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實德集團——總裁——徐明

徐明簡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出生年月:19714

籍貫:遼寧莊河

大連實德集團

職位:總裁

畢業院校:東北財經大學

       1992年,他創建了大連實德集團。經過10年來發展,集團已形成以塑料異型材爲主的四大產業格局,即化學建材、石化、金融保險、文化體育等。在大連、成都、浙江嘉興、珠海、天津建立五大生產基地,擁有自己的研究院。石頭縫裏蹦不出富翁,與所有的成功人士一樣,徐明的崛起絕對是“十年辛苦不尋常”,而天份和志向更是成就大事的基礎。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徐明就顯露出他的經商才能。

  徐明:學生經商。有時候覺得有點品位的概念。比如就說聖誕節的時候我就賣賀年卡。好像這纔是學生應該做的,其實誰也沒規定學生應該賣什麼?不該賣什麼?市場需求什麼其實學生是可以做的。某種意義上來講,恰恰聖誕節的時候,正好是一個期末考試,一個是我們入學已經三個月了,囊中羞澀已經沒有什麼購買力。學生最好的購買力,就是春節寒假時候回來和暑假放假回來的時候。這腰包都非常鼓,這個時候往往就是市場最好的時期。當時我們是學國際貿易的,我們一班同學就講,實際上做這個事情非常簡單。我是瀋陽航空學院畢業的,在瀋陽航空學院旁邊有個五愛市場。其實我們那時候很艱苦,坐公共汽車背兩個包東西拿到學校來賣。一般是翻兩倍到三倍的,現在想起來可能不太道德。但實際上利潤率非常的高。都是兩倍三倍的利潤。

  徐明的大學專業學的是國際貿易,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大連莊河縣經貿委,他當時心目中的英雄是比爾.蓋茨,對英雄的仰慕使徐明早早確立了人生的奮鬥目標,他只在單位工作了一年,便辭掉公職孤身一人來到大連,他靠自己對政策的研究和把握,發揮專長賺得了第一桶金。徐明:那麼當時那種環境就是,這個蝦出口,是原料蝦。因爲作爲莊河、作爲大連當時都是中國對蝦出口最大的基地。那麼蝦出口呢!存在所謂的許可證制度,實際上就是說誰拿到許可證誰就贏得了市場。就有了出口的機會。但是當時在這個出口許可證要求上,就是生蝦出口要許可證。他沒有規定熟蝦不要許可證,但同時也沒有規定熟蝦出口要許可證,

 

這時候臺灣同胞辦的企業,他就想爭取養更多的蝦到國際市場去賣,我就把我關於政策研究問題跟他講,他當時就提出說:“這樣你能不能來幫助我們一起來把這個事情做好。我跟他講:我是有這個決心來做的。我記我們當時出口一個集裝箱熟蝦的時候,是三十七萬美元。而後來呢!一個集裝箱出口的時候,由於國內的惡性競爭,到92年的時候已經變成七萬美元了。所以那個時候的利潤是非常高的。所以我覺得要說第一桶金是從哪兒來?應該是從政策上來的。

  不可否認,徐明的第一桶金是在喫透了政策的前提下,敢於大膽出擊,靠的還是膽子大、敢賭。然而,可貴的是他考慮問題從不侷限於眼前的事,而是爲未來做着積極的準備。他不滿足於做小商小販,當別人開始跟進,與他爭奪販蝦生意時,徐明卻在1992年,張羅着引進國外最先進的工程設備,風風火火的做起了土石方工程。當時的大連,徐明的設備是一流的。後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挖坑填海”工程是徐明那時的經典戰例,從那時起,徐明一直髮揮着他出色的組合能力。

  徐明:當時做基礎工程的時候,它有六十多萬立方的土,要排到什麼地方呢?我當時考慮到:就是應該在做一個工程的同時,也同時把另外一個工程做好。我們就跟政府提出來了,結果政府拿着我們的要求,在“星海灣”那邊依山建海。現在建設了一個可能是亞洲最大的廣場。這樣可以說在做一個工程的同時完成了兩個項目。

