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財務自由還差一份保險(薦書:《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作者:槽叔)

在經歷了超前消費時代的洗禮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於是各種理財課、理財書讓人應接不暇,甚至我們曾經最常用的支付寶也開始由一個純粹的消費工具演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財工具。當我們開始把結餘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多樣化的投資渠道時,我們唯一關心的事便是能夠得到多少的回報。多數人認爲,把錢放在銀行、基金、股市、期貨裏,用錢生錢才叫嚴格意義上的投資,殊不知,我們卻往往忽視另外一種重要的投資方式——對沖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財務風險。

沒錯,這種投資就是保險。即使你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保險產品,你也一定對保險有或多或少的瞭解。大到傳統的人身保險、社會保險,小到我們經常可能會買的運費險、支付寶賬戶資金安全險等等。可以說,只要能用概率解釋的事情,就一定會有保險的身影。

但是人們往往會對保險公司存在誤解,要不根本就是一知半解,認爲自己完全不需要任何保險。這本《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可以說是很好地填補了保險科普領域的空白,作者以其專業的角度,用平易近人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豐富形象的例子,給每位讀者上了一堂結結實實的保險課。

在引言部分,作者以自己和妻子美國之行的意外取消爲切入點,並類比了大多數消費者最常見的退貨運費險,讓讀者首先對保險有了一個直觀而又親切的印象。但是保險不僅僅是這兩個例子,而是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盲人摸象“這個成語來形容保險,體現出了不同的保險產品有着不同的面貌與作用,不可一概而論。

第一章直面當前我們對保險的多數印象:似乎保險都是騙人的,當初高價買入的保險,卻在需要賠付的時候慘遭閉門羹。事實上,保險賠付並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麼簡單,保險責任、健康告知等多個要素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賠付。在這一章節作者從公衆和保險公司兩個角度分析理賠難出現的原因,意在化解公衆對保險的誤解,只要我們多一些信任和判斷,就能少一些糾紛與不悅。

書中還對保險的熱點問題做了解答,例如:返本型保險是否真的“免費”?保險公司會不會破產?這些都是很多像我一樣剛剛步入社會初次接觸保險概念的年輕人經常會考慮的問題,真的是學到了不少有趣的行業“爆料”。

在介紹完保險常遇到的一些困惑之後,第二章正式介紹保險的核心內容:如何購買保險。

就像汽車有三大件一樣,保險也有自己的三大件:保險責任、保額、期限。這三個因素也決定了保險的價格。與此同時,各式各樣名目繁多的套餐也是讓我們消費者感到力不從心。就像去麥當勞點餐一樣,你可以選擇套餐,也可以選擇單點,這就取決於你自己的核心需求。當然,能夠選擇好的保險產品不容易,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之外,如何與保險業務員打交道也非常重要。所以看完第二章的介紹之後,你在將來面對保險產品的選擇時,就能做到任憑業務員如何滔滔不絕,仍然做到寵辱不驚,選擇真正能夠應對未來風險,真正適合自身需求的好產品。

第二章的最後一部分介紹了我聞所未聞的企業團體保險,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到團體險的利弊。

前兩章的內容都是針對保險行業整體做介紹,第三章就開始真正介紹保險產品的類別了。中產階層購買保險必備的四大金剛:重大疾病險、定期壽險、商業醫療險和意外險。這四大金剛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保險產品,也是我們購買最多的保險類別。那麼這四大金剛分別保什麼?保額追求多少合適?是不是買的越多賠的越多?買多長期限?這些私人定製化的問題,再你閱讀完本章之後一定找到自己的答案。

四大金剛之外,也有針對小衆需求的保險產品。在第四章,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高端醫療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理財保險等新型保險產品。尤其是理財型保險,想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聽說或接觸過。而對於購買人數較少的高端醫療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作者也很可觀地闡述了其可取之處,爲我們的保險升級提供指南。對曾經一度風靡的香港保險,作者也是苦口婆心地擺出了其風險與弊端,以及香港保險究竟適合哪些人羣,讓消費者理性看待,繞“雷”而行。

接下來的第五章進入實戰。如何給我們的孩子、父母以及我們自己配置保險?裏面有很多非常有借鑑意義的理念,例如身爲父母應該首先配置好自己的保險,因爲父母纔是孩子最大的“保險”,例如給父母要優先買住院醫療險而不是重疾險等等。都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使用指南。

第六章代表性地介紹了一些並不是人人都必須的保險,分別是:車險、財產險和旅遊險,雖然時常被忽視,但是在需要的時候真的能夠幫我們很大的忙。這其中有非常多容易忽視的細節問題,例如在買車險時要更重視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而不是產品本身的責任和性價比;買財產險時以主險+附加險的套餐搭配爲佳;買旅遊險時一定要仔細閱讀除外責任與自己的旅途目的是否相沖突等等。愛車、愛房、愛旅遊的你是不是感到買一份保險非常有必要了呢?

在作者苦口婆心說了好多關於保險的只是與具體前期操作之後,本書也進入了最後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又是我們非常不願意面對的一部分,那就是理賠和投訴。爲什麼是我們非常不願去面對呢?因爲這往往代表我們遭遇了不幸,此時我們只有三種選擇,要麼順利得到理賠,要麼拒賠並接受,要麼被拒賠之後與保險公司競爭到底。第一種情況還好說,而後兩種情況,我們一定要保持理性,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並且需要在購買完保險之後就要提前瞭解理賠流程以及如何申訴,這能夠增加我們理賠的成功率,讓保險更好地爲我們的風險保駕護航。此外,後續保單的保管工作也不容忽視,保管好保單有什麼好處呢?除了能夠幫助我們成功理賠之外,作者還提出了一個鮮爲人知的功能:保單貸款。怎麼樣?是不是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呢?

總的來說,這本書適合於每一個階層每一個年齡段的人好好地閱讀。當你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時,不妨多去了解和接觸一些保險知識。正如作者說的那樣:這個世界到底會不會獎勵未雨綢繆的年輕人,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