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 —— 知識結構導圖及目錄索引

一、計算機網絡概述


(1.1)概念、組成、功能、分類、標準化工作

(1.2)性能指標

(1.3)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3.1)分層、協議、接口和服務
——(1.3.2)OSI參考模型
——(1.3.3)TCP/IP模型和五層參考模型

二、物理層


(2.1)通信基礎
——(2.1.1)基本概念
——(2.1.2)性能指標
——(2.1.3)編碼與調製的概念
——(2.1.4)數字數據的編碼與調製
——(2.1.5)模擬數據的編碼與調製
——(2.1.6)奈氏準則和香農定理
——(2.1.7)電路交換、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
——(2.1.8)數據報、虛電路

(2.2)傳輸介質

(2.3)中繼器和集線器

三、數據鏈路層


(3.1)基本概念

(3.2)封裝成幀和透明傳輸

(3.3)差錯控制
——(3.3.1)基本概念
——(3.3.2)檢錯編碼(奇偶校驗碼和CRC碼)
——(3.3.3)糾錯編碼(海明碼)

(3.4)流量控制
——(3.4.1)基本概念
——(3.4.2)停止等待協議
——(3.4.3)後退N幀協議(GBN)
——(3.4.4)選擇重傳協議(SR)

(3.5)介質訪問控制
——(3.5.1)基本概念
——(3.5.2)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
——(3.5.3)輪詢訪問介質訪問控制
——(3.5.4)隨機訪問介質訪問控制
————(3.5.4.1)ALOHA協議
————(3.5.4.2)CSMA協議
————(3.5.4.3)CSMA/CD協議
————(3.5.4.4)CSMA/CA協議

(3.6)局域網
——(3.6.1)局域網
——(3.6.2)以太網
——(3.6.3)無線局域網

(3.7)廣域網
——(3.7.1)廣域網
——(3.7.2)PPP協議
——(3.7.3)HDLC協議

(3.8)鏈路層設備
——(3.8.1)網橋和交換機(Switch)
——(3.8.2)衝突域和廣播域

四、網絡層


(4.1)IPV4
——(4.1.1)IPV4數據報格式、IPV4數據報分片
——(4.1.2)IPV4地址、網絡地址轉換NAT
——(4.1.3)子網劃分和子網掩碼
——(4.1.4)無分類編址CIDR (構成超網)
——(4.1.5)ARP協議
——(4.1.6)DHCP、ICMP協議

(4.2)IPV6
——(4.2.1)IPV6數據報格式、IPV6地址

(4.3)路由算法和路由協議
——(4.3.1)基本概念
——(4.3.2)RIP協議及距離向量算法
——(4.3.3)OSPF協議及鏈路狀態算法
——(4.3.4)BGP協議及路徑向量算法

(4.4)IP組播
——(4.4.1)IP組播的概念和地址
——(4.4.2)IGMP協議與組播路由選擇協議

(4.5)移動IP

(4.6)網絡層設備 —— 路由器

五、傳輸層


(5.1)傳輸層的概念

(5.2)UDP協議

(5.3)TCP協議
——(5.3.1)TCP協議
——(5.3.2)TCP連接的建立與釋放
——(5.3.3)TCP的可靠傳輸
——(5.3.4)TCP的擁塞控制
——(5.3.5)TCP的流量控制

六、應用層


(6.1)網絡應用模型

(6.2)域名系統(DNS)

(6.3)文件傳輸系統(FTP)

(6.4)電子郵件

(6.5)萬維網及HTTP協議

附錄:知識結構導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