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緩存歸納

1、 HTTP

@是什麼:

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的縮寫。HTTP是一個應用層協議,由請求和響應構成,是一個標準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型。

@幹什麼:

用於從WWW服務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它可以使瀏覽器更加高效,使網絡傳輸減少。

@機制和特點:

HTTP協議永遠都是客戶端發起請求,服務器回送響應。HTTP協議是一個無狀態的協議,同一個客戶端的這次請求和上次請求是沒有對應關係。這樣就限制了使用HTTP協議,無法實現在客戶端沒有發起請求的時候,服務器將消息推送給客戶端。

=======================================================================================================

問題:Client衆多,Server較小,每次請求都直接重新響應的話,勢必造成服務器不堪重負,用戶體驗也不好(如每次打開新的鏈接都要重新登錄)。

解決方法:利用緩存。
=======================================================================================================

2、緩存

@是什麼:

WEB緩存(cache)位於Web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
@幹什麼:

減少相應延遲:因爲請求從緩存服務器(離客戶端更近)而不是源服務器被相應,這個過程耗時更少,讓web服務器看上去相應更快。

減少網絡帶寬消耗:當副本被重用時會減低客戶端的帶寬消耗;客戶可以節省帶寬費用,控制帶寬的需求的增長並更易於管理。

@機制和特點:

HTTP/1.1中緩存的目的是爲了在很多情況下減少發送請求,同時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不需要發送完整響應。前者減少了網絡迴路的數量;HTTP利用一個“過期(expiration)”機制來爲此目的。後者減少了網絡應用的帶寬;HTTP用“驗證(validation)”機制來爲此目的。緩存會根據請求保存輸出內容的副本,例如html頁面,圖片,文件,當下一個請求來到的時候:如果是相同的URL,緩存直接使用副本響應訪問請求,而不是向源服務器再次發送請求。


3、如何監聽HTTP頭

@chorme、ie、firefox等等各種瀏覽器下的F12

@httpwatch

@HttpFox

.......

@使用telnet進行http測試

在Windows下,可使用命令窗口進行http簡單測試。

輸入cmd進入命令窗口,在命令行鍵入如下命令後按回車:
telnet www.baidu.com 80
而後在窗口中按下“Ctrl+]”後按回車可讓返回結果回顯。
接着開始發請求消息,例如發送如下請求消息請求baidu的首頁消息,使用的HTTP協議爲HTTP/1.1:
GET /index.html HTTP/1.1


4、常用請求

HTTP 定義了與服務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 GET 和 POST(Ajax開發,關心的只有GET請求和POST請求)。

GET與POST方法有以下區別:

@ 在客戶端,Get方式在通過URL提交數據,數據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數據放置在HTML HEADER內提交。

@  GET方式提交的數據最多隻能有1024字節,而POST則沒有此限制。

@安全性問題。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時候,參數會顯示在地址欄上,而 Post 不會。所以,如果這些數據是中文數據而且是非敏感數據,那麼使用 get;如果用戶輸入的數據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數據,那麼還是使用 post爲好。

@安全的和冪等的。所謂安全的意味着該操作用於獲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冪等的意味着對同一 URL 的多個請求應該返回同樣的結果。完整的定義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嚴格。換句話說,GET 請求一般不應產生副作用。從根本上講,其目標是當用戶打開一個鏈接時,她可以確信從自身的角度來看沒有改變資源。比如,新聞站點的頭版不斷更新。雖然第二次請求會返回不同的一批新聞,該操作仍然被認爲是安全的和冪等的,因爲它總是返回當前的新聞。反之亦然。POST 請求就不那麼輕鬆了。POST 表示可能改變服務器上的資源的請求。仍然以新聞站點爲例,讀者對文章的註解應該通過 POST 請求實現,因爲在註解提交之後站點已經不同了。


表單提交中get和post方式的區別歸納如下幾點:
@get是從服務器上獲取數據,post是向服務器傳送數據。
@對於表單的提交方式,在服務器端只能用Request.QueryString來獲取Get方式提交來的數據,用Post方式提交的數據只能用Request.Form來獲取。
@一般來說,儘量避免使用Get方式提交表單,因爲有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比如說在登陸表單中用Get方式,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將在地址欄中暴露無遺。但是在分頁程序中,用Get方式就比用Post好。

===================================================================================================

參考:

[轉]深入理解HTTP協議:http://blog.csdn.net/heiyeshuwu/article/details/7604538#t26

各種瀏覽器審查、監聽http頭工具介紹:http://www.phpben.com/?post=76

淺析http協議、cookies和session機制、瀏覽器緩存:http://www.phpben.com/?post=77

HTTP請求(GET與POST區別)和響應:http://www.blogjava.net/honeybee/articles/164008.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