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原理與應用總結——第六章:遙感圖像輻射處理

第一章:遙感原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遙感平臺及運行特點
第三章:遙感傳感器及成像原理
第四章:遙感圖像數字處理
第五章:遙感圖像幾何處理
第六章:遙感圖像輻射處理
第七章:遙感圖像判讀
第八章:遙感圖像自動識別分類

  1. 爲什麼要進行輻射糾正?
    傳感器輸出的能量包含了由於太陽位置和角度條件、 大氣條件、 地形影響和傳感器本身的性能等所引起的各種失真,這些失真不是地面目標本身的輻射,對圖像的使用和理解造成影響,必須加以校正和消除。
  2. 輻射定標和輻射校正是遙感數據定量化的最基本環節。
  3. 輻射誤差來源:
  • 傳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輻射誤差;
  • 大氣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輻射誤差。
  • 地形影響和光照條件的變化引起的輻射誤差;
  1. 傳感器的輻射定標: 建立傳感器每個探測元所輸出的信號的數值量化值與該探測器對應像元內的實際地物輻射亮度值之間的定量關係。
  2. 遙感圖像的輻射增強 的實質是增強感興趣目標和周圍背景圖像間的反差。
  3. 圖像增強技術可分爲兩大類: 空間域處理和頻率域處理。
  • 空間域處理是指直接對圖像進行各種運算以得到需要的增強效果。
  • 頻率域處理指將空間域圖像變換成頻率域圖像, 然後在頻率域中對圖像的頻譜進行處理,已達到增強圖像的目的。
  1. 圖像融合: 將多源遙感圖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規定的地理座標系,生成新的圖像的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