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共享軟件這三年

 ALinq 這個產品就做差不多三年了,回想起當初,就宛如一眨眼的功夫。這個軟件是從 08 七月份開始做的,八月份發佈,當然,那時候也不叫 ALinq ,而是 LinqToAccessDB ,後來隨着對數據庫的支持越來越多,才改名叫做 ALinq 的,ALinq 的是取自於 Any 的第一個字母,意爲 linq to any database,事實上,ALinq 雖然沒有 linq to any database,但是,能 linq to 大部份的數據庫了。

      做這個軟件還真是件偶然的事情,主要是因爲一個項目要用 Access 數據庫,本人很喜歡 Linq to SQL,在Google 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實在找不到一個好用的 Linq to Access,於是就嘗試自己寫一個,沒想到還真寫成了,於是就放出來和大家共享,沒想到反映還挺不錯,在大夥的要求下,一步步地把它完善起來,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這三年,基本上是全職開發,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把 ALinq 打磨成一個精良的軟件,應一些朋友的要求,談談 ALinq 開發的一些經驗,希望我這些經驗,能對你們有用。

一、模仿 + 創新 + 細分用戶羣

      模仿與創新,這個很容易理解,使用過 ALinq 的朋友都看得出來,ALinq 是模仿 Linq to SQL 的,但是加入了很多創新,這些創新,都不是憑空來的,而是來自客戶的需求,但同時,又反過吸引更多的用戶來使用。細分用戶羣,意思是說,你首先得發現細分領域下的一小羣用戶。很幸運,我做 ALinq 的時候,市面上還沒有類似的,流行的商業軟件。這個市場,當時還是一片空白。因此很容易積累起第一批用戶,這批用戶在使用的時候,不斷地對我的軟件進行反饋,然後,我根據這些反饋,不斷地進行改良,使得 ALinq 越來越貼近客戶。要是當時,我是模仿某個成熟產品的,我想一定很難成功。舉個例子:現在國內,到處都是 CodeSmith 的破解版,你想通過單純的模仿,是很難成功的。因爲任何軟件,剛出來的時候,都是功能簡單,BUG 多多,試問,你怎麼去吸入用戶使用呢?就算有偶爾有用戶用了,也很快會放棄 ,轉而使用功能強大的破解版。

      所以,必須細分出一部份用戶,並且,這部份用戶得足夠多,支撐得起軟件發展。沒有用戶,一切扯淡。在你軟件很弱小的時候,想搶大佬們的用戶,更是天方夜潭。記住,模仿與創新,都是於基於那小羣用戶的。

      年輕人,都喜歡幹一番事業,在園子,隨處可看到這種年輕人,這是件好事。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不對,必然會受到市場的懲罰。在你找不到目標用戶的時候,還是先靜下心來,專研技術吧。年輕,雖然不畏懼失敗,但是,白白地去做犧性品,是沒有何意義的,還不如積累些技術,靜靜地等待機會。


二、聆聽客戶,注重他們的需求

      產品的功能,不要單憑自己的想象,去做,而是要基於客戶的需求。很多年輕的程序員,都是憑自己的想象,給自己的軟件提出需求,並且在做之前,從來就沒有和自己的用戶做過溝通。當然,這個錯誤,我年輕的時候也一樣犯過。經常在園子裏看到一些年少輕狂的程序員,目空一切,總自以爲那些老程序員,知識技能過時。(哥看到這些話,通常是一笑而過)在這裏提醒一下,薑還是老的辣,這句話能流傳到現在,說明它還是有點道理的。

     很多做 ORM 的朋友,在拿他們產品和別人產品作比較的時候,很愛吹噓自己的軟件性能是如何如何地好。我從沒聽過哪個朋友說,“我的產品,是根據 XXX 個用戶的反饋,不斷地完善而來的。”試問,你的用戶,真是需要一個性能強大的 ORM 嗎?也許有,但是,肯定不多,最起碼沒有多得支撐得起你軟件的發展。我想,絕大部份選擇 ORM 的客戶,都是希望能夠快點把工作完成,可以按時下班,好好休息。一個產品,它的功能,如果不是客戶想要,想要客戶接受,難上加難。相反,如果一個軟件,是客戶想要的,他會主動跑過來找你。

