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工業4.0通訊協議OPC-UA

疫情期間在家辦公,已經足不出戶一個多月,再次首先希望疫情儘快結束,中國加油!peace and love!
這是我第一次在CSDN上面發佈博客,首先介紹下自己,我是從事工業自動化的,其實和IT的關係並不是很大,但由於個人喜好,簡單的瞭解了些IT方面的知識,最主要的是,隨着工業4.0的到來,工業自動化越發向IT方面融合,一旦工業自動化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我斷定必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對從事工業自動化的人員來說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因爲大夥都知道工業上,控制系統最早還都使用的是繼電器,即便是現在也有很多系統使用的純繼電器控制,而懂些PLC HMI就是自動化中絕大部分的“專業人員”。而如果你是一開始就從電工做起的話,對於IT知識一無所知,那當正真工業4.0到來的時候,必將是首先淘汰的一波。爲了避免淘汰,大夥還是抓緊學習起來吧。
最近在家矇頭研究了兩個通信:
OPC-UA,傳說是唯一支持工業4.0的通信協議,跨平臺,獨立於硬件。是服務器-客戶機的結構。一般自動話上面設備作爲服務器,而上位機作爲客戶端。當然,也可以應用在設備設備間的通信M2M.S7-1200目前僅支持服務器模式,而S7-1500同時支持服務器和客戶機模式。OPC-UA在TIA中不需要編程,而僅僅是通過組態的方式來實現通信配置,由於我僅僅研究了1200,所以對於1500暫且不談,總結如下:

  1. OPC-UA的訪問類型有:READ/WRITE; SUBSCRIPTION; REGISTERED READ/WRITE;
    METHODS; BROWSEN;
  2. 數組和結構對於通信速度來講是快的,如果註冊讀寫那就更快了,但是1200並不支持,單獨的變量讀寫速度是最慢的。
  3. NameSpace:每個支持OPC-UA通信的硬件產品應該都有在OPC組織中註冊自己的產品信息,這個是個人理解,描述了自己產品的所有基本參數條目,以及數據類型支持。
  4. NameSpaceIndex:這個就是進行OPC-UA通訊的時候服務器傳輸給客戶端的命名空間索引,依據這個來確定該產品應該採用何種的格式來顯示具體的參數數據信息
  5. Node:OPC-UA的數據傳輸都是以節點來傳輸的,節點又分爲3部分,1 Identifier; 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