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要有極強的穿透力,學會看透文獻作者沒有寫出來的動機。

     絕大部分大 師都有隱瞞自己最具有方法論啓示意義的思考環節的習慣。
   牛頓和華羅庚先生都有這個壞習慣。這讓大家認爲他們是天才,因爲很多問題他想到了,我們想不到。但是爲什麼他們能想到,我們想不到?他們是怎樣想到的?沒有人告訴我們牛頓發現  萬有引力定律時的思考過程,當然,牛頓可以慷慨地把他的思考結果告訴我們,但是,他那可以點石成金的“金手指”卻沒有教給我們。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培養透過文章看穿作者背後意圖和動機的能力,在這方面,臺灣的侯捷和美國的Donbox是絕佳典範。這兩隻老狐狸(呵呵,是愛稱)憑着其獵犬一般的嗅覺,抽絲剝繭,一個把COM背後的幕後設計動機揭開並暴露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另一個把MFC的宏觀架構做了一次完美的外科手術。其非凡的思維穿透力令人驚歎。
      我們學習技術,具體的語言、工具和技巧只是一個手段,理解背後的道理纔是提高技術層次的關鍵。所以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我看書就是這樣,看書看不懂很正常,技術書籍不是武俠書籍,看不懂沒什麼好奇怪的!我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不會在那兒阻塞太久,實在看不懂我就咕嚕吞下去,等到看完這一章或者這一節再回過頭來學習,反覆的讀!我的學習就是一個往返的曲線,不時的會把前面所學過的複習一遍!我覺得就是讀過好幾遍的書,就像我現在再讀《Thinking in Java》,每次都有新的收穫,雖然收穫一次比一次小吧,但是卻不是可以抹殺的!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吧!
­
  2.勿在浮沙築高臺
  這裏引用了候老師(侯捷)在《深入淺出MFC》中的一句話,其實貫穿這篇文章我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基礎的重要性,而且平時這個觀念也是deeply rooted in my mind
­
  3.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又引用了候老師的話,學習技術就是要從細處下功夫!看一本書要理解透徹,其實也要分什麼書籍了,原理性的書籍那是來不得半點馬虎,至於很多應用類書籍,實例類書籍,看過知道在哪兒找就行了!
­
  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這和本文的題目所要表達的思想是一樣的,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刻苦努力不要放棄才能成功!不管前面的路如何,自己只要堅持走,等登上頂峯了,回頭一看,自己走過的路就是成功路!不論多聰明,或者有些許的愚頓,都請記住“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
  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要達到高手的境界,非一朝一日之功,平時要多看,多積累,博聞強識,厚積而薄發纔是正道!很多積累就在每天那麼幾分鐘,半小時中。很多同學,我以前也是這樣,比如看電影看了一晚上,以前我就想反正都浪費了幾個小時了,也就不去自習了,剩下的時間也就再上上網聽聽音樂什麼的就過了!現在就是還剩10分鐘我也要去自習室(不過這有一個前提條件,^_^,偶們學校小,宿舍到圖書館很近),因爲這幾分鐘浪費也是浪費了,爲何不用這幾分鐘看看書呢?多看書總是有幫助的!
­
  6.武學之道貴在精而不在多
  《天龍八步》中的一句話,其實都是一個道理,打個比方說,鳩摩智對於武學所學甚博,結果和喬峯比呢,喬峯就一個降龍十八掌,可以練到天下無敵!有些同學,今天想學Java,明天想學C++,過了幾天又想學習C#,不過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其實只要有一樣你學精通了(要能稱的上是精通,彈何容易啊!),其他的很快就能觸類旁通了!
­
  7.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技術上強人太多了,不過不要妄自菲薄。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都有這種妄自菲薄的感覺,真強啊,我怎麼什麼都不會!其實沒關係,慢慢來,對自己說,汝所到之處,吾亦可至!!
­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的校訓,安安注)
  一句話,一條鞭子,鞭策自己前進! (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