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專訪 | 袋鼠雲拖雷:未來十年是數據中臺的黃金年代

B座12樓(以下簡稱“B12”),關注創業和投資的互聯網媒體,精準覆蓋創投圈數十萬粉絲,讓創新得到讚賞。

最近,B12找到拖雷,聊了聊大衆對數據中臺的認知誤區、袋鼠雲的數據中臺“5+1”方法論以及袋鼠雲的生態等,以下爲專訪內容:

 

作者 | B12 · 何言

正文

 

拖雷是誰?

 

陳吉平,花名拖雷,早期就職阿里巴巴,參與組建了阿里巴巴第一代大數據平臺,打造了集團的統一數據標準與數據安全體系。現在,是國內數據中臺領軍企業袋鼠雲的創始人、董事長。

 

杭州5月末的下午,微微西斜的光線穿過落地窗,把辦公室分成明暗兩半。拖雷從深色木質長桌後起身坐到沙發上,着一件科技創業者常見的黑色圓領T恤。創業四年半,關於那個從西藏出發的開頭他講了無數次,而行至此時,當初搖曳的種子已茁然生髮,一片幼林有待成長爲參天大樹。

 

01 數據中臺:“行業認知還沒有統一”

 

2019年科技圈最火的概念,非“數據中臺”莫屬。toC式微,5G加速,產業互聯網波瀾壯闊,數據中臺被視作“未來20年最大的平臺型創業機會”。

 

據艾瑞諮詢《2019年中國數字中臺行業研究報告》,中國數字中臺市場增長勢頭明顯,2018年市場規模爲22.2億元,2019-2022年間將保持72.1%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2022年將達到179.4億元,未來更會成長爲千億級別市場。

 

行業蒸蒸日上之際,爭議也隨之而來。一篇席捲創投圈的熱文《中臺,我信了你的邪》引來無數質疑:數據中臺到底是不是個僞命題?

 

在拖雷看來,誤解的原因在於:行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

 

“數據中臺”概念的引入者阿里巴巴,定義數據中臺是方法論+組織+工具組成的一套系統,通過前期的設計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計算口徑,統一保障數據質量,讓通用計算和數據能沉澱並複用;諮詢機構羅蘭貝格認爲,數據中臺的本質是數據共享、整合和深度分析;同出身阿里的“中臺四傑”(袋鼠雲、奇點雲、新華智雲、數瀾科技),對數據中臺的定義也各不相同……

 

拖雷認爲,完整的數據中臺可以歸納爲“5+1”:

 

5是指“五步法”,它完整闡釋了數據中臺從理念認知、落地建設、到場景應用的戰略部署全流程。

 

第一是「諮詢」,對數據進行盤點,瞭解有哪些數據,能做什麼;

第二是「規劃」,結合數據資源盤點情況,確定實施優先級及行動路線;

第三是「建設」,這部分是“髒活累活”,需要一個可標準化、通用化的PaaS平臺,把數據歸集、清洗、加工、建模,對數據進行“挖礦”;

第四是「應用」,是面向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第五是「運營」,中臺不像從前的應用軟件,不是一錘子買賣,只要數據量還在增加,數據的緯度還在增加,算法就要調整,中臺的建設是個持續迭代的過程,需要在公司內建立數據化運營的組織、機制和流程。

 

實踐這“五步法”,其實離不開隱藏在背後並且貫穿全局的平臺設施,也就是這個“1”,即大數據平臺。

 

袋鼠雲自主研發的“數棧DTinsight”,就是這樣一個大數據平臺,它支持離線計算、實時計算和智能計算等多種大數據計算引擎,覆蓋數據源輸入、批處理、流計算、人工智能算法、數據治理、數據資產管理、數據服務輸出等整個大數據生命週期。

 

“大部分人理解的‘數據中臺’是在場景層和應用層上。”拖雷說,“但整個大數據還處於早期,標準化數據場景並不多。”

 

如果用電來類比的話,現在的應用層還只能造出電燈泡,“就像從蒸汽時期進入電器時代,剛開始造出的電器很醜陋,也很不穩定,也不實用,甚至對比蒸汽時代的機器並沒有質的提升。”但只要一直髮展下去,未來會出現冰箱、電視、洗衣機,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

 

“誤解是怎麼產生的?數據中臺現在就像ERP,在早期做了很多失敗的項目,實際上那些失敗的公司並沒有真正理解數據中臺是什麼。把數據中臺作爲單個的產品或者單個的項目去實施都是不成功的,數據中臺是組織戰略,一定是要持續去做、去迭代。

