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讀論文的一些認識(圖像領域)

  進行在圖像領域的研究工作已經有將近一年時間了,在這一年時間裏面,從傳統圖像到深度圖像、從圖像到視頻、從目標檢測和識別到姿態估計與行爲檢測,都有所涉及,也發表了一篇中文核心(CSCD&EI)。我的研究工作主要在於工程領域:將當前一些較好的算法應用到工程實踐當中,並不涉及太多算法的改進工作,研究的最終目的也是完成圖像相關領域的系統架構。
  在這將近一年時間裏,我粗略閱讀的論文有上百篇,精讀的也有幾十篇。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狀態,到各個領域都有所認識,其實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從沒有閱讀過專業論文到現在看論文也算遊刃有餘,也是很艱辛的一段歷程。一直都想寫寫自己在工程上灌水的一些經驗,在現在忙着寫畢業論文的空隙,也簡單的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在讀論文之前,還是得先明確自己的身份,是學碩還是專碩,畢業的時候自己的畢業論文應當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就專碩而言,如果導師沒有太多要求,一般是不要在算法上做出太多創新的,那麼讀論文時,就可以略微功利一些,不用每一篇文章都去深究其背後的原理,而是以找方法的形式,去探索當下這篇文章中涉及到的算法,我可不可以實現,能不能適用於我所想達到的工程系統之中,這篇文章可以給我帶來怎樣的靈感。更具體地說:如果我想完成一個昏暗地帶的圖像增強的功能,那麼我讀論文就應當以論文中提到的方法爲主,是a方法,還是b方法,它當前是否成熟可用,而不需要過分探究這個算法背後涉及到的數學原理;當閱讀了大量的文章之後,自己就會對將要進行的工程項目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有哪些方法是在我將要做的事情中用到的;最後一步就是將自己所收集的這些方法,一一實驗,選擇一個更加簡單而高效的方法;當確定需要用到該方式去完成自己的論文時,再去仔細閱讀幾篇關於該方法的核心文章,比如該方法的初創論文、後續在方法上做出了卓越貢獻的文章。(這裏就又涉及到了如何去搜索文章的事情了,以後再提)
  在初次進入到圖像領域中時,首先應當明確圖像領域中有哪些子方向,每個子方向可以做一些什麼,這個時候就應當去閱讀一些綜述類文章,無論文章質量如何,都可以閱讀,因爲綜述文章的主要內涵就是告訴我們曾經圖像領域中到底放生過什麼,誰在圖像的哪些子領域上研究出了什麼內容;若發現自己對姿態估計這一領域的內容感興趣,則再去尋找姿態估計相關的綜述類文章,可以直接在知網上搜索“姿態估計綜述”。
  另外就是一些子領域可能有重合的研究內容,比如行爲識別(action recognition),其實它下屬的子領域就有三四個,比如:靜態圖片的行爲分類、行爲視頻的分類、未裁剪視頻段行爲定位、基於姿態估計的實時行爲檢測等等。其中,姿態估計和行爲識別原本可以算是兩個子領域的事情,但是又有通過姿態估計(骨架)去做實時的行爲檢測的研究,這種子領域交叉的研究內容就需要多閱讀相關文章、博客等去逐漸明確。
  在閱讀文章時,文章最後的參考文獻也非常重要,如果已經確定了當前文章是對自己研究非常重要的文章,那麼在背後支撐這篇文章的參考文獻也應當納入自己的閱讀範圍內。

——記錄於2019.11.2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