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列表簡介

3.1.1
1. 列表元素的下標:正序是從0開始,倒序是從-1開始
2. 列表可以使用方法:比如:print(bicycles[0].title())      其中,title()是首字母大寫的方法

3.2.3:元素的增、刪、改、查
例子:col = ['honda', 'yamaha', 'suzuki'] 
1. 增加元素有兩種方法:
    append(元素): 在列表末尾追加元素,追加的元素位置始終在最後一位
    
    insert(元素位置,元素):在列表任意位置添加元素,需要指定所要添加元素的位置
    
2. 刪除元素的三種方法:
    del col[元素位置]: 刪除列表任意位置的元素,注:元素位置用中括號 [] 括起來,這裏是del語句,不是方法
    
    pop(元素位置):彈出列表中的元素。注:如果不寫元素位置,則默認彈出(刪除)最後一個
    1):刪除指定位置元素:
    
    2):默認刪除最後一個元素:
    
    remove(元素):指定刪除列表中的某個元素,注:只刪除第一個指定的元素,如果有重複需要使用循環
    
3. 修改元素:
    col[元素位置] =新元素:相當於給某個位置的元素重新賦值
    
4.查詢元素:
    col[元素位置]:獲取元素

3.2.3:元素的排序
例子:cars = ['bmw', 'audi', 'toyota', 'subaru']
對元素進行排序有三種方法:
1. sort()方法:對列表進行永久性排序,按照字母順序(大小寫混合時,排序按照ASCII碼)。
    正序排列:cars.sort() 或者 cars.sort(reverse=Flase)        
    
    逆序排列:cars.sort(reverse=True)
    
    注:True 或者 Flase需要首字母大寫
2. sorted()函數:對列表進行臨時排序,不會改變列表元素的固有順序
    正序排列:sorted(cars) 或者 sorted(cars,reverse=Flase)
    
    逆序排列:sorted(cars,reverse=True)
    
    注:True 或者 Flase需要首字母大寫
3. reverse()方法:逆序輸出列表(並不是按照字母順序逆序輸出,而是從後往前輸出列表)
    永久性改變列表,但是可以通過再次執行reverse()進行恢復
    

3.3.4
計算列表長度的函數是len(),計算的是列表中元素的個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