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jianqiang』2009 CSDN SD2.0大會系列之雲(二)

原文鏈接:http://blog.csdn.net/chijianqiang/archive/2009/10/29/4744255.aspx
作者:chijianqiang(Sagacity──池建強的blog) http://blog.csdn.net/chijianqiang

 

SOA之後,雲浮出水面,2007年底Google和IBM開始推廣雲計算開始,2008,2009,雲迅速成爲業界特點,各大廠商相應推出自己的雲計算平臺,Google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Amazon有EC2,IBM的藍雲,微軟的Azure4,百度的框計算,阿里巴巴的阿里雲等等,各大廠商的認可使得雲成爲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這點在SD2.0大會也很明顯的體現出來,多個Topic都涉及了雲的相關技術和趨勢分析。

 

隨着雲的概念提出來,各種新名詞應運而出,雲計算,雲服務,雲平臺,怎麼理解和區分這些概念呢?

 

就我的理解而言,雲最初是以一種可擴展的動態的計算能力提出來的,Amazon最初介紹自己的EC2時,往往會給出一個PDF轉換的例子,具體來說就是把4TB的數據通過EC2的100個節點轉換爲11Million個PDFs,這就展示了雲計算一個很強悍的能力。

 

隨着OpenAPI的提出,雲計算以一種服務的能力展現出來,它能夠足夠智能地根據您的位置、時間、偏好等信息,實時地對您的需求提供各種服務。雲服務的基礎是雲計算(密集型數據處理的基礎設施),但是雲計算本身並不能爲人和企業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用戶體驗,這些內容是以一種服務的形式來提供的,具體到技術就是各種開發的API(Web Service,Rest等),這也導致了雲服務慢慢涵蓋了SOA的部分內容。

 

慢慢大家發現除了這樣的計算和服務,人和企業還需要這樣一個平臺,現在的企業應用和互聯網應用一般是部署在各公司自己的服務器上,這

樣的應用是否可以完全移植到雲上呢,於是雲平臺就出來了,大家除了可以利用雲上的計算能力和服務能力外,還可以把自己的應用部署到雲上。比如Google APP Engine,目前支持python和java應用,甚至你可以免費使用這個平臺,目前Google的策略是:每個 App Engine 應用程序都可以免費使用一定量的計算資源,這由一組配額進行控制。開發人員如果希望自己的應用程序不受這些免費配額限制,可以爲應用程序啓用付費並使用Google Checkout設置每日資源預算,這樣便可在需要額外資源的時候購買資源,也就是說前期的使用是完全免費的。目前Google的GAE,Amazon的EC2,Microsoft的Azure都是以一種平臺的形式進行推介。

 

其他概念還有云存儲,虛擬雲等,這裏不一一說明。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chijianqiang/archive/2009/10/29/4744255.asp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