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大成是如何煉成的?

       蘋果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市場上相關蘋果的書籍,網上關於蘋果的新聞都是直接或間接的詮釋蘋果成功的基因。蘋果不僅是科技行業的蘋果,還是每個行業的“蘋果”,如何成爲“某某行業的蘋果”,也是每種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蘋果的成功基因簡單來說就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三個方面,簡約的設計讓人隨意模仿卻又無法手,製造遊戲規則而遵行別人的遊戲規則,CEO魅力演講爐火純青讓蘋果的大成。


    1、簡約設計
   
蘋果的產品,唯一注重的是哲學,唯一不放棄的是“放棄”。大衆認爲必須的東西,說不定哪次換代就被放棄了。iPhone放棄了手寫筆(觸控筆),iPad放棄了鼠標,讓用戶手指取代;iMac中拋棄了軟盤,MacBook
Air放棄了光驅;2010年最新出品的iPod放棄屏幕改爲語音讀取;iTV放棄了硬盤存儲,觀賞電影需要在線租賃,當然網上也有不少免費的電影。
   
產品簡約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當年SONY的WorkMan風靡時尚,有12種顏色可以隨心換殼,成爲音樂播放器代名詞,它的海報做的也非常經典,一個黑影人隨着音樂起舞,一條耳機線和一個播放器的白色外形,這時並未有哪個廠家要挑戰SONY。
   
隨着喬布斯重新迴歸蘋果,首先重新設計了播放器,只有黑白兩款顏色,容量有16G和32G兩種,容積和顏色互相搭配成四款成品,價格只有兩種。外形和價格同樣簡約,不僅把SONY的WorkMan挑落馬下,它所創造的銷量,相當於所有MP3銷售總和。連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都說,這是一款神奇的產品。這時候,國內幾家科技公司,齊齊聲明要幹掉蘋果。
   
亞馬遜首創的Kindle電子書,整合圖書發行與電子閱讀,卻沒有興起被挑戰的風潮。iPad出世,這款介於電腦與手機之間的夾縫產品,卻讓Kindle價格一降再降,改變規則。這時忽然出現數百個挑戰者。蘋果的簡約,似乎成了輕鬆模仿與輕鬆打敗的對象,蘋果創新之核心,就是簡約,簡到無法再減。


    2、創造規則
    i系列,i特色,從硬實力到軟實力,無一不制定遊戲規則。Apple
TV改名爲iTV,OMS改名爲iOS,一個名字的改變實則是內核的平臺在改變。蘋果是搭建一個平臺,讓所有產品運行在同一平臺上,讓全球數以萬記的開發者們,在上面吹拉彈唱,蘋果按規則分成,而收取的費用同樣是大衆下載所支付的,這就是全球最佳實踐,“大衆服務大衆”的典範。
   
蘋果是一家注重結果的公司,爲消費者改變,從體驗進行設計,每年一次產品升級,每兩年一次硬件改進,都在影響着全球的科技。蘋果不跟隨任何人遊戲規則,只製造規則,甚至可以凌駕在最強勢的電信運營商之上。在中國,中國聯通不惜代價合作iPhone、iPad,但蘋果還是一邊制定規則一邊修改規則,專賣店可以買到產品,國美、蘇寧等連鎖店同樣有售,聯通處於極爲尷尬的狀態。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
   
蘋果店排隊可以成爲紅人,但排隊買火車票始終不能成爲排隊第一人。《春運帝國》裏的周星星排隊一個月,也沒有成爲排隊第一人。蘋果的排除規則,像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樣,一直被挑戰着。北京三里屯也誕生了一位排隊第一人,同樣有媒體曝光,同樣有微博報道,同樣有人認爲這是做秀。事實上這就是做秀,而且是非常好的秀,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提升的秀,這種秀相當於多少免費的廣告。不過幾年後(一般來說一年最多兩回排除)排隊就不新鮮了,拆機摔機、丟機泄密、另類玩法繼續讓大衆服務着大衆。


    3、獨特演講
   
蘋果一年一度的新品大會,總是提前一年就開始籌備,有喬布斯演講的門票是最難買到的。2010年1月27日iPad發佈現場,街道兩側都掛着蘋果普通廣告,但發佈會結束後,這些產品全部換成iPad海報,上面顯示時間是9:41。爲什麼是這個時間?
   
9時41分正是喬布斯展示iPad的時間,一分不差,來源於蘋果的精心設計。喬布斯每次登臺演講時間都不超過60分鐘,但語言連貫性非常好,不讀稿不看錶,摒棄常見的PPT幻燈片,使用的幾乎全是精美圖片和幾個單詞,從不用項目符號和編號。喬布斯演講可總結爲333原則,三分鐘講述故事,三幕劇形式介紹產品,三個觀點闡述特點,比Twitter內容還短。
   
一年一度的新品大會同樣被衆多公司模仿着,許多公開也開始召開產品大會,但流於表面,沒有發掘產品內涵。同樣,老喬經典穿着也無法模仿。大部分人認爲不過是黑色套頭衫、運動褲和運動鞋,就是隨意休閒的穿着。
   
事實上,老喬的上衣是聖•克羅伊牌子,新百倫運動鞋,李維斯501牛仔褲,一如奧運會主題曲演唱者劉歡,黑色T恤看起來簡約普通,其實都很值錢。蘋果的大成就像這身衣服一樣,返璞歸真,看起來都似不能再普通的產品。越品牌越本質,百年品牌都這麼詮釋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