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論文的個人總結

    計算機方面的論文是要以程序爲基礎,但它不是論文的核心,當完成了一篇有技術含量的論文,那麼對應系統的技術設計也就一清二楚了。因此論文是對系統的技術方案和系統的架構,而不是拘泥於程序的。
   當一個系統完成後,對於系統很多的總結,最讓人不能忘懷的是設計的失誤和技術的應用不當,千萬不要因爲要做論文,而去實現系統(也就是不要爲了實踐某個技術方案或技術,對系統進行實現,這是有風險的,而且肯能不可行,也不符和軟件工程的要求)。一定要根據選定的系統,做一個好的初步分析,確定系統的功能,很特別的地方。站在技術的角度,來分析系統,首先考慮使用具體技術小的方面在程序上能不能實現功能,然後比較他們的優劣之處,選擇比較好的實現方法,然後從系統的整體上分析,分析技術方案對應的構架是否滿足系統現在的需要和以後的要求。而通常沒有明確的系統需求的系統,沒有系統構架的要求,很容易忽略了系統的拓展,可移植,重用等方面。根據系統選擇通用,良好的系統構架是系統實現的關鍵。
   當要寫論文,不同的時候,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想法;其實也就是對系統的一個再次認識的過程。注意一定要站在系統的構架上,分析系統的技術,寫有關係統應用的文章不同與寫基礎技術的文章,它要求不僅明白技術的細節,更要求理解技術的精髓。首先要選擇有技術代表性的模塊就行研究,得出技術應用的核心,然後根據業務,講清技術的核心。把握文章要從技術構架和系統構架入手,系統業務構架是表現,技術構架是表現的骨架。從業務中體現技術的特點。對於圖表的問題,除了圖表之外,應該加以說明,否則就現得空洞了。

    寫文章千萬不要拖,如果你對技術很清楚,就一氣寫完。如果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想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到最後你會發現論文的內容不是你要寫的初衷(當然能夠在不但思考中進步也可能是件好事,但不利於效率和時間)。
    一篇簡練,結構好和格式好的論文會留給後來者很大的參考意義,這些已經超過論文本身了。我的一位學姐的一篇論文的結構和格式相當優秀,我寫過的兩篇論文都有參考它的結構和格式。每次寫完論文之後,真想把她的論文作爲參考文獻,可惜都沒有,我只能把這份感激放到心中。我希望我努力奮鬥,有一天也有像我這樣的感激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