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其實30歲纔開始

社會可以浮躁,我們自己不能浮躁,誰浮躁誰傻啊,是不是?

正在在微博裏面、微信裏面都在有人說30歲了,太老了,編程編不動了,我每次見了這些話,心裏就在想象,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什麼人啊,我猜測,僅僅是猜測啊,這些人應該屬於被迫無奈入了這個行的,他(她)們入這個行也就是爲了混口飯喫,而且技術上絕對不會有什麼夢想的,這十幾年來,在周圍看到的這些人很多的,他們不求進取,只是抱怨,抱怨自己拿得少,抱怨每個月比別人少的獎金,從來不說自己能幹多少活,連for語句中的變量都敢在循環裏面重置導致死循環還查不出問題的貨,還有臉談工資?在我公司,倒找錢都不要啊有沒有。

一說就來氣啊對不對,說點實在的。

30歲其實是一個人在人生階段重新認識自己的起點,注意,是起點,因爲這個時候,人已經脫離了懵懂狀態,開始考慮現實,思想上逐步成熟,尤其是邏輯上對空間思維的理解也日趨成熟,請注意,空間思維,這對軟件非常重要,用一個專業的名詞,那就是架構。

所有的大師都是架構師,比如建築師、文學大師、數學大家、物理大師,這唯一的來源就是空間思維,何爲空間思維,空間思維是立體的,或者說是多維度的,從這個層面說,30歲就嚷着退休的這些人,他們是單維度啊,對不對,只有一根筋,這就是差異。

大家口口聲聲說架構,有幾個人真的理解啊。其實很簡單對不對,我們分析一下語言的進化不就更加直白,語句、函數、類、接口、繼承、組件,系統、分佈式他們是一個分形對不對,每一個概念就表達了一個空間的思維對不對,他們直接可以通過互相調用來達成交互,這就叫做依賴對不對,設計模式裏面講的是類層次上的交互,這是我們空間思考裏面最豐富、也是最具有挑戰性、更是最有趣的部分。

如果你覺得設計模式沒有美感、你沒有覺得設計模式是立體的、你不覺得有些依賴是神來之筆,那你就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空間思維能力有問題啊,這有可能不怪你的,人都是有差異的對不對。但是、但是,我只能說但是,最大的可能是你根本就沒有好好研究這玩意,我相信只有很少的概率會導致人沒有空間思維能力,你肯定不會沒有空間思維能力的。

其實,所有的抱怨都來自於你不喜歡啊,或者移情別戀了,對不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