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市淨率來分析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入手 一、市淨率 二、市淨率估值 三、綜合判斷

文/清姝小棧(qingshuxiaozhan)

今天咱們來聊聊市淨率,它可以估值公司股票也可以估值指數。

最早咱們接觸市淨率是從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常用的估值方法來算算公司的淨資產。我們如果用低於淨資產的價格買入一家公司,是不是賺錢的機率就大了一些呢?

一、市淨率

1、什麼是市淨率

市淨率的高低代表我們爲淨資產付出了多少溢價,一家公司的資產減去負債就是這家公司的淨資產。

舉例:

比如一家餐廳,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加一起價值60萬,同時欠員工工資、菜商原料費10萬,那麼這家餐廳的淨資產就是50萬。

如果現在老闆不打算經營了,用100萬的價格出售。那我們就得用100/50=2,即兩倍的溢價來購買餐廳,市淨率就爲2。

在股市上,市淨率有兩個公式:

市淨率=總市值/淨資產

市淨率=當前股價/每股淨資產

後面的公式相當於前面那個公式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總股本,效果是一樣的。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的,但是別害怕,市淨率不用咱們算,隨便一個券商app上都有。

2、適用賬面價值穩定的公司

我們本能的就會覺得,溢價越少,價格就越划算。如果市淨率小於1,就是我們現在買入的價格比它的資產都少,打折銷售啊。而且折扣越多越合適啊。

但是別高興,咱們按照市淨率排名,發現市淨率低的都是一些嚴重虧損的ST股票,有的市淨率都<0,證明資不抵債啊,這樣的公司咱們肯定不能去賭博啊。

再說了,資產和資產的質量也不一樣,十年前的土地現在可能翻了好幾倍,但是十年前的一件庫存衣服現在估計只能做抹布了。

我們用市淨率來衡量的一定是賬面價值穩定的行業,用的最多的是銀行、券商、保險這些金融類公司。因爲他們的大部分資產和負債都是金融類資產和負債,淨資產就是市值。

這也是我們看大V的估值表的時候,其他行業都用市盈率,只有券商、銀行用市淨率的原因。

二、市淨率估值

知道了市淨率的是什麼,咱們後面解決怎麼用的問題。

1、比較法

還記得咱們在市盈率裏面用的挖優狗麼?它能夠比較我們現在的市淨率在歷史中的位置是高位還是低位,當然在低位的時候相對低估。

清姝最近總拿券商的龍頭中信證券(600030)舉例子,它只在牛市的時候出現高市淨率,最高的時候3.9,大部分時候市淨率都是比較低的,最低的時候是1.29。

結合前面咱們查到的中信證券市淨率1.4,已經很低了,甚至比12年、13年的底部還要低。

2、乘數法

複習一下上面的公式:

市淨率=當前股價/每股淨資產

推演一下:

當前股價=市淨率*每股淨資產

咱們瞭解一下,行業市淨率再乘以公司的每股淨資產,得出的是行業平均的價格,拿它來對比當前的股價,就能知道這家公司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高估還是低估了。

a.每股淨資產:

還是挖優狗,點擊財報數據--淨資產--每股淨資產

中信證券現在的每股淨資產是12.61

b.行業市淨率:

我們再中證指數官網,找到下面的行業市盈率,搜索中信證券代碼,可以看到中信證券的行業代碼,點擊確定,我們可以看到中信證券的行業代碼是J67。

我們再回到中證指數官網的行業市盈率界面,找到市淨率界面,再找到J67的行業市淨率,是1.33。

c.合理股價:

合理股價=行業市淨率*公司每股淨資產

中信證券的合理股價就爲1.33*12.61=16.77

現在中信證券的股價爲17.56,算是正常高估。

三、綜合判斷

你可能覺得奇怪,同樣是市淨率法,兩個方法的出來的結論是不一樣的。究竟該信哪一個呢?

實際上我們的估值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出來的結論不一樣是很正常的。用比較法是從中信證券的自身歷史來判斷,就會存在失真的可能性,因爲將來不一定是歷史的簡單重複。尤其當公司資產重組、收購併購後,資產不一樣,未來也會存在不一樣。

乘數法是將中信證券放入行業中進行比較,不同的公司經營不同,中信證券一直是行業的龍頭老大,效率高一些,對應的市淨率永遠比效率低的小弟高也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爲比行業平均高就一竿子打死是。

聽到這裏,清姝也嘮叨了半天,如果沒給一個確定的答案,告訴你它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你可能很想打死清姝。但是沒辦法,世界本來就是複雜不確定的,對於估值,主觀判斷更多。

我們剛剛只是用了市淨率而已,後面再用現金折算等等方法,還能得出更多結論來。不過沒關係,只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翻來覆去的去分析一家公司時,才能更好地判斷一家公司。

哈哈,今天先就醬紫啦。有沒有被清姝給搞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