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原理學習(第一週)_操作系統概述

1.爲什麼要有操作系統:①硬件難用,只能識別0和1;②爲了覆蓋硬件

 

2.CPU 心臟      操作系統 大腦、控制中心

 

3.what is an Operating System ?

it is a program that manages the computer hardware

硬件上的第一層軟件,是對硬件的首次擴充,其他軟件運行的基礎。

 

4.①hardware 硬件    CPU,memory,I/O devices  提供基本運算資源

②operating system  在各種應用程序和用戶之間控制與協調對硬件的使用。

③application programs 應用程序  定義解決用戶問題的資源使用方式

④users 用戶

 

5.操作系統的目標   執行用戶程序並使用戶問題更易解決,使計算機系統更易使用,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使用硬件。

 

6.其他關於operating system的定義

Resource Allocator資源分配者

Control Program 控制程序

Kernel內核  全時運行的一個程序,其他的都是應用

 

7.總結操作系統的作用:計算機硬件、軟件資源的管理者;用戶使用計算機、軟件的接口。

 

8.操作系統的發展:

1946-1955 無操作系統  真空管時代

1955-1965 批處理系統 晶體管時代

1965-1980多道程序設計 集成電腦時代

1980-至今 分時系統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Time-Sharing Systems分時系統

Real-Time Systems實時系統

Embedded Systems嵌入式系統

Parallel Systems 並行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s分佈式系統

 

9.單道批處理

順序性 單道性(每次處理只有一道程序) 自動性

CPU和I/O忙閒不均

 

10.多道程序批處理系統   通道   中斷

提高資源利用率

CPU在內存的多個作業中切換,多通道通過組織作業使CPU總在執行其中一個作業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特點:多道性  無序性  調度性   (併發執行)

優點:①資源利用率高  ②系統吞吐量大

缺點:①無交互能力  ②作業平均週期長

 

多道程序對OS的要求:①存儲管理 ②CPU調度  ③資源競爭與共享  ④設備分配 ⑤系統提供I/O程序 ⑥文件管理

 

11.分時系統 Time-Sharing System 

通常按時間片(time slice)分配,各個程序在CPU上執行的輪換時間。

分時系統-交互式計算:

①作業直接進入內存,每個作業只允許很短的時間

②分時技術:把CPU的響應時間分成若干大小相等(或不等)的時間單位,成爲時間片,每個終端用戶獲得CPU後開始運行。當時間片到期,用戶程序暫停運行,等待下一次的運行。

 

特點:人機交互性好;共享主機(多個用戶同時使用)

①多路性  ②獨佔性  ③交互性(最主要) ④ 及時性

 

12.在分時系統的基礎上,操作系統的發展開始出現分化:實時系統、通用桌面系統、網絡系統、分佈式系統。

 

本文知識以及部分圖片來源:慕課_操作系統原理_田麗華

網址: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XJTU-1003409001?tid=1206408203#/learn/conten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