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人家庭,反害了自家性命

《喻世名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其實戲核很簡單,總結成一句:“貪戀他人之物反自損”。


故事梗概如下:

棗陽縣蔣興哥娶妻三巧兒,夫妻恩愛,如膠似漆,形影不離三年有餘,怎奈坐喫山空,不得已奔廣東做些買賣,應允妻子一年必歸。怎奈途中生病,耽擱許多生意,未曾掙到錢,未歸。

三巧兒在家望眼欲穿,一年後,推窗期望丈夫,恰巧被徽州商人陳大郎瞧見。見此美婦人,陳大郎心癢難耐,花重金予東巷薛婆,欲成其好事。

在薛婆誘騙之下,三巧兒不幸蒙難,也只得默認這枕蓆之情,從此接連數月,房中幽會。

來年開春,陳大郎囊中日空,此地也耽擱不少歲月,還得外出跑跑買賣。

行至蘇州恰遇蔣興哥,要說生意場上,蔣興哥真實身份,他人不曾得知。早年隨父跑買賣,因母家勢大,人脈廣,爲方便行事,父親對外稱其內侄,人們只當做興哥爲羅小官人。

陳大郎不疑有他,與興哥結伴而行,年齡相當又都父母雙亡,相談甚歡,偶然間興哥見陳大郎身穿的珍珠衫,認出自家之物,頓生疑惑,然9歲隨父跑廣東,些許城府還是有的。

陳大郎並未察覺,得知“羅小官人”棗陽人氏,託帶信薛婆,興哥前有珍珠衫,後有信件爲證,可以斷定妻子與此人必有私情。

回家調查來龍去脈,砸薛婆鋪子,無奈休妻,三巧兒遣返孃家,多次自殺未果。後被過路吳進士聘爲小妾。

陳大郎回家,妻子平氏,見珍珠衫察覺古怪,陳大郎無從辯解,夫妻間漸生嫌隙。陳大郎心念三巧兒,重返棗陽縣,得知三巧兒遠嫁他鄉,頓時急火攻心,醫藥無醫,久治不愈,彌留之際,拖人帶信,喚一親近之人速來棗陽。

平氏得知,趕往棗陽時,丈夫已於數日前病故,本欲扶靈返鄉,遭遇下人婢女攜款而逃,無奈典當衣物度日,別說扶靈,單自己返鄉盤纏也沒有着落。

央求張七嫂,尋個縫補的生計,張七嫂道:“娘子千里離鄉,身無分文,無依無靠,又有丈夫靈柩待葬,不如稱年輕貌美,尋戶人家,也可得些錢財安葬亡夫,自己也好有個依靠”。

平氏見她說的在理,沉吟一會兒,嘆氣道:“罷,罷,我賣身葬夫,旁人也笑我不得”。

恰巧蔣興哥,早先託張七嫂說媒,因前妻緣故,也不論頭婚二婚,尋覓一個賢惠持家的便可。

張七嫂見平氏雖不及三巧兒那般美貌,也是端莊大方,便與二人牽線。平氏不求聘金,只需安葬前夫即可。

婚後蔣興哥,見珍珠衫問起由來,平氏早疑此物,雖身無分文也不敢貿然典賣,如今也算得知真相,興哥方纔知,陳大郎已死,乃平氏前夫。

平氏賢惠能幹,爲人端莊正派,夫妻和諧共處,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興哥外出也安心。

三年後,一次外出做生意,興哥不幸攤上人命官司,揪送縣衙。竟然有這巧事,現任知縣正是當年的吳進士。三巧兒得知此事,哭求吳知縣務必救被告一命,稱其被告是孃家表哥,關係甚親,如若有事,自己也不苟活。吳縣令道:“如若有冤,必定秉公辦理”

了卻官司,興哥上門道謝,吳縣令稱其舅兄,讓三巧兒前來相認,縣令疑二人之情,並非兄妹,後得知原委。

見二人舊情難斷,正好也無生養,索性成全兩人。

回棗陽後,雖說三巧兒是原配,畢竟經歷一場風波,也甘願爲妾,從此與平氏姐妹相稱和睦共處。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作爲中國傳統經典小說,故事也無奇特之處,所講述的道理淺顯,還是惡人惡報的俗套,然而卻能流傳數百年。看來傳統的俗套還是有其頑強的生命力。


從這篇故事中,我們可以分析幾個人物。


三巧兒:婚內出軌有錯,本原配妻,後卻爲妾。然而本心不壞,又系被人誘騙,再加上丈夫說一年必回,卻第三年才返,期間音信全無,不知生死,不知是否變心,必定有些怨氣,雖有錯,但罪不至死,從妻變妾,也是一種懲戒,再加上旁人的指點,更是一種心靈的懲罰。

蔣興哥:外出兩年多,未曾稍一封家信,讓妻子在家苦等,也是不該,還好事發後,處理得體,只是砸了薛婆鋪子,未曾過多爲難妻子,默默休妻給足面子,今後被人取笑戴綠帽也是一種警示,出門在外,至少捎個消息回家,讓家人安心。

平氏:雖然第一任丈夫放蕩,但她沒錯,婚姻只是父母之命,拿到丈夫珍貴的珍珠衫,不知原由的情況下,身無分文,也不敢典賣,說明不貪錢財。即使前夫不曾深情予她,也照樣千里爲夫處理後事,改嫁的唯一要求,就是安葬前夫,爲人講義氣,所以二婚也能是正妻的結局。

陳大郎:貪戀女色,花錢僱人誘騙他人妻子,自家有端正賢惠,有情有義的妻子不懂珍惜。毀人家庭最終家破人亡,斷了香火。


下面我們討論兩個問題?

第一題  三巧兒被誘騙之後,應該如何?

A.當場自殺

B.等待丈夫回家,說明苦衷,懇求原諒

C.出家爲尼

要注意的是,在明朝的社會環境,人們把貞潔看的很重,在當時大家認爲哪個選擇最好,如何是現代社會又該怎麼處理爲佳。


第二題  蔣興哥外出做生意,由於生病耽誤很多生意,第一年並未掙錢,本答應妻子年底回家,如今倆個手空空,該如何?

甲:按時回家過年

乙:掙到錢再回家

注意:棗陽縣是今天,湖北襄陽下轄棗陽市,今天往返廣東省,高鐵單程一天內可達,在明代騎馬單程也要7天左右。而且馬很貴,在明代一匹馬的價格,足夠普通人娶三個小妾的聘金。


兩道題大家怎麼選了,並說出自己的理由!如果是現代社會又該怎樣呢!


把答案寫作評論區,大家相互討論,共同提升爲人處世的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