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的後續優化如何落地

在面向B端的產品中,部分軟件公司對於產品的研發,是想要建立一套行業解決方案。因爲是想解決行業的問題,軟件的研發週期,需求收集都耗時較長。尤其是在產品研發後,一些需求的傳遞就沒有ToC迅捷,某項產品功能在初始研發時是滿足市場需求的,但經過一定週期再來分析時,這個需求可能就“淘汰”了。

此時,爲了做好產品功能優化,更好地服務於客戶就要在產品部分功能落地後進行調整,而我們提出『產品改進』這一產品,用於對B端產品改進需求、實際開發調整的管理。

產品改進業務

產品改進是什麼

產品改進是指在產品上線後,用戶反饋的一些改進建議,或是灰度測試暴露的“小問題”,需要單獨拎出時間來進行討論、研究以來對產品進行改進調整優化的產品使用需求,其中部分改進需求甚至會延展爲一個新的獨立項目。將這些需求進行評判、開發、以及後期的上線版本控制

需求管理是什麼

整個需求的管理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包括原始需求、分析需求、必要需求等等,劃分的類別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五花八門,具體的不再贅述,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有各種大牛解答。但是,在這些劃分的背後都圍繞一個目的:

產品的開發方向,產品要實現哪些功能。

二者異同點

產品改進是整個後期產品線調整的總概,需求管理僅是其中之一。二者都是對實際產品業務需求的管理,只是產品改進更偏向於產品投入線下後的使用改進,而需求管理則是產品落地前後都具備的。

爲什麼要有產品改進

在敏捷開發的模式下,產品的開發工作也是存在“蜜月期”的:

在產品開發完成的前一週,直到產品落地的後一週,在這期間項目組成員方便跟進產品調整,“改得及,改得快"。

但是過了這個“蜜月期”,若是開發成員手頭又開展了其他工作,就可能產生兩個問題:

  1. 之前業務代碼會看起來“生疏“——消耗一定時間成本去熟悉
  2. 一些業務概念也不如初始開發時那麼清晰——盲目地直接更改可能產生新業務缺陷

額外一點,在公司層面,覈算人工成本時,難以界定其ROI。而且某些需求是零散的。例如:部分客戶提出來A業務要增加一個功能,B功能模塊希望整合到C裏。而『產品改進』主要功能就是,將零散的需求收集在一起,進行統一查看,將這些產品業務方面的調整單獨羅列出來,作爲一定工作時間內的開發工作,既是某次『產品迭代』的內容,也是個人待辦的列表。

落地方法

瞭解了產品改進的業務以及來源情況,下面就是『產品改進』的相關落地方法。

整個『產品改進』業務分三個部分進行考慮:

  • 事前討論
  • 事中監督
  • 事後反饋

遵循如下流程:

涉及到角色:需求提出者、產品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

事前討論

可以具有一個需求池,一些用戶反饋的需求,或產品經理“拍腦袋”想到的內容,統統丟在這個池子裏,這一部分可以叫做『需求管理』。然後,定期定員召開需求評審會,也就是所謂“事前討論”,在實際動手前,大家坐在一起商討評審三方面信息:

  1. 哪些需求可以滿足 (What)
  2. 這些需求交由誰處理 (Who)
  3. 初步地規劃怎樣處理 (How)

所謂定期,可以是每月或每段週期內的某個固定時間點,例如每月的1號,也可以是每次版本迭代後。

定員:一般是相關產品線的負責人,需求的提出者,相關技術人員。

事中監督

產品改進這個模塊,最終落地到工作上其實是對產品功能的新開發或是調整。所以,產品改進落實下來就是功能改進的管理。

當一個需求被判定爲需要滿足後,就要對這個實際需求進行細分化地處理。一個需求在經過分析設計後,可能拆分爲N種實際落地的功能,這一點我在《服務於敏捷開發的項目文檔》中提到過。

爲了更好地瞭解某個開發的進度,可以用『功能管理』將其管理起來。注意這裏的管理的基本都是單一的功能點,若是一個需求可以作爲一個模塊或項目,那應該是進入到一個新項目中。

功能管理:用於管理某次產品迭代時要增加或修改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就是監控相關需求實際執行的完成進度。主要三類角色參與:產品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可以利用看板的形式來進行管理,各個狀態和相關人員的工作。

其中一個功能的狀態變化情況如下:

事後反饋

當一個需求被滿足後,需要將其反饋出去。主要是兩種:

  1. 信息通知需求提出者
  2. 版本公告

在『功能管理』的【產品確認】時就可以通過通訊類工具通知原始需求提出者,以來達到正向反饋。然後在『產品迭代』進行【確認發佈】操作時,可以和公告進行關聯,以此來告知公司內部其他成員此次版本的內容,以及明確的真正的上線時間。

正向的整體流程大致爲下:

正向裏『產品迭代』是最後建立的,對於要迭代的內容,是手動從『功能管理』中挑揀的。

而要是想用『敏捷』的方式管理,操作流程是反向的:

首先確立好某次『產品迭代』時限,然後拉出需求池判定需求,將相關需求分派下去,創建『功能』工作項時和『產品迭代』進行關聯(相當於把這些工作項歸併到某個衝刺裏),然後再在『產品迭代』的確認發佈時,將未完成的『功能』工作項進行移動到下一『產品迭代』。

總結

產品改進實際運用的也是敏捷開發的模式,定時定量,將一次『產品迭代』作爲一個衝刺,監督其過程,明確其結果。

不同公司的具體開發流程會有差異,以上愚論僅作參考。任何東西都有個性化的一面,就像加勒比海盜裏說的那樣

法典只不過是一些指導,它並不是必須遵守的規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