ALinq 的很多功能,可以說,都是來源於用戶的需求,比如說,批量更新,刪除。還有設計器的 Attirbute 功能等等。做產品,不要單憑自己的想象,而是要基於客戶的需求。

三、注重細節


      一個軟件成熟與否,很大程度上看細仔,一個成熟穩定的軟件,應該在仔細上做得很好。當然,我們的產品在這方面,還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這裏說出來,也希望其它做軟件的朋友注意一下。

產品的細節主要包括:

1、軟件打開後界面,一眼看上去,要給人一種安全可靠,用着放心的感覺(就象女人看男人一樣)。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看看 Visutal Studio 吧,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範利。

2、產品的設置,菜單,選項這些,應該是簡約而不簡單,應該能讓新手很快上手,但是上手後,想要的功能,都能很方便找得到。看過很多國內的小軟件,很多功能選項都堆在一塊,看上去的第一感覺,就是很複雜,不和如何上手。

3、要有完善文檔,手冊,還有範例。

4、要有一個好的官方網站,應該能夠讓客戶快速地瞭解你的產品,下載到你們的產品。還要起到客戶和官方溝通的渠道作用。

四、用心服務客戶,得到客戶認同


     我對待每一個客戶,都是很用心的。由於有不少客戶都是國外的,所以往往半夜三更爬起來回復客戶的郵件,因爲我知道,客戶碰到問題,得不到解決,心裏是很焦急的。而且要儘可能地快,讓客戶感覺到你的誠意,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

     在國內的,有很多商家,都是靠忽悠,然後收了錢,就不管的了,出了問題就推來推去。其實這種做法,是很短視。當你的軟件、服務得客戶的認同,客戶就會替你免費宣傳。產品的口碑,就是靠用戶宣傳開來的。我有一位美國用戶,就給我介紹了好幾個美國的客戶,還有一位法國的客戶也是。當然,國內也不錯的客戶,國內有位老客戶,外包公司的,他們公司從我的產品剛出來的時候,一直用到現在。同樣也給我介紹了不少客戶。


五、注意和客戶的溝通交流

      要善於和客戶溝通,當然,溝通的手段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博客,QQ、郵件這些都可以,及時收集他們對反饋回來的信息。看看他們有沒有些什麼新的需求。每逢過節,發封電子郵件,或者電子賀卡,讓客戶知道,你還記得有他這麼一個人,同時,你的公司仍然活着。

六、國際化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把軟件賣到國外去,很難,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難。最起碼,對於我來說,大部份的收入,都是來自國外的。做國外市,最痛苦的就是時差問題,尤其是美國用戶,他們通常是 12 點上班,然後早上 7 就下班的了。記得有一次,爲美國的一位用戶提供在線服務,一直在電腦旁邊待到凌晨三點多。法國、德國的用戶就好很多,大慨是晚上六、七點鐘的時候。除了時間,可能還有一部份用戶擔心語言。但是根據我這經驗,這個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爲你可以截圖,還可以給代碼範例。最大的問題反而是推廣、宣傳。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說一下步驟:

1、當然,你的軟件,還有網站,文檔這些肯定得是英文的。

2、要有一個帳號,用來收款的,我用的是 Paypal,官網:http://www.paypal.com 。

注意:不能註冊貝寶,那個是專門做國內的,只能收人民幣,不過好處是不用收續費。

除了Payal,還有很多選擇。選擇它,主要是因爲它簡單,其它的太複雜了,看着頭都大了。另外,你可以到 htt://www.cnsw.org 這個網站上看看,那裏有很多做海外共享的朋友,可以和他們交流。

3、做完這些,接着就是推廣了。同樣,推廣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包括常見的論壇推廣,博客推廣,還有在 Google 上做關鍵字的推廣。


OK,我的一些開發經驗就先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這些經驗對大家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