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準確保證水稻種子純度的指導

保證種子純度是確保雜交種子增產的重要措施。目前的主流方式是使用種子淨度分析臺來區分種子淨度,水稻種子純度最低不低於 96%, 雜交水稻種子純度的獲得, 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要保證生產田羣體的絕大多數都是雜合體; 二要構成雜合體基因型的來源和雜合方式是同父同母;三要在配製雜交稻種的過程中, 嚴格隔離去雜, 防止兩系以外的異稻品種花粉串交。


  1 嚴格隔離


  (1)空間隔離。即利用空間距離進行隔離。依據 GB/T17314-1998《秈型雜交稻“三系”原種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規定,秈型雜交水稻制種田空間隔離距離爲 200m, 粳型雜交水稻種子制種田空間隔離距離爲 500m。特殊情況下, 如山區、丘陵地區的背風區域隔離區可適當減少, 但不能低於 40m; 風力大的平原地區不能小於規定距離 200m 或 500m。


  (2) 時間隔離。即安排制種田的揚花期同其他水稻品種的花期錯開, 花期應相差 20d 以上。


  (3) 屏障隔離。即利用地形、地物如山坡、樹林、房屋和高杆作物進行隔離, 隔離的屏障高度應在 2m 以上。


  (4) 父本或非水稻作物的旱地作物隔離。即在制種田四周 50m 範圍內的田塊, 都種植作父本的恢復系品種進行隔離, 或在規定空間隔離區種植旱地農作物。


  2 認真去雜


  (1) 播種至孕穗期。使用種子淨度工作臺根據親本, 即父本、母本的生長形態如株型、植株高矮、莖稈顏色及粗細、葉片寬窄及長短、茸毛多少、葉色深淺等性狀作鑑定依據進行去雜, 把制種田中與父本、母本不同顏色、不同株型、過高過矮的雜株、變異株、劣株及稗草徹底除淨, 選留均勻一致的植株。


  (2) 始穗期。即抽穗初期是去雜的關鍵時期, 主要是除去親本中的異品種如雜交一代種、常規種、保持系等雜株,尤其要抓緊時機拔除制種田不育系中的保持系植株。因爲保持系是保持母本的不育性, 其花粉一旦傳授給不育系, 即母本, 結的穀粒就是不育系種子, 到大田用種是不結實的。這種不育系( 屬早熟類型) 生長到揚花期間不能自花授粉, 無外來花粉不結實, 造成大田水稻生產減產, 直接造成糧食嚴重減產。因此, 制種要求在保持系傳粉之前拔除保持系植株; 否則, 還要把它 33cm 範圍內可能已接受到它的花粉的不育系穎花剪去。不育系和保持系屬姊妹系, 植株形態相似, 抽穗前很不容易區分, 抽穗初始期最易鑑別。此時, 保持繫好辨認, 一是保持繫有的比不育系早抽穗 2~3d; 二是保持系穗頸不包頸且伸得長, 母本包頸; 三是保持系此時植株較高大, 葉片寬長。


  (3) 施用“九二”激素後的授粉期。要除去保持系雜株、異品種。此時大多數不育系穗子完全抽出, 根據穗頸長短已無法區別。其唯一的特徵是: 保持系花藥黃色, 有正常的花粉。每天分早、中、晚 3 次去雜, 早、晚雜株的特徵授粉後的殘留花葯仍呈黃色或褐色( 不育系全部白色); 雜株有當日抽穗當日開花的特點, 中午母本中當日開花的保持系和異品種等雜株的特徵是藥花飽滿且有花粉飄散( 不育系無花粉飄散)。


  ( 4) 收穫前的乳熟期。要清查 1~2 次, 把漏掉的雜株,尤其是保持系要全部拔除( 制種田間雜株率要達到父本≤0.1%, 母本≤0.1%) 。此時的識別標準是: 保持系種子較雜交種穀殼顏色黃亮, 穀粒短圓, 穗子空秕粒少, 穗頸較青秀且細, 結實率較高, 在 80%以上; 柱頭殘跡少, 在 50%以下。


  (5) 收穫後入庫時, 還要對雜交種子的純度等項目進行檢驗。肉眼鑑別雜交種子的簡便方法是: ①比穎殼。雜交稻種子在其內外穎相連處可見一個比較明顯的小黑點, 它是柱頭的殘跡, 三系雜交稻種柱頭外露殘跡率在 60%以上, 二系雜交種在 10%左右; 而常規種的柱頭外露率在 5%以下。


  此外, 雜交稻種子的內外穎殼的閉合程度不如常規稻好, 三系雜交稻種子裂穎率 20%以上, 二系雜交稻種子穎裂率20%左右。②觀谷色。正常發育的雜交稻種子穀殼上帶有不均勻的黃褐斑; 而常規種的穀殼呈黃色、均勻、光滑。雜交稻種子同常規稻相比, 米粒不飽, 腹部多有凹陷, 堊白較大, 透明度較差。③辨粒形。一般而言, 雜交稻種粒大小一致, 秈型雜交稻種屬長粒形, 其穀粒較細長, 長寬比大於 2; 粳型雜交稻種子則屬於短橢圓形, 長寬比在 2 以下。


  雜交稻真僞的識別, 應將上述的“比、觀、看、辨”結合起來, 全面考察。


  3 嚴防錯亂


  制種的不育系和恢復系以及產生的雜交種, 從種子浸種直到新的種子收穫入庫, 都要細心謹慎, 嚴防錯亂。種子要做上標記, 單浸, 單播; 秧苗要一期一期分插; 成熟種子要單收、單曬、單藏, 保證種子質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