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體系結構期末複習-輸入輸出系統

4 輸入輸出系統

4.1 知識點

考試重點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與三個特點。通常把處理機與主存儲器之外的部分統稱爲輸入輸出系統,包括輸入輸出設備、輸入輸出接口和輸入輸出軟件等。系統的三個特點是實時性與設備無關性(即插即用技術),異步性(外圍設備間並行工作)。針對實時性,採用層次結構的方法;針對與設備無關性,採用分類處理的方法;針對異步性,採用自治控制的方法。
  2. 基本輸入輸出方式。4個:無條件傳送查詢傳送DMA傳送中斷傳送。或分爲3類:程序控制輸入輸出方式(CPU要通過指令對設備進行測試才能知道設備的工作狀態,採用輪流循環測試分時爲多臺外設服務),優點,靈活性好可改優先級,缺點,不能實現CPU和外設的並行工作。中斷輸入輸出方式(出現系統外部機器內部的事件,CPU暫停先行程序轉去處理這些事件,等處理完再返回),特點,可並行工作,處理意外事件。直接存儲器訪問方式(外設請求直接發往主存,數據傳輸無需CPU干預,全部用硬件實現,無需保存現場恢復現場,主要用來連接高速外設)。DMA方式有三種,週期竊取方式直接存取方式數據塊傳送方式
  3. 中斷源,中斷分類。定義,引起中斷的各種事件稱爲中斷源。中斷源分類組織的目的:在響應中斷後能儘快找到中斷入口。常見分類爲可屏蔽中斷與不可屏蔽中斷,我們爲每一類中斷源分配一個硬件的中斷入口,在進入這個入口之後,再通過軟件找到具體的中斷源。
  4. 中斷源識別。中斷源的識別方法有5個方法。①查詢法,共用中斷請求線,響應中斷後都進入同一個程序入口,軟件查詢。優點,靈活性好,缺點,速度慢。②軟件排隊鏈法,設置中斷請求寄存器,每個中斷源佔一位,用指令讀出寄存器內容。優點,節省了用軟件逐個尋找中斷源的時間。③硬件排隊鏈法,用硬件排隊器和編碼器,在所有請求中斷服務的中斷源中,找出具有最高優先級的中斷源。優點,識別中斷源速度更快。④中斷向量法,在主存設置中斷向量區代替寄存器,其餘與③同。總結,②③④都屬於串行排隊鏈法,優點,簡單速度快,缺點,靈活性可靠性差。⑤獨立請求法,各個中斷源使用自己獨立的中斷請求線,克服了可靠性差。要想克服靈活性差,用分組獨立請求法,組內串行排隊鏈,組間獨立請求。
  5. 通道與通道種類。處理機和外設的連接方式,直接連接/通道處理機/輸入輸出處理機。通道種類有,字節多路通道選擇通道數組多路通道字節多路通道爲多臺低中速的外圍設備服務,多個子通道一個控制器。選擇通道爲高速外圍設備服務,只有一個以成組方式工作的子通道數組多路通道字節多路通道和選擇通道的結合,每次爲一臺高速設備傳送一個數據塊,並輪流爲多臺外圍設備服務

4.2 大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我們一般默認1是中斷屏蔽,0是中斷開放。這題正好反過來。

(2)這題有兩個優先級,一個是中斷請求優先級1234,一個是中斷服務優先級3241。因此請求服務的優先順序是1234,實際服務完成的優先順序肯定是3241。在服務完成之前,問自己:這個中斷源是搶別的中斷源的服務嗎?如果是,回到被搶原來的中斷源,如果不是返回到主程序,再去執行其餘的中斷源。因此,這個題的順序是:D1D2請求,先服務D1,然後D2搶D1,服務D2。這時D3D4進來,D3搶D2。服務完D3後,回到被搶的D2服務D2,服務完D2後,回到被搶的D1服務D1。這時D4可以把D1搶了,然後服務D4,回到D1,結束。只要D1D2D3D4再同時服務或等待服務,就不可能回到主程序。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