,OK,那就任由波長隨着溫度而動盪,對系統端來說,需要把光纖的傳輸波長劃的寬一些,去容忍激光器的波長變化。

0-70度,DFB激光器波長漂移大約在6-7nm

-40~85度,波長漂移大約在10-13nm

再考慮一些生產容差,OK,限定於20nm是比較合適的,既能達到省錢不用TEC的目的,也不至於太寬,浪費光纖的傳輸波段。

這就是爲什麼CWDM是20nm的波長間隔的原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