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微習慣的養成

最近養成了一個運動微習慣,那就是“早起健步走”:早上六點半左右起牀,健步走一個小時。

活動的場所就是小區旁邊的一條人工河,環境不錯,相對比較安靜,也有各種早起鍛鍊的人們。

大家也可以尋找下這樣的場所,其實很多,一條安靜的馬路,一個優雅的公園,都可以是理想的場所。

總之,這個事本身一點也不難,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當然我也相信,很多人都想外出活動活動,因爲憋的時間太長了。

但是:

一想到要早起(想再多睡會兒);

二想到要步行(感覺走路無聊);

三想到要時間(早起時間有限);

很多人還沒開始,在想這事要不要做的時候就放棄了,更不用說之後的行動了。

我的“早起健步走”進行了近兩週,有不少收穫,我不想分享健步走本身,運動的形式自己選擇就好,不管是跑步,還是步行,亦或是其它方式,都可以。

更想分享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養成一個微習慣?

我認爲有三個條件:

1、有需求(內因):由於疫情,很多人憋在家裏很久了,外出運動的需求其實非常強烈,我自己也一樣,這是我強烈需求的來源;我的目標很簡單,每天6點半左右起牀出門,步行走1個小時,當然偶爾也跑一會。

2、有成效(結果):堅持走了幾天之後,確實有了一些變化,身體狀態好了一些,工作的狀態也好了一些,這就是結果,這更加助推了我要“早起健步走”。

3、快樂化(外力):我把健步走當成了一項快樂的活動,我的幾個目的都實現了:邊走邊學習(我特別喜歡學習,任何時間都不想浪費,一邊走一邊聽學習的音頻,這樣學習的事情一點也沒有耽誤);放鬆身體緩解壓力(呼吸新鮮的空氣,看早晨的日出,賞含苞待放的花朵,這樣身體特別的放鬆);鏈接你我的樂趣(拍一拍美好的景色、分享下美好的照片、運動步數的遞增等等,社交互動增加了行走的娛樂性)。

 

簡單總結:

微習慣的養成=內因+結果+外力。

內因是內驅力,也就是驅使內心行動的源泉;

結果是反饋力,也就是反饋持續變化的感知;

外力是助推力,也就是指引誘導激發的樂趣;

最後希望每一個你也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有新的發現。

習慣的養成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你願意,一定可以。

 

近期拍攝的一些圖片,分享給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