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數據長什麼樣嗎?

更多資訊:探碼科技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工作時來杯咖啡的習慣,咖啡有很多種類,比如美式、拿鐵、卡布奇諾、意式濃縮……美式是1份濃縮咖啡+2份水;拿鐵是一份濃縮咖啡+1.5份熱牛奶+0.5份奶泡;卡布奇諾是一份濃縮咖啡+0.5份熱牛奶+1.5份奶泡;意式濃縮是一份濃縮咖啡……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看文字版解說,但是依然印象模糊。直到看到下圖:

“視覺是人類最強的信息輸入方式,是迄今我們最主要的感官,人類感知周圍世界最強的方式,佔用着我們大腦中一半的資源。“所以如上所說圖像概念比文字概念更容易瞭解。類比到大數據也是同樣的。如今,大數據這個名詞肆虐,提到大數據你的腦海中是否會出現這樣一張圖像:

這種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的方式,我們叫做數據可視化。接下來,我將通過可視化的方式爲大家展示“大數據長什麼樣”。

如何通過數據可視化描述“大數據的模樣”

用信息圖專門針對數據進行描述而設計的過程我們通常稱爲數據可視化。舉個栗子:

中國2233家大數據企業名單

(1)通過網絡收集,我們獲得了一份真實數據表格:

(2)把企業數量,按照註冊地,用統計圖表達出來,我們可以得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江蘇、廣東、成都、武漢、天津這些城市的大數據企業數量排名全國前十,也可以看出我國的數字產業更集中於東部沿海城市,西部數成都、武漢發展最快。

(3)把2233家企業的業務領域根據詞頻生成的標籤雲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標籤雲圖像對我國的大數據企業進行了簡單的數據畫像,更多的企業業務爲數據營銷、醫療健康、金融、AI技術、雲服務平臺……

由此我們可知,“數據的樣子”就是進行數據畫像,通過各種信息圖對數據進行清晰、易懂的可視化展示。而上述的例子都只是單維度的數據可視化展示,對於擁有多源、多維數據的企業/政府來說,這完全展示不出他們的“數據的樣子”,所以我還要引入一個大屏數據可視化的概念。

什麼是大屏數據可視化

大屏數據可視化就是指通過整個超大尺寸的LED屏幕來展示關鍵數據內容。利用面積大、可展示信息多的特點,通過關鍵信息大屏共享的方式可方便團隊討論和決策,故大屏也常用來做數據分析監測使用。大屏數據可視化目前主要有信息展示、數據分析及監控預警三大類。

比如:

這是探碼科技開發的一個投融資與併購大數據平臺,聚合資本市場上的所有併購信息。同時以大屏展示實時成交數據、歷史數據以及週報數據。通過大屏數據可視化,成千上萬的投融資項目再也不是互聯網裏面雜亂無章的數據,擁有了自己的“模樣”,同時也更好的起到了決策支撐作用。

一個好的大屏數據可視化平臺的構建需要包含以下功能:

  • 數據採集:數據採集是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第一步,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數據採集的方法和質量,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數據可視化的最終效果。
  • 數據處理和變換:數據處理和數據變換,是進行數據可視化的前提條件,包括數據預處理和數據挖掘兩個過程。通過這兩個過程提高數據的質量、挖掘數據的特徵。
  • 可視化映射:對數據進行清洗、去噪,並按照業務目的進行數據處理之後,接下來就到了可視化映射環節。可視化映射是整個數據可視化流程的核心,是指將處理後的數據信息映射成可視化元素的過程。可視化元素包括柱形圖、折線圖、條形圖、餅圖、面積圖、玫瑰圖、環形圖、散點圖、氣泡圖、雷達圖、儀表盤、組合圖、地圖、甘特圖、gis地圖、圓環圖、漏斗圖、框架圖、矩形樹圖、詞雲圖等幾十種圖表大類。

  • 人機交互:良好的交互分析體驗,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閱讀報表,發現數據價值。好的交互,包括圖表鑽取、圖表聯動、數據聯動、參數查詢、數據分析等環節。例如,成都高新區雙創企業電子地圖。

  • 用戶感知:可視化的結果,只有被用戶感知之後,纔可以轉化爲知識和靈感。用戶在感知過程,除了被動接受可視化的圖形之外,還通過與可視化各模塊之間的交互,主動獲取信息。

隨着大部分企業對數據存儲和數據可視化的逐漸重視,大屏數據可視化需求正在逐步擴大,例如實時監測中心、應急指揮中心這些需要依據實時數據快速做出決策的場所,以及如政府展廳、企業展覽中心之類以數據展示爲主的展示場所,還有如電商平臺在大促活動時對外公佈實時銷售數據來作爲廣告公關手段等等。除此之外,還同樣適用於會議演示、商業智能、生產可視化、IT運維、智慧城市、園區管理等場景。

IT 技術的不斷髮展,數據可視化的形式將不斷的升級,大數據也將慢慢揭開神祕的面紗,以通俗易懂、清晰明瞭的形式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