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Linux(Ubuntu18.04)必須要知道的事情!

1、爲什麼要入Ubuntu?
越早入Linux越好,非科班的人更要努力(有時感覺累成?)。Ubuntu更能夠銜接脫坑Windows帶來的不適感。別在虛擬機上裝Linux。

2、怎麼給磁盤分區?
我使用的uefi+gpt模式(現在的主板大多支持),並不是bios+mbr模式。選擇原因無外乎:支持大於2.2T的硬盤容量;啓動更快;更安全。

/efi系統分區(bios+mbr是/boot分區,所以你選uefi+gpt模式是不要/boot的,網上文章大多害人);swap交換分區;/根目錄;/usr分區(Unix system sources);/usr/local分區;/var分區;/opt分區;/home分區。

既然是uefi+gpt模式就沒有主分區與邏輯分區的區分,全部是主分區。/usr分區,相當於C:/Windows,系統級目錄,但是我安裝本地dep(相當於setup.exe,安裝程序),有的也會安裝在此目錄下;/usr/local分區,相當於C:/program file/,用戶級目錄,安裝本地dep也有可能在此目錄下比如/usr/local/bin生產二進制文件,一般來說都是再次目錄下儲存編譯源碼得到的程序;/var分區,v儲存不斷變化的日誌文件等,如果要安裝Apache這些東西的話,可能要大一點,Apache的www是對應var/www,var/lib下存放MySQL數據庫文件等。/opt可選分區,手動安裝(不是apt-get和新立得安裝這些)的很多程序都可以安裝在這裏,chrome瀏覽器默認安裝在此目錄。

安裝程序的目錄儘量大一點(usr, usr/local, /opt),home目錄最大。筆者配置128固態硬盤+1T機械硬盤,12G內存:固態硬盤:/efi分區500M,swap分區12G,如果內存很小,比如說4G以下,可能考慮分配雙倍,4G的話1.5倍6G差不多了;根目錄10G,usr與usr/local差不多都是50G。機械硬盤:/var 100G,/opt 200G;剩餘home分區。後期可調,經驗最寶貴,別人只是建議。

3、安裝N卡驅動
真的需要自己裝N卡驅動,不像Windows自帶。默認使用的是集成顯卡,集顯一般沒有顯存,會佔用一部分內存,而且性能一般,比N卡低。所以真的需要裝一個N卡,即使我的N卡垃圾到Geforce930mx都去找了一個,沒辦法沒錢買電腦。去官網下驅動裝,然後百度安裝步驟,不要圖省事,顯卡驅動對不上可能出現無限循環登錄問題,記住官方的纔是標準。(千萬注意!如果你將N卡驅動放在中文目錄下,在文本模式下可能出現�亂碼,所以在文本模式下操作的腳本等儘量放在英文目錄下)。但是手動安裝需要自己安裝nvidia-settings,而且功能殘缺;最好是使用命令ubuntu-drivers devices查看顯卡型號,可能顯示nvidia-driver-390 - distro non-free recommended什麼的,然後在線安裝nvidia-driver-390,這個方式會附帶下載設置界面,功能是完整的。

4、必須要裝的軟件
搜狗拼音,去官網;谷歌瀏覽器,用火狐也行,官網;新立得軟件管理器,apt-get;美化工具gnome-tweaks;狀態欄的資源監視器indicator-sysmonitor等等。

5、必須要卸載的軟件
卸載Amazon,直接去Ubuntu軟件(一個應用程序)卸載。

6、vim和鍵盤輸入不對應
Ubuntu預裝的vim是tinny版,sudo apt-get remove vim-common 刪除,下載完整版sudo apt-get install vim。

7、.bashrc與.profile
這兩中文件網上有很多解釋,不爲爲互聯網增加垃圾了。配置環境變量的時候網上說寫在.profile裏,你tm用的字符界面吧,我每次都要source一遍,每次打開shell(或終端)都會讀取.bashrc文件,所有配置環境變量還是放在這裏吧。

8、快捷鍵
一次三次擊鍵才能呼出終端真不舒服,喜歡打空格鍵的就配置爲Ctrl+space吧。其他也可以自定義,系統有很多默認快捷鍵。

9、待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