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三日

2006-6-8
今天和水文局的退休幹部一起坐車去林芝玩!林芝有西藏的小江南之稱,海拔雖也有3000米,但是植被豐富、降雨頻繁,所以空氣含氧多,有高原反應的在林芝據說都能緩解乃至消失。
我雖然沒覺得有多強的高原反應,但是能夠走走看看卻是心之所願。從拉薩到林芝地區的首府八一鎮,要走5個小時以上。我們走走停停,見到好看的景色就停車拍照,時間就過得更是奢侈了。
有意思的是,從4000多海拔的拉薩到低海拔的林芝,先是要往高海拔走的。最先經過的是米拉山口,海拔5013.25,屬於林芝地區的工布江達縣。在這個山口,附近的雪山彷彿觸手可及,稍稍上個坡就能得小口喘氣。山口掛滿了各色的布條,這就是聞名已久的經幡了。經幡和轉經筒都是很有藏族特色的信仰表達,經幡就是繪有經文或相關圖案的布條而轉經筒則是刻滿經文的圓筒。經幡一般掛在山口、山頂或是村口,用意不少:風吹過等同於頌讀經文;祈禱祝福;標識到了山口或者前面是村莊;而將轉經筒旋轉一週也能夠起到頌經的作用。
翻過米拉山口,基本上就是往下走了。家鄉福建的山很多,盤山公路也經常走,可是這裏的山太高了,以至於盤山的路往往蜿蜒漫長,不過這樣倒是可以有更多機會看看周圍的山情水景。
中午到了工布江達縣城,發現這個縣出奇的小:方方正正的,騎上自行車快的話10分鐘左右就可以兜一圈。不過意外的還在後頭,這個小縣城裏有很多福建的印記,原來很多都是福建援建的,比如泉州大橋呵呵。
下午到了巴松錯,“錯”在藏語裏是“湖”的意思,巴松錯就是巴松湖。湖中有一個小島,上面除了個廟外就是大片的經幡。不過從島邊的高地望過去,景色卻是十分有情調:雪峯、高山、叢林、碧水、孤島、浮橋。一一現出,好一幅純天然的風景畫!島上有寺廟,我本想去轉轉湊個熱鬧,可是才進廟宇,就感覺一股奇怪的味道襲來,立刻胸悶氣短,只好匆匆離開。據同行的西藏朋友們說這可能是因爲廟裏燒的牛油,呵呵也可能是我心不夠誠:)
晚上下榻八一鎮的林芝假日酒店,收到了林芝水文勘測大隊的熱情款待,真切感受了“天下水文是一家”。席間聆聽了藏族服務員嘹亮廣闊的歌曲,也“羞答答”的接受了潔白的哈達^-^

2006-6-9
要去看魯朗(林芝的一個鎮)的林海了,聽說那裏氣溫較低而且多雨,我趕緊在出發前買了件外套。

事實證明買外套在上午絕對明智,途中又經過了一個山口,在那裏真是寒風蕭蕭、飛雨飄搖。匆匆照了點照片就趕緊上車了,都打哆嗦了!

造物的神奇讓人讚歎:在西藏的拉薩等地樹木植被之少,可以稱得上屈指可數;可是到了林芝,你大概會想,西藏的樹原來都藏在林芝呀!汽車一直在盤山,山下的樹木都矮,可是隨着海拔的增高,樹木也較勁般上竄。漸漸地,都感覺到了雲裏了,滿眼望去,都有些朦朧了。這個時候看雪山,感覺觸手可及了。我不禁說:下車走上幾百米,就可以摸到雪了!可是據西藏的朋友說,和內地望山跑死馬一樣,這裏的山也不是俯首就擒的,因爲雪山海拔都高,缺氧也嚴重得多,若要攀登,可能有時真得“爬”山呢!

下午的安排是去柏樹王看看,據說有2000多年曆史,五個人手拉手才能圍起樹幹。我在柏樹王前也就看了看,感覺一般般:) 不過卻買了不少藥草(綠蘿花),據說能夠治這治那的。

林芝水文勘測大隊的硬件條件不錯,辦公樓和家屬區的建築都很好,還有附屬的水文商業街!呵呵這恐怕是全國獨一無二了。

2006-6-10
呵呵在八一鎮同樣發現了好多福建和廣東援建的建築,印象中還有福清公寓(福清是福建的一個市)。

今天要回拉薩了,一早就出發了,在路上也就草草吃了中飯,感覺一路昏昏欲睡,也不知多少次睜眼閉眼了。

不過下午的時候路過一個溫泉度假村,大家都下車了,說是要來個藏式的聚會。車子停在一座小山下,大家都往坡上走。走到平坦處,坐下來圍成一圈,擺上食品,就要“開會”。老實說,這地是黑綠混雜,黑的是牛糞,綠的是草地,讓我感覺不是太好。所以我偷偷離開人羣,對着不遠的犛牛們開照。犛牛相當害羞的,人一湊近,它就走開;我又不敢過分快速地逼近,怕它們突然疾奔跑開,容易傷人。

晚上快8點纔回到在拉薩的賓館,累呀呵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