  徐明說商場上不是大魚喫小魚,而是快魚喫慢魚”。反應快,決策快,行動快,是徐明的快魚風格。1995年8月,徐明就用自己的全部資金,並貸款1億2千萬引進了12條塑鋼型材的生產線,爲今天實德獨步中國型材市場、成爲塑鋼大王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些決策,在當時看來無一不是超前的、不可思議的,以至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徐明有些莽撞,快得沒有道理。

  大連實德化學建材產業集團製造總監龐學義:因爲當時應該說我們從技術上、從質量保證上,我們大家還沒有真正認識這個產品。同時呢,我們對這個產品究竟能夠達到什麼樣一個程度來替代鋁合金門窗?大家都沒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應該說反對的意見很多,呼聲也很大。

  也難怪大家不理解,徐明在做塑料型材時,鋁合金門窗還處於一個統治地位,而塑料型材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能做好嗎?當別人對此有着諸多疑慮的時候,徐明卻顯得胸有成竹。

  徐明:門窗當時是鋁合金佔統治地位的。而要實行一次真正門窗史上的革命,那只有塑鋼門窗。目前鋁合金僅僅是銷售方面的創新,比如說它的鍍膜也好、它的掛塑也好,都沒有根本上解決塑鋼門窗的解能、防噪音、生產節能的問題。這是鋁合金都不具備的。所以說我們要做相關的,同時又要考慮到未來的市場問題。我覺得我是經過綜合考慮後來做這個決定的。2000年實德集團的主導產業——化學建材產業,已經形成了28萬噸的型材的年生產能力,居亞洲之首,也由此證實了徐明當初的正確判斷。徐明的判斷緣自於他“生產引導消費”的創新原則。徐明認爲,一個公司的市場策略不能囿於市場上流行的產品,只有通過創新來拉動消費,這個產品纔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徐明也始終堅持以創新的原則,走自己的路。

  徐明:作爲我們現在來講,不是陶醉昨天,也不在意今天,關鍵要贏得未來。要贏得未來的話,就不會按照別人畫好的地圖來走。只有自己繪好的地圖按照自己的路來走。別人認爲現在這個產業還很幼稚狀態的時候,恰恰是我們發展的最好的機會。

  徐明對實德文化的闡釋是“實業報國,德以興家”。當初來大連的時候,爲了提高自己的素質,徐明曾要求自己做好三件事:學第二外語、練好書法、學會開車。而生意場上的忙碌使他無暇顧及其它的事情,只是學會了開車。徐明說這就是生活,總是要求你先做必須要做的事情。在商言商,徐明進而不再追求個人的完美,而是傾力打造完美的團隊。

  徐明:我認爲當你一個人追求完美的時候,你勢必影響在其它方面的發展。我們曾經在公司講過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求的各個公司的領導,在做工作彙報的時候,可以就是說拿着稿子來講。不需要你再做脫稿,因爲你可能爲一個脫稿講話,你可能準備了三天,但是你這三天爲了脫稿講話,你能看多少新的書?能學習多少知識?對你能豐富多少?而就是爲了這一次圓滿的演講你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所以說我是想一切都順其自然。人在平和中、在平常中、在自然中生活是最好的。我對自己現在沒有定位。你願怎麼想就怎麼想我!我就是我!我想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不會顧慮到別人對我的印象怎麼樣?這就是我。

  孫國桐:他這個企業管理的讓我不可思議。我和另外一個記者走進這個企業,走進實德深處。發現這個企業管理的非常有條理,在這個企業裏工作的員工都特別有憂患意識,特別有危機感。生怕自己幹不好。那種機制的力量簡直無處不在。

  徐明:如果他認真的讀過這三篇文章的話,就會發現這個三篇文章本身,尤其《反對自由主義》,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個制度;一個紀律。因爲提到說正步走、軍訓那是一個形式,但是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我們覺得就是說由於我們大概2000年我們新增了1800名員工,2001年是2200名員工,在這樣一種這麼多來自天南海北的人才組合過程當中,需要有這樣一種急訓來加強溝通,需要有一個這樣的培訓來加強各部門的瞭解。

  這些年實德的規模不斷擴大,成長的速度超過300%。在今年杜邦成立200週年慶典上,杜邦公司亞洲區總裁查布朗很誠懇地對徐明表達了敬意。從1995年開始,雙方開始合作,他對實德的成長看得很清楚。而在實德快速增長的諸多因素中,制度的創新是基礎。

