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賽論文書寫經驗

下面我分享幾點我認爲在數學建模中非常重要的寫作經驗。
【注】本人做的是機理建模題目,以下經驗僅供參考。

  • 比賽前

【模板】自己一定要先做好寫作模板,這樣可以在寫的過程中就可以注意論文每章的篇幅。後期調可能就會出現表格跨頁,題注與表格/圖片跨頁,這是很難看的。而且很重要的就是比賽最後都是狂寫論文,浪費時間調格式不是很明智。建議模板除了只有Team Control Number,Problem Chosen,沒有確定,其他的佈局均已做好,這樣比賽時只需要寫論文。summary sheet是可以提前做好的,根據經驗,可以用往年的summary sheet,比賽根據實際改動再變就好了。做成下面這個樣子:
比賽前做好summary 表頭
【佈局】多看往年美賽O獎論文,熟悉整篇論文的內容佈局,還有內容應該怎麼寫才顯得有邏輯。高質量的論文它的邏輯肯定是非常清晰的,一步步地向評委講述爲什麼這樣做,是怎麼做的。如果在比賽時再去熟悉內容佈局會讓自己心神不寧,除了是因爲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還有就是來自隊友的壓力。

  • 比賽時

【團隊信息處理】題目公佈以後,下載summary sheet,根據實際情況改動summary 表頭及頁眉隊伍序號。這個細節題目一公佈就要做好,因爲到最後緊要關頭是很難想起來再處理這些東西的,而這又是非常重要的。
【翻譯表達】數學論文中多涉及專業名詞,這裏假設評委對題目非常熟悉,寫作時凡是題目已有的名詞表達,論文裏要提到的,都是用題目中的名詞表達方式表達(因爲一般評委對題目的表達已經非常熟悉,換一種方式表達會讓評委對論文的質量評價降低)。寫作過程中要注意的就是表達的問題。假設大家跟我一樣是用谷歌翻譯,谷歌翻譯相對比較符合我們中國的語言理解(評委中也是有很多中國評委),但它畢竟不是人工的,對中文的理解上還存在偏差。有個好一點的方法就是同時打開兩個谷歌翻譯(爲了省時),一個調成中文-英文,一個調成英文-中文,後面的這個是爲了快速檢驗翻譯的準確度。翻譯出現偏差可以不斷地改變中文表達,因爲漢語中同一個意思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軟件可以識別到它本身設定的理解方式(這需要自己調的經驗,有點難分享)。
【論文書寫順序建議】
【注】不是論文佈局順序
[背景] 在確定建模思路前,可以先完成背景部分,這部分內容主要與題目相關,同時背景所提到的介紹最好是與團隊建模過程中打算考慮的方面有關的。篇幅大概半頁。
[問題重述] 寫問題重述不能直接複製題目的問題。這部分的意思是用自己的話對問題重新介紹一遍。就是說,當團隊理解了題目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下面的建模方向已經確定(從哪裏下手),問題重述就可以寫了,簡單粗暴一點就是直接改一下題目的表達就放上去(不建議)。這部分篇幅是半頁左右。
[插入說明] 摘要、工作介紹在建模後再做,或者建模工作已經做到一半,後面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時也可以寫了。工作介紹部分可以考慮用流程框圖來介紹建模及模型聯繫。摘要是對整篇論文解題思路及工作的一個彙總,一般建議分點寫,用first,then等作爲每段的順序說明。摘要中實則是對模型建立過程的一個簡要概述。(作品經過幾次評估的,第一次劃論文等級時就是看摘要)
[模型建立] 每一個大模型(基於題目問題)另起一章,裏面再分小節介紹模型。模型建立這部分是對團隊解題想法+解題過程的結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只是堆砌公式,要一邊說思路(從什麼到什麼,基於什麼,我們認爲等等)一邊給思路結果(即公式)。因爲這是在跟別人介紹自己的模型,內容要清晰明瞭,顯示邏輯性。模型與模型之間要有聯繫說明(一句話即可)。
[模型求解] 這部分的內容在論文佈局中較爲靈活,可以在一個模型建立以後後面就給出模型求解,也可以建立了所有模型以後再統一進行求解。放在哪裏最好與隊友一起討論,最終是爲了讓整篇論文看下來有條理,有安排,符合題目提問順序等等。
[模型分析] 這部分有些論文沒有把它單獨列爲一章,因爲實際上在進行模型求解時就可以對模型進行分析,也可以在每個大模型裏都加一個模型分析小節。一般來講,當題目要求中有暗示了某個問題實際上是所有模型應用的綜合,或者暗示某個因素對所有模型的影響時,可以另起一個部分。一般這個也可以比模型求解部分先寫。
[靈敏度分析] 這部分寫作主要是抓住模型的某個點進行分析。
[優缺點、未來工作、結論等] 這部分寫作不難,優缺點各三點左右,未來工未來工作就是如何能建立更完整,應用性更強的模型(一般是當考慮建模過程中沒有考慮的因素時,或者在建模過程中找不到資料的部分因素時)。結論就是對整個工作的總結。參考文獻放十篇左右就好了,建議儘量放英文參考文獻上去,雖然實際參考是中文文獻,可以考慮把論文中提到的某種原則、原理、模型等的英文表達拿到谷歌學術那裏搜索,找相關的就行。
【論文檢查】 檢查關鍵信息是否正確(團隊信息)
【論文繪圖部分】 對於不需要用代碼實現的圖線,關於思路表達圖、線圖都科研用PPT畫(簡單,易上手,圖可以清晰導出)。這部分以後將單獨寫一篇關於如何繪圖及技巧的介紹。

以上爲本人的一點經驗,僅供參考。
——華南理工大學 袁家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