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模擬器端口聚合和鏈路聚合的問題

   在計算機網絡的某些配置中我們常常需要用到端口聚合,將交換機上的多個端口在物理上連接起來,在邏輯上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擁有較大寬帶的端口,可以實現負載分擔,並提供冗餘鏈路。但是提到端口聚合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概念鏈路聚合。有些文獻中會把端口聚合和鏈路聚合混用,但是實際操作中卻並不是這樣,雖然兩者間關係緊密。

  根據我實際操作的體驗做了自己的總結——端口聚合就是將兩個交換機之間的多個實際物理端口虛擬化爲一個虛擬端口,感覺就像是進行了聚合,請注意此時的聚合是在同一個交換機上進行的,比如有A和B兩個交換機,兩者之間連接兩根線纜,那麼需要在交換機A和交換機B上分別做端口聚合,分別在A上將A的兩個端口聚合爲一個,再在B上將B的使用端口聚合爲一個。而在端口的聚合中還伴隨這另一個操作就是鏈路聚合,因爲上面的操作只是對端口進行了虛擬化的聚合,但是兩個交換機之間的兩根線纜還存在着,所以我們還需要創建一個虛擬通道,將兩根物理線纜進行虛擬聚合,這就是鏈路聚合。

實際命令行如下:

SwitchA:具體操作
Switch>
Switch#config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  -  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思科中默認爲AUTO模式所以要先轉爲access模式才能轉爲trunk模式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設置端口模式爲trunk
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加入鏈路組1並開啓
Switch(config-if-range)#swi tr en dot1q//封裝成幀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按照目標主機IP地址數據分發來實現負載平衡
Switch(config)#exit

SwitchB:具體操作
Switch>
Switch#config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  -  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思科中默認爲AUTO模式所以要先轉爲access模式才能轉爲trunk模式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設置端口模式爲trunk
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加入鏈路組1並開啓
Switch(config-if-range)#swi tr en dot1q//封裝成幀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按照目標主機IP地址數據分發來實現負載平衡
Switch(config)#exit

希望我的經驗對大家們有幫助,要是有不足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