  大連實德集團員工李月瀅:對於內部企業員工的瞭解和對企業方方面面的管理,他都有一個非常遠的前瞻性。這個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他制度的制定。可以說是制度先行,他並不是說拿一把尺子來衡量一個人,而是讓制度來爲我們的管理來服務,爲人來服務。

  徐明:制度實際上是有人性化的。制度爲什麼要變化?因爲制度是要適合大多數人的需求的,而不是說是爲特殊性來制定的。所以說我們一方面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方面又要考慮制度要適應人的需求。一個制度完全適應大多數人的需求的時候,這時候才能對個別人違犯制度進行治裁。實德的很多制度是關於細節的。“細節是魔鬼”,——徐明很欣賞這句話的同時也也非常注重細節,這使得他能夠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徐明:但是如果一個好的想法,大家都不認同你,光有一個好的思路、好的想法,而沒有集體的努力,對一些細節工作的努力的話,可能一個好的思路想法會變成一個下策。所以說我覺得人的工作關鍵是在細節上。

  《大連日報》體育部主任孫國桐:跟國際米蘭、AC米蘭、尤文圖斯意甲三大俱樂部,我們都去訪問了。訪問的過程中我就感覺他非常注重這個俱樂部各個方面的細節。他訪問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學習。從頭到尾的不停的。他就像一個採訪者似的,來了解國際米蘭的歷史,國際米蘭青少年的培訓是什麼樣的?

  實德滾雪球般的發展已不在是一個謎,徐明浮出水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目前,實德已經實施了ERP戰略,這一信息化管理戰略勢必對實德的未來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徐明:實際上我們要通過信息的手段,來解決我們管理半徑的問題。因爲我們現在跨區域經營、跨地區經營、跨國經營,如果管理半徑不縮小的話,無論是從管理費用、管理效率上,都大大加大了。所以信息化對我們企業來說勢在必行。

  徐明要打造全球化的實德品牌,這當然需要科學的規劃和過硬的隊伍。有資料表明,在3~5年內,實德要建立一個有500名MBA的管理團隊,在人才的規劃上,徐明同樣讓人們感到他的雄心勃勃。但是,這麼一個具體化的目標,是否會不實用而成本太高呢?

  徐明:其實企業最根本的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力量。如果說人的問題解決好了,這個企業其它方面的問題都解決好了。因爲像我們現在也是這樣一個企業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般的就是三個要素:一方面就是資金的問題;第二就是合作伙伴問題;第三就是團隊的問題;而實際上最主要的就是團隊問題。因爲你有了好的團隊,就自然有了好的合作伙伴,有了好的合作伙伴、有了好的項目,就有了更多的資金來保證這個項目的順利進行。所以我們更重視這個團隊建設。

  實德人都說徐明是戰略家。他很看重戰略管理,如果戰略管理不對頭,即使在具體事情上再努力,也無法扭轉整個事態。徐明認爲這正是許多企業失敗的原因。

  徐明:除了說在經營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管理問題。如果在戰略問題上失誤的話,恐怕下面的人再努力,也會離核心走的越來越遠。所以我是特別注重在戰略方面的管理。

  實德最新的動作是進軍保險業,靠實業起家的徐明已經開始涉足建材、石化、家電、體育、保險等7個產業領域,多元化可能會面臨許多風險,遇到很多困難,而徐明無所畏懼,在他看來,所有的問題你認真研究我們的戰略發展。

  徐明:首先走到今天一直是用發展來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我們提出“與客戶共增長”。就是說任何東西都是相互的。我們走到今天一直堅持走大路的,而不是取捷徑來發展的。我還沒有定性,我覺得他們所有優秀的東西都值得我來學習,就是如何來整合、來提升自己的問題。人也是有一個定位問題,就像我在學校剛畢業的時候,我非常佩服比爾.蓋茨。我認爲比爾.蓋茨是一個技術型的企業家,而且是有真材實學的一個人。

  徐明一向對媒體很低調,這次面對衆多媒體的採訪也是迫不得已。徐明說自己現在是以一顆平常心做人、做事,他還年輕,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這也就註定了將來的徐明,還會有許多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