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

一、什麼是會計?

​ 是一個基本的商業基本語言

​ 會計是以貨幣爲主要計量單位,計量、記錄、分析、檢查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 工作主要是把企業雜亂的會計數據歸納整理,加工編製成有用的財務信息系統。

二、什麼是財務流程?

如下:

  • 原始資料

  • 記賬憑證
    • 會計覈算的入口
    • 基於一定的方法和核算原則
  • 賬簿
  • 報表

三、常用會計術語

  • 記賬憑證

    • 制單
  • 憑證類別:對記賬憑證進行的分類

    • 常用:收付款憑證
  • 會計科目:又名賬戶,爲了方便作賬

  • 會計要素

    • 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 制單:填制憑證

  • 賬簿:反應賬戶上的總賬、明細賬、日記賬

  • 記賬(過賬) 會計憑證登記在相關的賬本上的過程

  • 財務報表:對外報送

  • 結賬(封賬) :本期不能再進行業務處理

  • 借方:記賬符號 資產的增加 或 負債或權益的減少

  • 貸方:記賬符號 資產的減少 或 負債或權益的增加

    一方記增加,一方記減少

    比如資產類,從銀行提取現金,就是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負債類,那麼相反,借方記減少,貸方記增加,比如用銀行存款償還所欠賬款,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 收付實現制:只有在實際收到(支付)現金的時候,才確認收入(成本)

  • 權責發生制:是不論是否收到(支付)現金,只要是應屬於當期的收入和成本,都要確認。

  • 利潤(損益表)

  • 資產(資產負債表)

    • 去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 流動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材料、產成品等。
    • 非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
  • 負債:

    • 指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 流動負債:短期借款、應付帳款、預收帳款、應付工資、應付稅金、其他應付款。
    • 長期負債:如:長期借款、應付債券。
  • 所有者權益:

    • 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或表述爲: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
    • 實收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
  • 收入

    • 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 收入的內容如: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
  • 費用

    • 指企業爲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流出。
    • 營業成本、營業費用、 營業外支出

四、覈算原則

1、會計假設
  • 會計主體
    • 會計工作的空間範圍,即會計人員站在誰的角度來理解經濟事項。
    • 法人企業是企業的性質
    • 企業法人是這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持續經營
    • 是指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持續發展下去
  • 會計分期
    • 將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爲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 會計分期分爲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貨幣計量
    • 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經濟事項一定是可以並且貨幣化的。
    • 體現出商品的價值。

五、會計原則

1、會計恆等式

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 資產:過去的交易,企業所擁有的預期的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 負債:過去的交易,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 所有者權益: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淨資產的要求權。(淨資產=資產-負債))

通俗解釋

lgz’s $ = 自有的和外借的

企業’s $=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表不平 資產不等於 負債+所有者權益。

  • 影響會計恆等式的九種業務類型


2、複式記賬原理
  • 基本原則

    •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總結:

    資產、成本、費用增加是借方,減少是貸方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增加是貸方、減少是借方。

六、會計覈算實例

  • 籌資創辦期

    • A公司收到投資人5000¥ :

      資產(5000)=負債(0)+所有者權益(5000)

    • A公司再從銀行貸款2000¥

      資產(5000+2000=7000)=負債(2000)+所有者權益(5000)

  • 資產形態轉化期

    • A公司用存款1000元購買商品

      • 該經濟業務一方面資產(貨幣)較少,另一方面資產(存貨)增加

      資產(7000-1000+1000=7000)=負債(2000)+所有者權益(5000)

    • A公司用存款購買固定資產(地皮)5000元

      • 該經濟業務一方面資產(貨幣)較少,另一方面資產(固定資產)增加

      資產(7000+1000-1000+5000-5000=7000)=負債(2000)+所有者權益(5000)

  • 經營活動

  • 期間損益結轉

    • 期間損益結轉是指每個會計期末把所有的損益科目的餘額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中,以便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 間損益結轉主要用於在一個會計期間終了將損益類科目的餘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從而及時反映企業利潤的盈虧情況。主要用於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銷售收入、營業外收支等科目的結轉。

七、賬簿

1、賬簿原理

​ 現在常用的賬簿有明細賬、日記賬和總賬。這些賬簿一般都是三欄式,即借、貸、餘的賬頁格式

賬簿應該滿足: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借方科目:期初借方餘額+本期借方發生-本期貸方發生=期末借方餘額
貸方科目:期初貸方餘額+本期貸方發生-本期借方發生=期末貸方餘額

2、資產負債表

反映某一時點上的企業財務狀況,所以取數是取得總賬下科目的餘額。

3、損益表

​ 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所以取數是損益類科目的本期發生數。

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聯繫

新企業第一年:

利潤表中淨利潤的本年累計數=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

第二年:

上年的未分配利潤科目餘額+利潤表中淨利潤的本年累計數=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

4、現金流量主表

​ 反映一定期間的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這裏的現金一般包含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附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主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附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同一期間的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的期末數-期初數。

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