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用戶指南》筆記(一)

ξ 1.0 前言

6月份開始系統學習UMLRUP基礎知識,買了兩本書《UML用戶指南》和《UML參考手冊》,先大致看了一下,決定用《UML用戶指南》做入門用,這本書比較老,講解的UML還是1.2版本的。《UML參考手冊》用來查閱,內容詳實,而且是關於UML2.0的。工具選用Together,本來打算採用IBM的工具,但是下載了RSA後發現對UML的表現不太好,而且java開發不支持JDK1.5,只好放棄。

UML用戶指南》筆記主要內容是看書和工具使用中的心得,也有大部分的書籍內容摘抄,用來加深記憶。

 

ξ 1.1 建模的重要性

 

什麼是模型:

模型是對現實的簡化。並且對現實的描述應該嚴謹、無歧義。

 

建模的目的:

⑴ 模型幫助我們按照實際情況或按照我們所需要的樣式對系統進行可視化;

⑵ 模型允許我們詳細說明系統的結構或行爲;

⑶ 模型給出了一個指導我們構造系統的模板;

⑷ 模型對我們作出的決策進行文檔化。

 

ξ 1.2 建模原理

 

① 選擇要創建什麼模型對如何動手解決問題和如何形成解決方案有着意義深遠的影響;

 

② 每一種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精度級別上表示;

 

③ 最好的模型是與現實相聯繫的;

 

④ 單個模型是不充分的。對每個重要的系統最好用一組幾乎獨立的模型去處理。

 

ξ 1.3 面向對象建模

 

軟件建模最常用的方式:

 

① 從算法角度建模:傳統軟件開發建模方式,根據該建模方法建立的系統比較脆弱,後期維護比較困難。

 

從面向對象角度建模:現在主流的建模方法,UML主要針對該方法進行建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