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進階·架構篇(一)

最近仔細研究了一下阿里巴巴中臺戰略思想和架構實戰,結合我所遇到的實際情況,分析如下:

 

架構轉型歷史原因

首先,中臺概念被大家開始接受並且企業逐步開展中臺建設的目的是爲了解決以下三個根本問題:

一是重複的建設導致資源浪費。

二是系統間交互成本高昂(當然可以通過SOA解決交互,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消耗)。

三是不利於業務沉澱和持續發展(企業實施SOA的方式導致了“自頂向下”的建設模式,服務提供者會拒絕新需求或者原有的服務設計無法支撐新的修改,這也是項目制的弊端)

爲了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構建共享服務體系。一方面遵循SOA的核心價值——松耦合的服務帶來業務複用,既解決了重複建設的問題,又通過統一核心業務層避免了需要打通系統間交互的麻煩。另一方面走出SOA項目制的誤區,多花些耐心,用業務爲核心業務層做沉澱,打造一個高可用的共享服務。

一個足夠優秀的共享服務體系,不僅可以爲業務的創新、試錯提供紮實的基礎支持,也能夠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沉澱足夠的業務數據進而進行建模分析。

 

以某中小型互聯網公司架構發展歷程爲例

最早期,作爲初創公司,所有功能被集成在一個項目中(那時候還沒有什麼用戶量)。

隨着用戶量的不斷增加,老架構出現了各種問題,團隊協作成本增高(花費大量時間解決代碼衝突)、新的需求帶來的數據模型和業務邏輯的變更,會給系統帶來不可控的風險、項目複雜到看不懂,於是第二代服務體系出現了,也是最早期的微服務體系。項目逐漸被拆分爲不同的項目,同時打通各個系統,便於交互,中臺化初現。但是,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因爲部分項目過於耦合,導致新的需求無法接入,業務組不得不另起爐竈。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三代服務體系出現了,通過重構部分項目(例如賬戶系統,訂單系統等),同時考慮系統的通用性和可拓展性,使這些項目真正中臺化,與業務邏輯徹底解耦,業務方可快速接入進行迭代。

目前的架構確實滿足解決了三大問題,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本文暫不贅述):

  1. 中臺項目邏輯閉環問題

  2. 中臺項目成型後,“被”進入維護期,由於溝通以及服務提供者的問題,導致各業務組仍然存在一些重複建設的問題

 

下期預告:

阿里巴巴共享服務體系搭建以及我所經歷的實際案例分析哦~盡情期待~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不定期更新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