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1創新創業工坊第六期第一課”心得體會

“2019/10/11創新創業工坊第六期第一課”心得體會

首先,授課從從Now&Future、What?、How?三方面展開,從冰山理論引入,我們所見識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創業者的艱辛我們無法感同身受,其次是“方法論”這個名詞,要進步首先要有方法作爲引導。

Now&Future

顯然,科技與創新已經深入影響我們的生活,alphaGo、製造業生產線上的機器、房地產的3D打印、零售行業、物流運輸業、甚至包括:語言領域以及老中醫領域。機器(AI)的好處在於它可以用短時間學習更多的東西、積累更豐富的經驗,並且可以反覆做格式化固定化的事;譬如清潔機器人、機器人播音員、機器人新聞撰稿、老中醫、人工翻譯其實很有可能,也可能會很快就會被類似於alphaGo的產業給替代!

What?

講到創業思維是什麼?它不同於管理思維!管理思維要制定大計劃、等待你有足夠的資源、關注可期待的回報、線性思維、希望最優化、避免失敗、強調競爭、環境是可知的;而創業思維則注重小步快跑、從手頭有的資源開始、關注可承受的損失(怕什麼就關注什麼,進行評估和趨避)、敘事思維、強調實驗性(Edison的Bulb)、擁抱失敗(發現鎢絲前的幾千次失敗沒有意義嗎?)、強調合作、環境是未知的。

How?

最後講了如何行動;大公司:得到資源信息→計劃→行動;創業公司:行動→反思→迭代。1、要注意用戶的需求,這就是下文我主要寫的心得;2、產品要有創意:既不能太草根,更不能天馬行空;創意裏面又分顛覆式、輔助式和微創新,以及創新的法則——奔馳法SCAMPER)>>給我的感想就是,要做到精簡而不簡單,其次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切不可從頭開始,埋頭瞎幹;3、製作原型,從低端的做起,不要怕low,腳踏實地去做!4、測試反饋,這裏面你就要分析你的用戶是什麼羣體,另一方面就像第一臺“人工”自動販賣機一樣,一定要做好反饋和調查,不可盲目瞎幹。

關於用戶需求

在“用戶需求”這一小節上我的印象比較深刻,以“爲一個取貨架上東西的女人,提供他的真實需求”爲開始,要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僞需求,更不是創業者自以爲然的用戶需求,首先要明確自己創意的主要適用人羣是什麼?包括性別,年齡段,職業、他們的生活圈、交際圈等等;另外一點是如何洞察客戶的需求(移情法),其實生活中人們的需求看似都已被滿足,實際上可能是我們固化思維較爲嚴重,以爲世界就是這樣了,但是創業者正是要打破這種思維固化,去發現身邊未被滿足的需求;除此之外,需求還可以被“創造”,“共享單車”、“觸摸屏電子設備”都是很好的例子。一個創業者要順勢而行,發現的用戶需求不可以天馬行空譬如“長生不老藥”之類,應是實際可行地區去實現、適應、滿足、理解用戶真正所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