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級C中瞭解數據庫基礎

(一),數據庫與數據庫管理系統
1,什麼是數據庫?
數據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的集合,數據庫技術的根本目標是解決數據共享問題。
2,什麼是數據庫管理系統?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數據庫的機構, 它是一種系統軟件,負責數據庫中的數據組織、數據操作、數據維護、控制及保 護和數據服務等。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數據系統的核心。
3,數據庫管理系統包含哪幾種數據語言?
語言:數據 ,定義語言,數據操縱語言,數據控制語言。

(二),數據庫系統的發展
數據管理技術發展的3 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數據 庫系統階段。

(三),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1,數據的獨立性:
①物理獨立性:當數據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存取方式等)改變時,如存儲設備的更換、物理存儲的更換、存取方式改變等,應用程序都不用改變。
②邏輯獨立性: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了,如修改數據模式、增加新的數據類 型、改變數據間聯繫等,用戶程序都可以不變。

2,數據統系統的 3 級模式 :
①概念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是對數據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 是全體用戶(應用)公共數據視圖。一個數據庫只有一個概念模式;
②外模式,外模式也稱子模式,它是數據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它是由概念模式推導而出來的,是數據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一個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個外模式;
③內模式,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了數據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 方法。 內模式處於最底層,它反映了數據在計算機物理結構中的實際存儲形式,概念模式處於中間層,它反映了設計者的數據全局邏輯要求,而外模式處於最外層, 它反映了用戶對數據的要求。

3, 數據庫系統的兩級映射 :
①概念模式到內模式的映射
②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兩級映射保證了數據庫系統中數據的獨立性。

(四),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數據模型通常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及數據約束三部分組成。數據模型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數據庫系統的靜態特徵、動態行爲和約束條件
數據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分爲 3 種: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關係模型。

(五),E-R模型
1, E-R 模型的基本概念
①實體: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可以抽象成爲實體,實體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單 位,它們是客觀存在的且又能相互區別的事物;
②屬性:現實世界中事物均有一些特性,這些特性可以用屬性來表示;
③碼:唯一標識實體的屬性集稱爲碼;
④域:屬性的取值範圍稱爲該屬性的域;
⑤聯繫:在現實世界中事物間的關聯稱爲聯繫。
兩個實體集間的聯繫實際上是實體集間的函數關係,這種函數關係可以有下 面幾種:一對一的關係、一對多或多對一關係、多對多關係。
2. E-R 模型的的圖示法 E-R 模型用 E-R 圖來表示。
①實體表示法:在 E-R 圖中用矩形表示實體集,在矩形內寫上該實體集的 名字;
②屬性表示法:在 E-R 圖中用橢圓形表示屬性,在橢圓形內寫上該屬性的 名稱;
③聯繫表示法:在 E-R 圖中用菱形表示聯繫,菱形內寫上聯繫名。

(七),數據庫設計與原理
1,數據庫設計中有兩種方法,面向數據的方法和麪向過程的方法:
面向數據的方法是以信息需求爲主,兼顧處理需求;
面向過程的方法是以處理需求爲主,兼顧信息需求。
2,數據庫設計目前一般採用生命週期法,即將整個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開發分解成目標獨立的若干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編碼階段—測試階段—運行階段—進一步修改階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