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1)跳出人生陷阱

第二本理財書《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羅伯特*清崎,依靠《富爸爸窮爸爸》打造了一系列商業體系,包括圖書、桌遊、培訓等等,遍佈全球,遠遠超過他本身在房產企業上的投資,並不斷繼續影響着世人。

富爸爸與窮爸爸,分別是作者和好朋友邁克的父親。兩個爸爸事業都非常成功,一輩子都很勤奮,且都有着豐厚的收入,都是意志堅強,富有魅力、極具影響的人,然而他們兩個 卻過着迥然相反的人生。

作者的爸爸,受過良好教育,擁有博士頭銜,拿到過全額獎學金,然而終其一生都在個人財務問題中掙扎,去世後留下一些待付的賬單,成爲了窮爸爸

邁克的爸爸,連高中都沒有讀完,然而成爲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去世後爲家人、慈善機構和教堂留下數千萬美元的遺產,成爲了富爸爸

兩個爸爸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觀念建議,即富人思維&窮人思維,當我們選擇哪種,命運變會指向哪裏。

一個遇到問題總是逃避,另一個則總是想辦法解決:
一個認爲富人應該多繳稅去照顧那些不幸的人,另一個則認爲“稅是罰勤獎懶”;
一個認爲要努力學習才能去好公司工作,另一個認爲努力學習才能發現好公司並收購它;
一個認爲因爲有孩子所以不富有,另一個認爲因爲有孩子所以必須富有;
一個提倡餐桌上討論錢和生意,另一個則禁止喫飯時討論這些;
一個涉及錢時,提出小心不要冒險,另一個則提出學會管理風險;
一個認爲房子是最大的資產和投資,另一個則認爲房子是最大的投資;
一個總是預先支付賬單,另一個到期才支付賬單;
一個認爲職業保障和補貼比職業本身更重要,另一個則信奉完全的經濟自立;
一個努力存錢,卻整天說對錢不敢興趣,不重要,一個不斷投資,相信金錢就是力量。

如果是你,會選擇哪個?

這本書,被很多人定爲“入門必讀寶典”,甚至在人生不同階段,反覆閱讀,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配套的遊戲盤,線下非常火爆。幾乎每個週末,國內都有無數現金流遊戲同步進行着。

此書主要要講了六個方面內容,並給予一定行動指南。具體內容分別是:

  • 富人不爲錢工作;
  • 爲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
  • 關注自己的事業;
  • 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 富人的投資;
  • 學會不爲錢工作。

坦白講,很多觀點是我第一次聽到,並且相當震撼。譬如,“只有窮人和中產階級纔會不斷繳稅,而富人未必繳納那麼多稅”;“金錢無法令人擺脫恐懼和慾望,越有錢越恐懼”;“房子不一定是你的資產,有可能是你的負債”等等。當然,他的一些“致富”方法論,我持保留意見。

但無論如何,這本書給新接觸理財的我們,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

PART 1 跳出人生陷阱

作者和好朋友邁克就讀的學校裏,大多都是有錢人的孩子。所以兩個人因爲“窮”,經常被欺負。這激發了兩人想要變富有的願望。

冥思苦想後,兩人想出一個賺錢的方法——挨家挨戶收廢舊的鉛質牙膏皮,在院子裏融化後灌注硬幣。

這個行爲被大人們發現後及時阻止了。當兩人被告知這是違法行爲後,沮喪極了。作者的父親建議他們去向邁克的父親請教,雖然邁克家並沒有好車大房子,但卻被銀行工作人員認爲是“賺錢天才”。

爲了學會怎樣變富有,作者和邁克去見了“富爸爸”。當他知道了兩個孩子的請求後,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提出一個很霸道的條件,並要求他們立刻決定。

機會總是轉瞬即逝。知道什麼時候要迅速做出決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做出決定的速度越快,抓住機會的可能性就越大——當然在別人做決定之前。

“富爸爸”提出的條件:每週六在他的小超市工作3小時,每小時只有10美分。爲了學習賺錢之術,兩個孩子最終答應了。

然而四個星期後,作者決定不再爲“富爸爸”打工,因爲認爲太不合理了。而這早已在“富爸爸”設計之中,他一直在等孩子們因爲這個“工作”來找他談判。

作者理直氣壯的找到“富爸爸”,把自己的不滿一一列舉,他認爲“富爸爸”在騙他們充當廉價勞動力,根本不願教他們如何賺錢。而富爸爸卻迴應道:

教東西一定要說或講嗎?那是學校,生活可不會這樣教你。

人們通常做兩件事:一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轉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而另一些人則非常生氣,要與生活抗爭,與老闆抗爭,與工作抗爭,與自己配偶抗爭,他們不知道生活同時也給了他們機會。

交談中,富爸爸說出這樣做的原因,他設計一個和真實生活相近的課程來教授他們“如何掙錢”。他想讓生活推着他們,這樣就能刺激他們牢記。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學會專注於所能控制的——自己。如果事情必須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

作者想跟“富爸爸”談判提高打工薪酬,卻不料富爸爸回覆道:
“大部分人認爲期待更好的工作機會,更高的報酬就會解決問題,在大多數情況是不可能的。”

窮人和中產階級爲錢工作,富人讓錢爲他工作。

很多人認爲“富爸爸”不夠仁慈,剝削工人,但富爸爸卻說:“罪魁禍首是他們的恐懼,大部分人在責怪別人有什麼問題時,實際上是他們態度有問題。他們只知道爲錢工作,而不學習如何讓錢爲自己工作。”

爲了讓作者更好感受這堂“生活財富課”,“富爸爸”提出更無情的打工要求——每週六在超市免費工作3小時,作者和邁克竟然答應了。

又過了三個禮拜,“富爸爸”前來看望他們,並給他們上了最關鍵的一課:學會避開人生的陷阱——貪婪和恐懼。

對金錢的貪婪和恐懼,會控制住人們的思想,只會做出反應而不去思考。每當人們感到恐懼——工作努力賺錢——小錢勾起慾望貪婪迅速反應消費掉——再次產生恐懼,不斷如此循環。而事實上以人生角度來看,工作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解決長期的問題。

即使富人也難以倖免,因爲對錢的無知導致恐懼和貪婪加劇,積攢越多的錢越害怕失去所有。

而有些人,總是宣傳“我對錢沒興趣”,卻每天工作8小時,他們比斂財的人問題更加嚴重。

“富爸爸”教導他們首先要承認自己真實的想法,學會用去思考,而不是對感情做出反應。

“富爸爸”要求他們忘記工資,用頭腦思考,不求回報的工作,很快會發現比拿工資更掙錢的方法。

果然,沒過多久,作者發現超市裏總有被撕掉封面沒有賣掉的連環畫,於是作者和邁克免費獲得了這些連環畫,對外成立了“連環畫閱覽室”,很快獲得更高的報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