 

“有些公司CIO買了個產品就以爲做好數據中臺了,實際上阿里的數據中臺從15年到現在還在迭代,設置了專門的CDO去抓這個事情。數據中臺需要從上到下,需要決策者親自去抓,首先需要意識上的轉變,甚至需要組織架構上的配合。”拖雷說。

 

作爲數據中臺最早的入局者之一,袋鼠雲關於數據中臺的“五步法”已經總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甚至專門出版了一本書《數據中臺架構》。拖雷希望,袋鼠雲能夠帶領行業統一認知,破除外界對數據中臺的誤解。

 

 

02 產品定位:做iOS,而不是App

 

“電器”想發展,當然離不開“電網”。袋鼠雲從成立起,就致力於“電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平臺層。袋鼠雲創立伊始就致力於企業級的大數據平臺研發,最終成功打磨出雲原生一站式數據智能中臺PaaS“數棧DTinsight”,成爲行業內少有的PaaS級平臺之一。

 

在拖雷看來,目前市場上的數據中臺企業可以分爲三類:有能力做PaaS級別數據中臺產品的,沒有能力做平臺只能做解決方案的,以及針對特殊需求做專用平臺的。

 

“縱觀整個行業,有能力做平臺的也就四五家。”

 

善於比喻的拖雷這次拉出了手機:PaaS平臺就像安卓、iOS等操作系統,行業裏可能會有四五種;而解決方案類似於手機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需要在相應的“系統”上進行“開發”。

 

因爲有自己的PaaS平臺,袋鼠雲在商業變現上可“橫”可“縱”:

 

“橫”向上,袋鼠雲可以直接向客戶提供平臺能力,以及爲提供方案的合作伙伴賦能;“縱”向上,袋鼠雲可以自己在某一個行業上發力,藉助自己的平臺做到專精,打造行業解決方案。

 

“就像蘋果也會自己做一些應用,像短信、電話;但更重要的是聯合合作伙伴,形成一個生態。”拖雷說。

 

 

在部分行業,袋鼠雲已經形成了一些標杆案例,例如金融領域的中原銀行、華夏銀行、招商證券,文娛領域的西湖景區、良渚景區,大型央企的國家電網、寧波舟山港等;而更廣袤的領域,袋鼠雲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去拓展。

 

例如在北京,合作伙伴數知科技在上層構建面向央企、政府的數據中臺解決方案,袋鼠雲則提供背後的平臺能力;在地產行業,袋鼠雲選擇與雲徙科技聯手,雲徙服務客戶,袋鼠雲提供平臺上的共建。

 

因此,大部分打着“數據中臺”旗號的企業並不是袋鼠雲的競爭對手,反而可能是生態夥伴。而袋鼠雲本身作爲阿里雲生態的一員,其生態發展也是對阿里雲生態的補充。5月,袋鼠雲還獲得了阿里云云原生核心授牌夥伴,攜手共建雲生態。 

 

 

03 做toB:要用互聯網思維

 

從一開始就瞄準通用化、標準化的平臺,而不是細分解決方案,取決於拖雷的判斷。

 

2015年,從阿里“退休”的拖雷當了半年天使投資人,他注意到幾個趨勢:

 

一是和美國相比,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剛剛起步,有着巨大的體量和增長空間;

二是隨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興起,數據量爆炸式增長,數據智能概念應運而生,如何實現數智化轉型成爲所有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拖雷判斷:未來中國的數據智能需求必將迎來高速增長,此類的to B企業服務領域也必將大有所爲。

 

就這樣,“閒不住”的拖雷,拉上阿里的老同事江楓、丁原,毅然投身創業,並定下了方向:向客戶提供數據智能的PaaS產品和服務。

 

當時的中國,雲計算、大數據對很多傳統B端企業還是極其陌生的詞彙。選擇toB,就意味着選擇了一條更慢、更艱難的道路。

 

但拖雷願意付出耐心:“B的背後還是人,而人的思維可以轉變。阿里做B2B的時候,馬老師一定要做社區,就是因爲馬老師認識到,B後面是一個個商家、個人,要讓大家分享、溝通、交流。”

 

2017年,袋鼠雲最先提出“數據智能”概念,並且發佈了數據智能系列品牌宣傳,但是“很多人基本看不懂。”到2019年,“數據中臺一下就火了,大家明白了做數據中臺就能實現智能,所以2019年變成了’數據中臺元年’。其實它是媒體認知的元年,這個事情已經做了好幾年了。”

 

 

