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搭建一個NFS文件共享服務

一、系統環境

二、服務安裝與配置

2.1、服務安裝

yum install -y  nfs-utils  rpcbind

 

2.2、配置共享參數

編輯文件

vim /etc/exports

然後根據下面的語法進行編輯

Export list for ${Server_IP}:
${dir} ${subnet}(rw)
  • 假設我要共享/nfs/目錄
  • 我的服務器IP是192.168.0.111
  • 我希望/nfs目錄任何人都可以讀寫

那麼我的參數就是

Export list for 192.168.0.111:
/nfs 192.168.0.0/24(rw)
  • rw       #就是賦予讀寫的權限
  • ro        #賦予只讀的權限(可把rw改成ro)

2.3、重啓服務

配置完參數之後需要重啓服務使其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nfs-server

如果防火牆打開的話需要對其進行放行或者直接關閉防火牆服務

2.3.1、放行服務(二選一)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nfs
firewall-cmd  --reload

2.3.2、關閉防火牆(二選一)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2.4、配置共享路徑權限 

如果需要配置讀寫權限,那麼就需要對共享文件夾進行權限更改

chmod -R 777 /nfs/

 

777的意思就是所有用戶都可以讀寫,但是實際上能不能讀寫還需要看共享服務是否允許,也就是說,首先系統必須給所有權限,然後服務才能給相關權限,但是服務可以不給全部權限 

三、訪問

3.1、打開NFS服務

首先進入控制面板的程序,選擇打開或關閉windows功能

控制面板\程序

 然後勾選這兩個功能

最後確定即可

3.2、訪問驗證及讀寫

首先在Linux 上可以看到,此時的共享目錄有兩個文件

然後在windows輸入NFS地址訪問

\\192.168.0.111\nfs

按微標鍵+R調出運行窗口,按照下面的語法輸入,然後運行

\\${Server_IP}\${dir}

 3.2.1、訪問服務器

\\192.168.0.111\nfs

 

然後就可以看到共享的文件了

3.2.2、刪除文件

刪除成功

 3.3、訪問驗證及只讀

如果不希望別人亂刪文件,那麼可以配置共享權限爲ro

當把rw改成ro的時候,就只能讀取,無法修改刪除了

通過這個服務,可以簡單的配置文件共享。

四、更多擴展

如果需要共享多個目錄,那麼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依次添加路徑及權限即可

4.1、權限選項

參數 作用
ro 只讀
rw 可讀寫
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爲NFS服務器的匿名用戶
no_root_squash 當NFS客戶端以root管理員訪問時,映射爲NFS服務器的root管理員
all_squash  無論NFS客戶端使用什麼賬戶訪問,均映射爲NFS服務器的匿名用戶
sync 同時將數據寫入到內存與硬盤中,保證不丟失數據
async 優先將數據保存到內存,然後再寫入硬盤;這樣效率更高,但可能會丟失數據

4.2、主機訪問控制

在共享配置參數中

Export list for 192.168.0.111:
/nfs 192.168.0.0/24(rw)

第一個IP地址(192.168.0.111)指的是共享服務器的IP地址

第二個IP地址(專業點說是子網)【192.168.0.0/24】指的是可訪問的主機範圍,如果需要全部主機可訪問,只需要把這個子網後改成【0.0.0.0】即可,子網與權限之前沒有空格"24(rw)"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