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PC 時代的思考(8)

基本的思路:一切皆是個人化的,數據屬於個人,應用屬於個人,對外的呈現也屬於個人。

image

但是,上述的個人化的東西,是屬於邏輯意義上的,每個部分都可能有多個服務提供商來提供:

image

能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需要一些標準。不過說到標準,就是談何容易的問題了。

下圖給出一個現象中的概念,其實這個概念正是類似目前我們的PC沿用了多年的結構。在今天我們的PC中,最下方很顯然是文件系統,最上方的Front是什麼?可以理解成爲我們的顯示,或者理解成爲操作系統的UI. 中間那層就是各個應用程序。 

我們今天從PC屏幕上看到的效果,實際上是n個應用在OS協調下展示的效果。至於你的數據,以及處理這些數據的部件,你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 --你的網頁存儲在Seagate的硬盤裏,加載在Samsumg產的RAM中,被Intel的cpu處理着,顯示的信息是在nvida的顯卡中被處理,然後輸出到Sony的LCD顯示器上 -- 但這些你根本不需要關心。

不難想象,未來您瀏覽我的站點的時候,我的數據可能保存在S3存儲空間,被facebook和flickr的應用處理過的數據,顯示在我的個人風格的站點上然後綜合呈現在您的未來瀏覽器中。

image

不過我認爲未來的前途可能不在於一些大的公司手裏,而更可能在於開源社區手中,沒有商業利益綁定的羣體更可能體會到用戶的需求而率先提供用戶這樣的自由,當這種趨勢逐漸呈現後,商業公司將不再能抵制這種趨勢轉而擁抱這種趨勢,前途就會光明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