對此,拖雷並不意外。市場沉默的那幾年,袋鼠雲一直在教育市場、培養客戶;而到了2019年,“市場拐點已經到來,三年之後,數據中臺可能也會變成像雲計算一樣的基礎設施。”

 

現在,已經鮮少有客戶會問“數據中臺是什麼?”,曾經擺擺手說“我們不需要”的銀行客戶,也開始紛紛找上門來。

 

“客戶發現自己建數據中臺需要投入鉅額資金、百餘人力成本,那綜合評估下來當然還是用服務商的好。”

 

拖雷感覺到,幾年過去,企業服務市場正在從裏到外地改變。“比如從前跟政府和傳統企業打交道,客戶往往認爲基礎設施就是服務器、硬件,買一堆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放在機房。結果雲計算時代沒有那些東西了,這個是他們最初比較難接受的點,但是,現在他們也非常理解,並接受了雲計算時代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這也代表着他們思維上的轉變。”

 

拖雷認爲,未來十年,會是數據中臺的“黃金年代”:

 

一方面,toC的紅利已經基本出盡,難有新的機會;另一方面,國人的付費習慣漸漸養成,過去“軟件難賺錢”的局面正在改變。

 

但拖雷跟自己的投資人開玩笑道:“不要用傳統思維看toB,會掉到坑裏去。”

 

傳統賣人頭、做外包的模式行不通了。拖雷認爲,只有用互聯網思維做toB,產品標準化、通用化,纔能有規模化的發展。

 

做平臺是一個方面,袋鼠雲還把在服務客戶過程中的經驗積累起來,形成SaaS產品和服務。

 

例如,袋鼠雲將自己數據可視化方面的能力獨立出來,使得用戶僅僅通過拖、拉、拽的簡單操作,就能呈現出精美的數據可視化界面。

 

堅持打造標準化的產品,循着客戶需求一路跑跳,回顧這四年,拖雷對成績單還算滿意:“至少,每年100%增長的目標,我們做到了。”

 

04 初心未改,生態漸成

 

時間回到2015年,和產品方向一起定下的,還有袋鼠雲的使命和願景:“讓數據產生價值。”

 

“這是我們的初心,從來沒有變過。”拖雷說。

 

大數據本身是一座寶庫,袋鼠雲要做的,就是幫助客戶挖掘和應用,讓這座寶庫儘可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做企業不是今天中臺吹來一陣風被刮起來了,風過了又掉下去;只有給客戶提供真正的價值,企業才能長久。”

 

拖雷愛看書。他要求管理團隊每個月交一篇讀書筆記,有的同事實在沒有時間,只好看孩子的繪本。拖雷就拿出自己女兒的筆記做示範:“要寫成這樣纔行呀!”

 

提到女兒,拖雷臉上是抑不住的溫柔。他說,自己瞭解前沿趨勢,主要依靠和女兒交流。女兒喜歡嗶哩嗶哩,他說成了“噼裏啪啦”,招來了女兒的鄙視:“你都不知道嗶哩嗶哩是什麼!”女兒最喜歡的歌手叫封囧茗菌 ,“連王者榮耀也老了,他們玩《我的世界》。”拖雷如數家珍。

 

女兒不知道,這個連頭像都是她照片的慈愛父親,曾是一個怎樣的傳奇:建築工程專業出身,用幾個月的時間自學Oracle,速成爲業內知名專家,更是國內最早的Oracle ACE Director之一;從阿里的普通工程師,到阿里集團生活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阿里雲總裁助理。拖雷的天使投資人、盈動資本的大象更是直言:只要拖雷出來創業,不管做什麼都會投。

 

這些年,拖雷對自己的要求是:樂觀,簡單,不作惡。他一貫沉穩,打德撲被夥伴評價爲“不見兔子不撒鷹。”身爲技術出身,他對財務數字卻有天生的敏感,在去年中臺概念滿天飛的時候堅持不大幅擴張;疫情期間,一些友商面臨洗牌,袋鼠雲安然無恙。

他常常看先進企業經驗故事,不斷學習管理方法。創業這些年,他坦承已分不清焦慮不焦慮:“老闆就是把有問題變成沒問題。選對人用對人,公司上下擰成一股繩,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開啓拖雷創業路的西藏之行

 

拖雷判斷,數據中臺真正的護城河是生態。而建立生態的時機也非常重要。在今年,袋鼠雲正在全力拓展生態合作伙伴。一方屬於袋鼠雲的“小生態”正漸漸成形:

 

那裏林木蔥鬱,那裏水草豐美,那裏自有高遠遼闊的天空。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